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鄒族戰祭Mayasvi

鄒族戰祭Mayasvi
*
完成鄒族戰祭儀式後,族人手牽手在長老引領之下,合著舞步歌誦戰神及祖先英勇事蹟。歌舞一般持續2到3天,若祭典進行期間有長老過世,則要跳到當月月亮消失為止。
資產類別: 民俗-重要民俗-風俗
所在地址: 嘉義縣番路鄉
公告日期: 公元2009年06月18日
創建/起源年代: 無公告資訊
攝影者: 金玉琦
經 緯 度: 120.75962,23.44088
指定/登錄機關: 嘉義縣政府
公告文號: 府文資字第0980096476號
資產保存者: 重要民俗-風俗

指定/登錄理由

1.鄒族戰祭反映不同家族間的歷史聯繫,而男子聚會所(Kuba)更為其生活文化與情感傳承之交流核心,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款第1目:「風俗習慣之歷史傳承與內容顯現人民生活文化典型特色者」之指定基準。

2.戰祭祭歌以多聲複音合唱,祭歌內涵也顯示其於音樂、文學史歌及男子傳統工藝等層面的維持與傳承,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款第2目:「人民歲時重要風俗、信仰、節慶等儀式,顯示藝能特色者」之指定基準。

3.戰祭以男子聚會所(Kuba)為祭典中心,其週遭以各種象徵物代表各氏族,表現其部落結構,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款第3目:「民俗藝能之發生與變遷,其構成上具有地方特色,且影響人民生活者」之指定基準。

發展源流

戰祭Mayasvi是鄒族最重要的祭儀,主要祭祀戰神。祭儀傳說是從前有個人被天神帶到天上待了5年,學習很多新事物,回到地上後,他教導人們農耕、編織竹器等事務,以及戰祭的儀式。實際上,戰祭的舉行有2項主要理由,一是過去部落征戰勝利後,凱旋返回部落會舉行,一是修繕會所之後舉行。其主要有紀念過去的戰爭、安魂、驅疾避凶與祈禱未來各種不可避免的戰事勝利等目的。

作為軍事力量強大的部落聯盟,鄒族傳統上維持相當特殊的「大社-小社」體制,小社是大社的附庸和移民地,雖然擁有自己集會場和首領,但只有大社才有完整的會所制度和政治組織,能舉行獨立的儀式和給予小社粟種的權利。過去鄒族曾有達邦、特富野、伊姆諸(Imucu)和魯富都(Luhtu)4個大社,但其中伊姆諸與魯富都對外交戰失利而元氣大傷,加上天花傳染和布農族移入而相繼沒落,目前僅有達邦和特富野兩大社能舉行各自的戰祭。

戰祭的舉行場地在會所與祭粟倉(各氏族祭祀用的家屋,也是家族祖靈和男性的象徵),代表著整個儀式在鄒族文化扮演的角色。會所是整個部落的精神象徵,最初是部落成立時的活動中心,後來逐漸轉為部落的軍事中心,因此部落象徵著整個部落的完整性,必須翻新整修。另一方面會所是部落男性的核心活動空間,禁止女性接近,傳統上男性是公共事務的參與主體,特別是軍事與狩獵活動的要角,因此戰祭呈現出男性的社會價值與部落象徵意義的完整性,與其強調家族和農事生產的小米收穫祭Homeeaea成一對比。

傳統上,戰祭是在小米收穫祭結束之後,由長老視情況需要決定舉行。但在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強制規定在陽曆2月15日和8月15日,由2個大社輪流舉行。達邦與特富野社各有傳統,戰祭舉行的情況也有些差別。達邦因天主教傳入後支持傳統祭儀,傳統祭儀從未中斷,祭儀的完整度較高。特富野則因民國40年代(公元1950年代)遭遇白色恐怖影響,以及長老教會傳入後對傳統祭儀的不鼓勵態度,戰祭曾多次中斷,會所的神樹亦遭砍除,直到民國65年(公元1976年)才在部落返鄉青年的努力,以及天主教會協助下恢復2月和8月前後舉行,舉行時間也較不固定。

即便稍有差異,戰祭內容大致結合部落軍事行動,與軍事息息相關,鄒族過去也是軍事活動頻繁的族群。雖然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嚴禁部落之間發動獵首戰爭(最後1次獵首在公元1897年),其後各部落遇到幾次傳染病侵襲,力量大幅衰退,儀式逐漸與生活脈絡脫節。民國60年代(公元1970年代)後,部落逐漸觀光化、祭儀逐漸呈現表演的色彩; 民國70年代(1980年代)部落自我意識甦醒,戰祭成為凝聚族人、推動文化復振與部落團結的象徵。

主要特色

當部落長老開會決定舉辦戰祭後,就開始展開各項準備工作。男子在祭典前幾天要整理集會所內的聖物,修繕會所以及整理征狩之路(前往獵場的道路),婦女則準備祭品如釀製米酒、製作糯米糕等。

