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南鯤鯓代天府

南鯤鯓代天府
*
南鯤鯓代天府與北港朝天宮並列為日治時期的廟宇代表作,是1座九開間三進兩廂的建築,三川殿左右有龍虎廳,正面形成3座廟宇並列之勢。
資產類別: 古蹟-國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臺南市北門區鯤江村蚵寮976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11月27日
創建/起源年代: 明永曆16年(公元1662年)
攝影者: 趙守彥
經 緯 度: 120.14337,23.28584
指定/登錄機關: 内政部
公告文號: 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資產保存者: 國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1.鯤鯓代天府是原臺南縣重要的廟宇,同時又有泉州匠師王益順負責工程製作,以及臺南剪黏名匠葉鬃的作品,極具藝術保存價值。

2.南鯤鯓代天府是全臺灣王爺信仰的大本營,與澎湖王爺信仰之間有深厚關係。從代天府繁衍而出的廟宇遍及海內外,由此可見代天府在民間信仰中深厚的影響力,極具文化保存價值。

發展源流

南鯤鯓代天府位於今臺南市北門地區,廟宇位居於槺榔山之虎峰。主祀代天巡狩之李、池、吳、朱、范府千歲,民間尊稱鯤鯓王,為臺灣最具有規模的廟宇建築之一、最古老的五府千歲的全國信仰中心,更有臺灣王爺總廟之尊稱。王爺一稱實為官職,因對人類社會有功而受到上天冊封,職司「代天巡狩」之任務,也就是代替上天出巡並維持人間秩序,因此祭拜王爺的廟宇多稱為「代天府」,而南鯤鯓代天府與保西代天府、佳里金唐殿,並稱南瀛三大代天府。

相傳於明朝末年,有王船漂流至臺南北門南鯤鯓沙汕(鯤鯓即為沙洲、潟湖之意)附近,船內奉有傳說為跟隨唐高祖李淵討隋建唐的開國功臣(相傳其名諱為李大亮、池夢彪、吳孝寬、朱叔裕、范承業,其中已知僅有李王於新唐書、舊唐書之中有其列傳與史料記載)等五王神像及中軍府神像(中軍府是王爺的前鋒,輔佐王爺辦事、傳遞聖令),被漁民迎接後而建草寮供奉。後因神蹟顯赫廣佈流傳,當地信徒遂倡議建廟,於明永曆16年(公元1662年)初期創建落成。後因南鯤鯓沙汕受海潮侵襲,原廟受水患之擾開始傾頹,因此五王顯靈指引信眾在槺榔山(實為沙丘)的虎峰,即今之廟址重建廟宇,並於道光2年(公元1822年)完工。道光年間,南鯤鯓因海水沖積乾涸,致使原有潟湖地形逐漸堆積成為與海岸接壤的陸埔,改善了當地的交通狀況,同時也帶動居民的參與和信仰圈的擴大,廟宇規模因之逐漸壯大。同治3年(公元1864年),在蚵寮庄民眾倡修下,廟宇開始具備規模;並於同治11年(公元1872年)增建後殿,定名為「青山寺」,供奉觀音佛祖、註生娘娘、福德正神。

日本治臺期間,因廟宇北側的急水溪泛濫,廟旁低地多成水域,經信眾趕築五王堤,才將基址保住,但因危及廟宇建築本體,故有北門庄眾們發起重修。自大正12年(公元1923年)起工,昭和12年(公元1937年)全部完成,並將三川殿改建為左右龍虎廳,龍廳供奉中軍府、虎廳供奉城隍境主,正面形成3座廟宇並列之勢,也確立了現今的代天府建築群規模。民國39年(公元1950年)屋頂漏水,屋面瓦作及剪黏翻修重作,2年後竣工,奠定今日本體外觀的裝飾藝術形式。民國61年(公元1972年)以後,南鯤鯓代天府續有增築,如:廟前的頭門拜亭、萬善走廊、香客大樓及四周的園林建築等,其中以民國72年(公元1983年)所增建的牌樓山門最為壯觀。民國82年(公元1993年),又在現有殿堂後方新建三進的凌霄寶殿,並於廟埕右前方的山丘修建中國式的大鯤園,佔地寬廣,為臺灣廟宇中少見的案例。

