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臺南鄭氏家廟

臺南鄭氏家廟
*
位在鄭氏當時治臺首府臺南市的鄭氏家廟,可能是臺灣最早奉祀鄭成功的廟宇。
資產類別: 古蹟-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36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11月19日
創建/起源年代: 明永曆17年(公元1663年)
攝影者: 趙守彥
經 緯 度: 120.20302,22.99260
指定/登錄機關: 内政部
公告文號: 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資產保存者: 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發展源流

位於臺南市的鄭氏家廟,據傳是由鄭經創建於明永曆17年(公元1663年),以奉祀延平郡王鄭成功(1624-1662)、鄭成功夫人董氏以及唐宋歷代鄭氏祖先神位,在清代統治臺灣之後成為鄭姓宗親之家廟,是鄭姓族人奉祀鄭氏祖先與鄭成功的處所。

鄭成功是明末擁護南明政權抗清的重要將領,曾受南明王室封為延平王。永曆15年(公元1662年),鄭成功為取得反清復明的基地,率軍驅逐在臺灣的荷蘭人,並招募福建、廣東沿海居民來臺拓墾。鄭成功於隔年病逝後,其子鄭經繼承了鄭成功的王位與在臺勢力,並在當時統治臺灣的首府、今天的臺南市設立了廟宇奉祀鄭成功與鄭氏祖先。

永曆37年(公元1684年),鄭氏政權投降清軍,清廷把鄭氏親族遷到北京,後來又在康熙39年(公元1700年)將鄭成功與鄭經歸葬於鄭氏祖籍福建南安。或許因鄭成功遺族不再留居臺南,臺南的鄭氏家廟後來被清朝官役占用,直到乾隆23年(公元1758年),由當時任官的宗親集資贖回重修,改稱「鄭氏大宗祠」。

日人治臺之後,於明治36年(公元1903年)進行土地調查,有鄭姓族人將家廟佔為己有私產,經宗親訴諸公道而討回,並於明治38年(公元1905年)募資重修。大正8年(公元1919年),日人進行臺南市區改建,祠屋前的街道開闢為九公尺寬的道路,鄭氏家廟門前部分在當時遭到拆除。昭和2年(公元1927年),族人間又產生產權糾紛,有子孫貪圖為私人財產,經族中長輩開導調解,才確定鄭氏家廟永非私人所有。因家廟多年為私人侵占,長久失修傾頹,族人們於昭和5年(公元1930年)利用日人舉辦「臺灣文化300年紀念」的機會,發起組織臺南鄭姓宗親會並募款重修,2年後修建完成。但因當時募款不足,廟產的附屬家屋和建地移轉給當時墊付修建費的族人後代掌管,且該次修建於祠屋前庭建造了3間2層樓的店面洋房,使廟無大門,必須由廟右側邊門出入,也使家廟幾乎變成私人產業。

一直到民國44年(公元1955年),因報社記者走訪報導鄭氏家廟湮沒的現況,才喚起鄭姓宗親注意,於民國49年(公元1960年)再度成立宗親會。至民國67年(公元1978年),宗親會終於與當時使用廟產附屬房屋的族人達成協議,將正殿、後殿與廟前中間店面歸還宗親會接管。民國72年(公元1983年),臺南市政府拓寬家廟前馬路,廟前方之樓房遭拆除,宗親會也在此時整修家廟屋頂、加蓋廟前圍牆、抽換正殿檐柱,並根據日治時期修建時的壁畫彩繪保存下來的形式與顏色再行補繪,才使鄭氏家廟恢復舊觀,並改稱鄭姓宗祠。至民國88年(公元1999年)時,又再修護木構架與彩繪,成為今日所見的「鄭氏家廟」。

