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同安寮十二庄迎媽祖

同安寮十二庄迎媽祖
*
「同安寮十二庄迎媽祖」是指彰化福興鄉、埔鹽鄉境內12庄在媽祖誕辰前,迎奉鹿港天后宮媽祖至此12庄進行2天1夜的繞境儀式。
資產類別: 民俗-民俗-儀式、祭典、節慶
所在地址: 彰化縣福興鄉
公告日期: 公元2014年03月06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道光11年(公元1831年)
攝影者: 楊晴帆
經 緯 度: 120.42283,24.03299
指定/登錄機關: 彰化縣政府
公告文號: 府授文演字第1030071457
資產保存者: 民俗-儀式、祭典、節慶

指定/登錄理由

1.同安寮十二庄迎媽祖,是漢人在臺發展最常見的輪祀組織,參與民眾年年遵循古昔生活傳承延續至今,未因時代變遷而改變或式微,深具傳統性。

2.同安寮十二庄迎媽祖由福興鄉及埔鹽鄉十二庄十五角頭自發性形成信仰活動,極具地方性。

3.同安寮十二庄迎媽祖源於清道光11年(1831年),因十二庄久旱不雨,地方官召集各庄長老提議到鹿港天后宮迎媽祖神像設壇祈雨,旱象得以紓解,從此十二庄每年媽祖誕辰日前到天后宮迎請媽祖進行2天1夜的繞境活動。另十二庄的大總理採世襲制度由同安庄族長陳慶安的後代擔任,至今已是第6代具歷史性。

4.同安寮十二庄迎媽祖為地方甚具鄉土特色之民俗活動,凝聚地方團結之向心力,具特殊生活文化價值。

5.此民俗活動迄今仍保持原始鄉土風貌及純樸人情味具典範性。

發展源流

同安寮十二庄迎媽祖是指彰化福興鄉、埔鹽鄉境內12庄在媽祖誕辰前,迎奉鹿港天后宮媽祖至此12庄進行2天1夜繞境,祈求風調雨順、合境平安的儀式。

同安寮因早期都是位於風頭水尾的貧瘠地帶,在清朝均合稱「同安寮」,其12庄是泛指福興鄉「頂西勢庄(屬西勢村)」、「中西勢庄(屬西勢村)」、「下西勢庄(屬西勢村)」、「同安村」、「番社庄(屬番社村)」、「浮景庄(屬社尾村)」、「社尾庄(屬社尾村)」、「粿店仔(屬社尾村)」、與埔鹽鄉「西湖村(西勢湖)」、「竹頭角(屬大有村)」、「崙仔(屬永平村)」、「牛埔厝庄(屬永樂村)」、「番同埔庄(屬永平村)」、「新興村」、「盧厝庄(屬永平村)」等庄頭,但隨著時間發展,同安寮已經有15個角頭的規模,不過舊稱仍以「同安寮十二庄」指稱。

事件源起至清朝時期,因為移墾民眾從閩南地區遷徙到彰化福興、埔鹽地區開墾後,當時同安寮地區水利設施並不完善,水源不穩,因此到春季要耕田的時候,各庄農民常為了爭奪灌溉水源,發生械鬥事件。

清道光11年(公元1831年),庄久旱不雨,當時地方官員擔心再度爆發衝突,乃召集各庄長老協商,同安庄代表陳慶安提議到鹿港天后宮迎媽祖神像,回來駐駕設壇祈雨,後來果真傾盆大雨,旱象得以紓解,從此12庄按每年媽祖誕辰日前,聯合動員信眾、陣頭到天后宮迎請媽祖,進行2天1夜的繞境,接受村民祭祀。

同安寮十二庄迎媽祖的盛事,從清道光11年(公元1831年)至今已有180餘年,除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斷2、3年外,每年從不間斷。

其組織設有大總理1人採世襲制,其餘則由角頭輪值,為感念同安庄族長陳慶安對於鄉里的貢獻,因此明定大總理1職均由其後代擔任,至今以至第6代,由陳錦鈿先生擔任。

主要特色

同安寮十二庄迎媽祖的祭祀規則是:每年於媽祖聖誕前夕,迎奉鹿港天后宮媽祖至同安寮進行2天1夜的繞境,祈求平安。同安寮內15個角頭每年會輪流做莊,讓媽祖當晚駐駕,稱為大公館,做莊的順序則由抽籤決定,當中為尊重同安村為發起地,除了依籤號輪值外,特別在15年中再給予1次擔任大公館之權利,而「社尾」與「廬厝」2庄不參加大公館輪值,固定為小公館,負責每年繞境時的午宴。

儀式當天,一早會在鹿港文武廟前集合完畢,參與的信眾可達萬人,天后宮也有鑾駕、儀仗對隨行,陣頭綿延數公里。繞境隊伍順序採先到先貼號的方式,請到媽祖之後便步行回到同安寮境內,並繞行12個庄頭,繞行路線由當年輪值的大公館擬定,每處庄頭可停留半個小時,中午在小公館午餐,晚上再到大公館駐蹕,供信徒祭拜。當晚,除了有戲班廟會酬神之外之外,還會擺席宴請各方賓客。隔日傍晚再恭送媽祖回宮,並舉行朝盛典禮,活動才告結束。

時至今日,臺中海線地區仍有8處左右,信奉媽祖的聯庄信仰,其聯庄信仰均分布在清領時期大甲堡、大肚上堡、大肚中堡、大肚下堡等堡區,諸如:中壢 13 庄、彰化縣枋橋頭 72 庄,及同安寮 12 庄等皆是。

聯庄信仰多數是透過進香、繞境活動讓各庄得以整合在一起,清領時期這樣目的有二,一則將各庄組織成為1個自治團體,管理地方事務,二則是純由民間信仰將各庄連結為區域性的祭典組織,各庄之間互相獨立,並非連結的自治組織。而同安寮十二庄迎媽祖的目的則屬於後者。

時至今日,隨著水利設施完備,農民看天賞雨的恐懼不再,但十二庄迎媽祖的儀式仍然延續下來,意味著這個儀式的在當代社會中的意義不只是祈求風調雨順,更是各個庄民心中精神的依歸。同安寮十二庄迎媽祖的儀式也是彰化地區的發展史的見證之一。
儀式當晚,除了有戲班廟會酬神之外之外,還會擺席宴請各方賓客。隔日傍晚再恭送媽祖回宮,並舉行朝盛典禮,活動才告結束。
儀式當晚,除了有戲班廟會酬神之外之外,還會擺席宴請各方賓客。隔日傍晚再恭送媽祖回宮,並舉行朝盛典禮,活動才告結束。
天后宮有鑾駕、儀仗隊隨行,陣頭綿延數公里。
天后宮有鑾駕、儀仗隊隨行,陣頭綿延數公里。
儀式起源於清道光11年(公元1831年),十二庄久旱不雨,同安庄代表提議到鹿港天后宮迎媽祖神像,回來駐駕設壇祈雨。圖為鹿港天后宮媽祖聖駕。
儀式起源於清道光11年(公元1831年),十二庄久旱不雨,同安庄代表提議到鹿港天后宮迎媽祖神像,回來駐駕設壇祈雨。圖為鹿港天后宮媽祖聖駕。

文獻資料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