南鯤鯓所供奉之五府千歲因神蹟不斷而香火鼎盛,除反映在代天府的建築不斷增修擴建上,同時五府千歲的信仰也不斷向外擴散,迄今全臺已有17,000餘座的分靈廟,因此被稱為臺灣王爺信仰的大本營。從此地繁衍而出的廟宇遍及海內外,由此可見其在民間信仰中深厚的影響力,因而在民國74年(公元1985年)公告指定為二級國定古蹟。除因代天府所代表之臺灣王爺民間信仰,在建築本體上更有泉州匠師王益順負責工程施作、臺南剪黏名匠葉鬃之的作品,極具保存價值。

主要特色

南鯤鯓代天府與北港朝天宮並列為日治時期的廟宇代表作,是1座九開間三進兩廂的建築,由三川殿、正殿及後殿組成。但除了古蹟本體,整座廟尚包含民國60年代之後陸續修建的頭門拜亭、萬善走廊、香客大樓、凌霄寶殿及大鯤園,面積總佔340坪,佔地廣闊且附近建築不高,入廟之處立有民國82年(公元1993年)新建的山門,為溪底派大師王錦木的傑作,同時也是亞洲地區最大的五門式木作牌樓,棟架採用二通三瓜式,上覆琉璃瓦,氣派非凡,更突顯其雄偉的氣勢。

代天府廟宇古蹟本體正面看似3座廟宇的組合,今日建築風格上多為日治時期修建的手法,因為由泉州匠師王益順(1861-1931)於日治時期統合了整體重建工程,在風格上仍保有許多泉州建築特色,如山牆的金形鵝頭墜、紅磚底塑白灰與剪黏的山花。三川殿的大木架構採取3座四垂頂並立的佈局,正面連成1線,但屋頂線條中高旁低、主從有別;正殿面寬三間,進深四間,屋頂為歇山重簷的四垂頂,內部使用三通五瓜式的大木構架:後殿與三川、正殿連為一氣,同樣為三開間,因此採光較暗,符合王爺陰神喜暗的特質。前後拜亭夾在三川、正殿與後殿間,拜亭中2座蜘蛛結網的藻井可說是王益順匠師代表作。前拜亭藻井為圓形,象徵「天圓地方」,以弧形斗拱層層上升、出挑7層,形似花辦;後拜亭藻井是八角形,分成上下兩層,上井有16支斗栱、下井出24支斗栱,象徵八卦鎮廟、驅邪納祥。2座藻井皆為王益順匠師的職業生涯中,獨一無二的代表作。

三川殿步口石雕是南鯤鯓代天府的另一個建築藝術上的重要表現,為大正3年(公元1928年)惠安名匠蔣馨(1873-1933)等人的傑作,巧妙運用圓雕、透雕等不同雕刻技法,從櫃檯角、裙堵到腰堵、身堵再到頂堵、水車堵,皆雕滿各色人物、祥鳥瑞獸、祈安圖案。例如三川步口左右廊牆的「身堵」部位,有「武將持旗(祈) ,童子提球 (求)在左方,另有「武將握戟 (吉) ,隨從帶磬 (慶)」在右,以物的諧音來隱喻「祈求吉慶」,除了石雕本身的藝術價值,更增添了祈福的意涵。三川門前的1對「龍柱」是南鯤鯓廟的精神標幟之一,青斗石材在石雕師傅的細心雕琢下,使得整根「龍柱」顯得蒼勁有力,圖案和柱身緊密相連,結構結實。另外,左右兩殿墻堵上,保留清代進士鄭板橋的石雕竹書,相當珍貴。

