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臺灣目前面積最大、規模最完整的惜字亭,為古代惜字風俗代表性文物,具有保存價值。
聖蹟亭,又稱惜字亭、敬字亭。古人認為寫有文字的紙張不可隨意丟棄,需以虔誠的心向制字先師倉頡致意,因而諸多地方建有惜字亭,並定期舉辦送字紙灰活動,多分布於客家地區。臺灣地區從清初開始就有敬惜字紙的風氣,清領時期各地處理字紙灰的方式大都大同小異,只是各地所定恭送聖蹟的時間有所差異,其中有些地區一年一次,有的則長達12年。全臺各地均有建造聖蹟亭之類的建築,而桃園龍潭聖蹟亭是現存的此類建築中較具規模而保存較為完善的。
龍潭聖蹟亭的興建始於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監生古象賢(生卒年不詳)等人認為因為文字的創造,得以透過文字的撰寫,使歷史得以延續、文化得以發展,學問得以流傳,因而對於倉頡造字備極尊崇,感念其造字之艱難,發起於龍潭建造聖蹟亭。清領時期龍潭地區文風興盛,諸多文士先後成立「文光社」、「拿雲社」、「崇文社」等文會來促進當地文風,為龍潭三大師社,在文會成員楊鳳池、古象賢、鄧觀奇、鄧逢熙及黃龍蟠(生卒年皆不詳)等努力下,募得足夠經費以建造聖蹟亭。
清光緒18年(公元1892年)聖蹟亭由地方人士首度重建,但是重建規模不可考。日治大正14年(公元1925年)再次重修,重新移基砌石,將爐臺的座向改為「乾山向」(座西北朝東南),第二進設置兩旁石燈,但仍保留原有中軸對稱的三進庭院格局。修建規模較光緒年間更加宏偉,現存聖蹟亭即是此次修建後所保留下來。民國68年(公元1979年)年地方人士再次發起重修,添建牌樓和地磚,此次工程涉及範圍較廣,但幸好未對聖蹟亭主體建物造成變動與破壞。
聖蹟亭建築中的石砌浮雕,所保有的文字對聯,說明了龍潭地區的惜字文化,更可以藉此縮影,看到清領時期臺灣地區對文字的敬重程度,也因此內政部於民國74年(公元1985年)將龍潭聖蹟亭列為古蹟,妥善保存與維護,將此文風流傳後世。民國88(公元1999年)年12月,台積電公司同意認養聖蹟亭,成為企業界關心文化資產的良好範例。
龍潭聖蹟亭整體的格局是呈現凸字型,沿著中軸線貫穿,形成左右對稱的格局;而空間的佈局上,則採三進庭園的方式。第一進,有山門及山牆,山門是界定內外的建築,山牆則記載著聖蹟亭的興建及遊客參觀的規則。第二進,中門前有兩隻石獅,只不過母獅攜子像已遭竊,中門兩側有文昌石筆。第三進是主要的祭祀空間,中有供臺及祭臺,主要祭拜倉頡,右側有日治時代的石燈,聖蹟亭的爐臺位於祭臺後方的1個方形基座上。
聖蹟亭為石條砌成的3層建築,底層為8面,象徵八卦;前方3面牆堵,中間刻有「麟吐御書」代表文風的圖像,左右刻有獅子啣劍、鳳鳥銜書,3面浮雕圖案合起來有「文武雙全」的意涵;中層為4面,象徵四象,4面以石板砌之,正面開有圓拱形爐口,左側石板上刻有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的〈亭序〉,右側石板則刻有日治大正14年(公元1925年)的〈重建聖蹟亭誌〉,此為聖蹟亭發展重要的史料佐證;爐口上方鐫刻「文運宏開」與「過化存神」,旁有「文章到十分火侯,筆墨走百丈銀瀾」以及「鳥喙筆鋒光射斗,龍潭墨浪錦成文」的對聯,象徵敬字以增進文風的意義;頂層是代表六氣、六合的六角形,正面刻雙龍座,並刻有聖蹟2字,但字跡以因風化不易辨識,屋頂中央則是安放葫蘆寶座。
隨著時代變遷及惜字風俗的淡化,清領時期的聖蹟亭多半已廢棄不用,送字紙的儀式也隨之消逝。龍潭聖蹟亭是至今仍少數保有送字紙灰儀式的地方,每年於農曆3月28日倉頡聖誕舉辦。儀式進行方式,由地方仕紳、文人雅士向神明上香,並請禮生高聲頌唸「送字紙灰請神」;請神後,再由一人手持「恭迎聖蹟」牌在前,制字先師倉頡牌位後,將爐口內字灰取出,然後沿途以鼓吹、嗩吶、儀仗開路,文人雅士與地方居民跟隨其後,一路帶到祭祀地點;完成祭祀念完〈送字紙聖蹟文〉後,將取出的字灰倒置於河流之中,隨著河流送出大海,迴向天際之意。
龍潭聖蹟亭是1處具備景觀與戶外祭祀空間的建築體,其整體建築風格給予人舒適的空間感,三進的格局中,均有其特色與意涵於其中,讓人省思建造時的用心與所想表達的意境,亭身保存完整,是臺灣現存最完整最大的惜字亭。
龍潭聖蹟亭整體的格局是呈現凸字型,沿著中軸線貫穿,形成左右對稱的庭局格局。亭身保存完整,是臺灣現存最完整、最大的惜字亭。
第二進中門前有2隻石獅,然母獅攜子像已遭竊,圖為僅存的石獅。
聖蹟亭第一進有山門及山牆,山門是界定內外的建築,山牆則記載著聖蹟亭的興建及遊客參觀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