主要特色

鄭氏家廟為閩式平房,縱深狹長,為三開間三進格局,忠義路拓寬後在前庭築有磚牆為圍牆分隔外側騎樓地。前落的三川門入口是大型傳統住宅考究門廳的作法,兩側並有木板牆隔成的耳房,與一般寺廟較為不同;而更類似住宅的格局,也反映了家廟所奉祀的祖先相較於神明與祭拜者的關係更為親近的性質。中央開雙扇大門,是祭典時主要通道。正面門楣上,懸掛匾額「鄭氏宗祠」,門上有聯題:「昭烈顯宗坊,疆開昆舍;格誠興祖廟,派衍榮陽」道出先民離鄉背井,傳達慎終追遠的意涵。三川門後中央掛有「昭格堂」匾,是鄭氏家廟的別稱,也呼應了中落門聯所題:「昭代偉人不愧千秋俎豆,格天烈士真堪萬世馨香」。

廊寬闊的正殿,中央供奉延平郡王鄭成功,龕壁上原用繪像,鄭氏海內外宗親懷祖,特由延平郡王祠奉迎塑像供於廟內。中落門楣懸有「揆咨岳佐」匾,樑上則懸掛「三圭世錫」匾,2面都是乾隆36年(公元1758年)所立,見證鄭氏家廟悠久的歷史。鄭成功塑像左側供奉著唐、宋鄭氏列祖先賢逸土神位;右側主祀:「明招討大將軍延平郡王大木鄭公暨配夫人董氏神位」、「清處士克磯鄭公暨毗孺人淑慎蔡氏神位」、「清逸叟哲士鄭公暨毗孺人端慈蔡氏神位」。而正堂中央有精緻神龕,宛若1棟小建築,鄭成功雕像高坐其中,外側則奉鄭氏歷代家族神位,則突顯出鄭成功在鄭氏宗親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因建築為宗祠性質,所以廳堂樸素,並沒有太華麗的裝飾與彩繪,氣氛肅穆。由前庭、前殿、正殿、後殿組成,兩側各1間耳房,座東朝西。鄭氏家廟的外觀簡樸,屋頂上看不到臺灣漢人傳統建築常有的泥塑、剪黏等裝飾手法。廟內供奉的鄭成功像本來是為延平郡王祠所塑造的神像,因為該尊神像並未蓄鬍,被認為不似常見的鄭成功畫像蓄有長鬚、也未能表現出威儀,所以延平郡王祠後來又重塑神像,而將這尊舊神像移至鄭氏家廟奉祀。
鄭氏家廟更類似住宅的格局,也反映了家廟所奉祀的祖先相較於神明與祭拜者的關係更為親近的性質。
鄭氏家廟更類似住宅的格局,也反映了家廟所奉祀的祖先相較於神明與祭拜者的關係更為親近的性質。
延平郡王祠原本所塑造的神像,因為該尊神像並未蓄鬍,被認為未能表現出威儀,所以又重塑神像,而將這尊舊神像移至鄭氏家廟奉祀。
延平郡王祠原本所塑造的神像,因為該尊神像並未蓄鬍,被認為未能表現出威儀,所以又重塑神像,而將這尊舊神像移至鄭氏家廟奉祀。
正堂門楣懸有「揆咨岳佐」1匾,樑上則懸掛「三圭世錫」匾,兩面都是乾隆36年(公元1758年)所立,見證鄭氏家廟悠久的歷史。
正堂門楣懸有「揆咨岳佐」1匾,樑上則懸掛「三圭世錫」匾,兩面都是乾隆36年(公元1758年)所立,見證鄭氏家廟悠久的歷史。

文獻資料

  • 1.翁佳音(2002)。〈諸神讓位--鄭成功廟多現象之探究〉。歷史月刊179:108-113。
  • 2.傅朝卿(2000)。〈臺灣祭祀鄭成功廟宇的調查研究〉。臺灣文獻51(2):245-274。
  • 3.陳麗珍建築師事務所(1995)。《臺南市第三級古蹟 : 鄭氏家廟調查硏究與修護計畫》。臺南:臺南市政府。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