正殿的建築細緻華美,屋頂以人物、花鳥、禽鳥為題材的剪黏裝飾,栩栩如生。代天府的剪黏作品大致可分為3個時期所做:第1期為昭和10年(公元1935年)的對場作,當時的施作匠師分別為臺南陳清山、嘉義梅青雲、新港林萬有、新港施金合。第2期為民國39至41年(公元1950-1952年),由府城剪黏「葉仔師」-葉鬃(1902-1971)主持廟頂修繕工程。第3期為民國60年代由臺南葉進祿匠師以菜色玻璃局部修復的工作。這些名師留下諸多剪黏傑作,尤以正殿外牆和屋脊由葉鬃之所留下的傑作,特別是垂脊底部的剪黏人物,神態活靈活現,最為可觀、也最為珍貴。屋簷下大片的雕飾按金,層層疊飾,金碧輝煌。正殿後壁利用澎湖的硓咕石切割拼成八卦龜錦紋,象徵「迎財納福」,也表明南鯤鯓與澎湖兩地間王爺信仰的親密關係。

代天府中亦保存有諸多知名彩繪匠師的作品,例如前拜亭虎邊木構架上可見陳玉峰(1900-1964)落款的水墨畫及擂金畫、後殿龍虎邊有潘春源(1891-1972)與天山畫室合作的磁磚彩繪、三川殿的淡彩水墨畫以及左右護龍的部分為潘麗水(1914-1995)的作品、後面明間神龕上則有陳壽彝的灰壁畫作,雖然因為經年累月處於香煙裊繞的環境下,彩繪作品有不少已難以看出原本的風貌,但代天府歷經多次整建與修復工程,彩繪作品仍有固定清潔、重繪,是訪客一大觀賞重點。

除了古蹟本體,代天府內占地最廣的則為「大鯤園」,是面積達6公頃的自然式山水園林造景,特色為仿江南園林所設計,歷經20多年的雕琢有如明朝大觀園再現,主建築為五王總廟文化館。全園樓閣內部對南鯤鯓代天府之史料、文物的展示,更有針對彩繪、大木結構、石雕、剪黏等建築、裝飾藝術均有詳盡的介紹,讓參訪者能更貼近瞭解代天府身為古蹟的文化藝術價值。
前拜亭藻井為圓形,象徵「天圓地方」,以弧形斗拱層層上升、出挑7層,形似花辦,為大木匠師王奕順職業生涯中的代表傑作之一。
前拜亭藻井為圓形,象徵「天圓地方」,以弧形斗拱層層上升、出挑7層,形似花辦,為大木匠師王奕順職業生涯中的代表傑作之一。
正殿屋簷下大片的雕飾按金,層層疊飾,金碧輝煌。殿中主祀代天巡狩之李、池、吳、朱、范府千歲,民間尊稱鯤鯓王。
正殿屋簷下大片的雕飾按金,層層疊飾,金碧輝煌。殿中主祀代天巡狩之李、池、吳、朱、范府千歲,民間尊稱鯤鯓王。
三川殿前的1對「龍柱」是南鯤鯓廟的精神標幟之一,形象蒼勁有力,結構結實。步口石雕為大正3年(公元1928年)惠安名匠蔣馨等人的傑作。
三川殿前的1對「龍柱」是南鯤鯓廟的精神標幟之一,形象蒼勁有力,結構結實。步口石雕為大正3年(公元1928年)惠安名匠蔣馨等人的傑作。

文獻資料

  • 1.文化部(2009)。〈臺灣大百科全書:南鯤鯓代天府〉。謝宗榮撰稿。
  • 2.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不著年代)。文化資產個案導覽〈南鯤鯓代天府〉。2015年8月18日上網。
  • 3.李乾朗、曾國恩、李豐楙等合著(2011)。《南鯤鯓代天府古蹟修復與代巡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市:南鯤鯓代天府管理委員會。  
  • 4.江明珊(2014)。《水火交‧天人會:臺灣王爺信仰特展展覽專刊》。臺南市:臺灣史博館。  
  • 5.阮昌銳(1986)。〈南鯤鯓代天府的王爺信仰〉。收錄於《臺灣博物》第5卷第1期,頁44-73。  
  • 6.南鯤鯓代天府管理委員會(1979)。《南鯤鯓代天府沿革誌》。臺南:南鯤鯓代天府管理委員會。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