「高雄代天宮」肇建於民國40年(1951年),為戰後初期之典型臺灣廟宇型式,本體為傳統閩式建築,格局嚴謹包括三川五門、前拜殿、正殿、後殿、左右護龍等,且廟方保存有潘麗水(1914-1995)之彩繪、葉經義(1937-)之木雕、蔡元亨(1902-1992)之書法、葉進益(1926-1986)的剪粘、陳玉峰(1900-1964)的石雕等傳統匠師作品。
高雄市南鼓山地區發展甚晚,該地區在日治時期之前仍是海域,從明治33年(公元1900年)開始,日本政府對高雄港展開拓建計畫,使用淤泥填海造陸發展周邊區域,才成為陸地。南鼓山地區形成陸地之後,當時有2條濱海鐵路通往商港、漁港和漁市場,日語稱之為「濱線」(日語:はません,Hamasen),故當地居民以臺語「哈瑪星」(Ha-ma-sing)稱呼該區域。由於該地區的各行各業幾乎是因高雄港與鐵路而生,因此後來哈瑪星即泛指今日南鼓山整個地區。
隨著高雄港周邊地區陸續發展,吸引各地人民陸續遷入,臺南北門地區蚵寮村村民也在30年代陸續遷入哈瑪星,並從蚵寮保安宮分香迎奉清水祖師到哈瑪星庇佑村民,由鄉親輪流奉祀。當時哈瑪星一帶居民同時祭拜有「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壽山寺」觀音菩薩、「蚵寮保安宮」池府千歲及南山紫竹林觀音菩薩等神祇,每逢清水祖師誕辰(農曆1月22日),就會在湊町漁港(今鼓山漁市場)內搭設臨時神壇安座舉行法會,供境內善信膜拜祈求平安。
代天宮所在地前身為「高雄郡役所」,該所於大正13年(公元1924年)升格為「高雄市役所」。昭和14年(公元1939年),市役所遷移到「鹽埕埔」,舊址成為「雙葉國民學校」,二次大戰末期昭和20年(公元1945年),學校遭美軍轟炸夷為平地。4年之後,民國38年(公元1949年),經信眾集會商議建造公厝安奉諸神,並由「南鯤身代天府」吳府千歲暨「蚵寮保安宮」池府千歲前來主持建廟事宜。經吳府千歲起駕指示,選擇前「雙葉國民學校」校址建廟,並命名為「高雄代天宮」,奉祀「南鯤鯓」五府千歲、「蚵寮保安宮」池府千歲及清水祖師等神明。
代天宮於民國40年(公元1951年)動土開工,民國43年(公元1954年)入龕安座。並於民國48年(公元1959年)開始興建後殿「青雲寺」,於民國51年(公元1962年)竣工,民國52年(公元1963年)增祀觀音菩薩;並先後於民國66年(公元1977年)、民國69年(公元1980年)興建宮前牌樓、龍鳳雙樓,形成今天所見的代天宮。
高雄代天宮的主祀神明,從臺南蚵寮地區人民的守護神,逐漸成為南鼓山地區人民的精神寄託。同時該地方從政治的中心,轉變為教育的中心,最後成為地方信仰的中心。其不僅護佑著高雄地方的人民,更見證哈瑪星地區的興衰起落。
高雄代天宮為戰後初期之典型臺灣廟宇型式,廟體是傳統閩式格局,屋頂採「歇山重簷」式樣,格局嚴謹,包括三川五門、前拜殿、正殿、後殿、左右護龍等,屬華南式建築樣式,即建築風格華麗,重視細節。牌樓則採用華北式建築樣式,風格樸素莊嚴,氣勢穩重,形成特色。
正殿內主祀「南鯤身代天府」之李、池、吳、朱、范五府千歲、「蚵寮保安宮」之池府千歲、與清水祖師等神尊。正殿前部左廂奉祀城隍爺,右廂奉祀開山爺,後部左廂奉祀註生娘娘,右廂奉祀水仙尊王、福德正神及山神爺。由兩側殿門可通往後殿「青雲寺」。後殿「青雲寺」與主殿相同,採華南式建築樣式,正龕並祀由「蚵寮保安宮」分靈的南山紫竹林觀音菩薩、「青山寺」南海普陀岩觀音菩薩及「超峰寺」普陀岩觀音菩薩。
代天宮除建築具特色外,室內裝飾藝術更是一時之選,有眾多名家傑作。諸如:
潘麗水(1914-1995)先生是臺灣廟宇知名畫師,曾入選第2屆「臺灣美展」與中華民國教育部民族藝師薪傳獎,其畫風受華北派建築彩繪影響,畫風南北兼容。他的畫作目前仍保留在許多廟宇中,包括臺北大龍峒保安宮、臺南臺灣府城隍廟等。然而高雄代天宮擁有潘麗水壁畫、油漆畫、泥塑、浮雕、擂金、彩繪、梁坊畫等各種創作,集合了許多潘麗水的作品之大成,數量居全國廟宇之冠,包括「門神」、正殿後方的山水大壁畫、浮雕、佛塑像及樑坊彩畫等。
葉經義(1937-)先生是臺灣重要木雕師傅,曾榮獲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等多項大獎殊榮。於民國104年(公元2015年)接受文化部授證,獲贈「人間國寶」殊榮。其作品承襲了泉州蘇水欽(生卒年不詳)派的精髓,代天宮三國演義木雕即為其佳作。
葉進益(1926-1986)先生為臺灣廟宇剪粘名師,除師承其父親葉鬃(1902-1971),也傳承多位民間裝飾技藝的人才,其作品主要遍及臺灣南部縣市,例如南鯤鯓代天府、安平開臺天后宮、高雄代天宮等,皆為佳作。
陳玉峰(1900-1964)先生與其子陳壽彝(1934-2012)、外甥蔡草如(1919-2007)為臺南彩繪世家。名作遍及澎湖馬公天后宮三川殿、南鯤鯓代天府及臺南大天后宮等,高雄代天宮亦有其佳作。
此外,亦有書法名家蔡元亨(1902-1992)題字、由惠安名匠張木成(1905-1994)施作的石雕、由匠師黃良(1895-?)及蘇水欽(1898-1978)共同施作的鑿花,刻有各式海洋生物,與一般石獅不同,呼應當時的時空脈絡,具地方特色。
除建築藝術特色外,其建廟脈絡更在在顯示代天宮是地區居民的心之所向,建廟時其中1堵牆是由當地三輪車班集資捐獻的石雕,可見當時不論富貴與否,人人都想為大廟的建置出一份心力。時至今日,高雄代天宮廣場仍是地區居民日常活動休閒的場所,廣場上的小吃更是吸引觀光客前來拜訪的必經景點之一。
高雄代天宮不僅保存了臺灣廟宇藝術中眾多的瑰寶,更是高雄地區居民信仰的中心,廟埕更是地區居民活動聚集的地方,是臺灣廟宇藝術的瑰寶,高雄歷史的見證,也是地區居民的精神寄託。
代天宮中設計包含1座拱橋,橋底的魚池被當成許願池,水底與水面上的漁船上都有錢幣。
高雄代天宮建築藝術特色包含葉進益(1926-1986)先生的剪粘作品。
正殿內主祀「南鯤身代天府」之李、池、吳、朱、范五府千歲、「蚵寮保安宮」之池府千歲、與清水祖師等神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