戰祭的祭儀分為5個階段。首先是「迎神」(Smopuyu’oyo),參與祭典的男性要穿戴傳統服飾,頭上插戴聖花木槲蘭以作為戰神辨識標記,胸前佩帶染紅的木芙蓉樹皮纖條作為護身符,以防惡靈於祭儀時入侵。然後祭司將會所內永不熄滅的塘火移入祭場,參與者圍繞會所的聖樹,並由祭司和長老刺殺豬,用刺豬的刀將豬血塗在聖樹上,全體青年舉刀呼嘯5次,告知戰神Iafafeaeu祭典正式展開,然後砍下聖樹的部分枝幹,象徵為戰神下凡整理路徑,砍完後以樹枝沾豬血插在樹幹上,並開始吟唱祭歌,請戰神降臨會所。

第2階段是「部落團結祭」。男性們回到會所,長老將沾豬血的聖花插在會所屋頂,並將其他的聖花帶到聖樹前,交給各氏族青年,讓他們帶回自家的祭粟倉,並從自家取出祭酒和各式祭品回祭場。回到祭場後,眾人將祭酒共注入1杯置於會所內的聖櫃,借以象徵團結,然後共食祭品,接著舉行初生男嬰初登會所的祭儀及男性成年禮。最後由長老帶領誦唱《征獵歌》,再以木棒擊地、青年蹬足形成節奏,歌頌誇耀自家戰功。

第3階段是「送神祭」。回到祭場,青年們牽手圍著火塘,先唱《迎神曲》,恭請天神Hamo下凡享用祭豬,再唱送神曲恭送戰神回天上,然後開始唱慢板戰歌,這時頭目家的公主們及婦女持火把進場,將火添入火塘中,女性們才接在男性隊伍的後端參加,男性則唱邀請的快板祭歌邀請女性加入。最後唱《送神曲》,恭送天神回天上。

第4階段是「道路祭」。男性們由會所步行至部落入口附近的指定祭場(Skopkaea),並沿路摘取茅草,最後以氏族為單位,在祭場上豎立茅草做為薦臺,並將聖花、豬肉置其上,倒酒以祭社神Hicu no pa’mumutu,祈求祂驅離疫病與惡靈。祭儀結束後男性們會採集柴薪帶回會所,為接下來的歌舞營火做準備。

最後1個階段是家祭。青年們在祭司帶領下,到各氏族祭粟倉祝福,象徵戰神所賜之力量延伸至各氏族。結束後,青年們在回程的途中取2枝茅草回會所,並請母親氏族的長老驅邪祈福,把惡靈及惡運從身上袪除,此時主要儀式便可算結束。然後族人不分男女老少,大家手牽手在長老引領之下,合著舞步歌誦戰神及祖先英勇事蹟。一般歌舞的時間是2到3天,但如果在祭典進行期間有長老過世,則要跳到這個月的月亮消失為止。歌舞必需在午夜前結束,結束後,婦女及外人或服裝不整者均須退出行列,由頭目再度帶領青年們唱《迎神曲》、《送神曲》和《戰歌》,然後將廣場中的火堆熄滅,結束所有祭儀活動。
祭典歌舞必需在午夜前結束,須將廣場中的火堆熄滅,代表結束所有祭儀活動。
祭典歌舞必需在午夜前結束,須將廣場中的火堆熄滅,代表結束所有祭儀活動。
家祭時,青年們在祭司帶領下,到各氏族祭粟倉祝福,象徵戰神所賜之力量延伸至各氏族。再於回程途中取2枝茅草回會所,並請母親氏族的長老驅邪祈福,把惡靈及惡運從身上袪除。
家祭時,青年們在祭司帶領下,到各氏族祭粟倉祝福,象徵戰神所賜之力量延伸至各氏族。再於回程途中取2枝茅草回會所,並請母親氏族的長老驅邪祈福,把惡靈及惡運從身上袪除。
參與「迎神」祭儀的男性穿戴傳統服飾,頭上插戴聖花木槲蘭作為戰神辨識標記,胸前佩帶染紅的木芙蓉樹皮纖條作為護身符,以防惡靈於祭儀時入侵。
參與「迎神」祭儀的男性穿戴傳統服飾,頭上插戴聖花木槲蘭作為戰神辨識標記,胸前佩帶染紅的木芙蓉樹皮纖條作為護身符,以防惡靈於祭儀時入侵。

文獻資料

  • 1.王嵩山、汪明輝、浦忠成(2001)。《臺灣原住民史:鄒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2.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1915)。《番族調查報告書第三冊:鄒族 阿里山番 四社番 簡仔霧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 3.浦忠成(1993)。《臺灣鄒族的風土神話》。協和臺灣叢刊33。臺北:臺原。 
  • 4.王嵩山(1990)。《阿里山鄒族的歷史與政治》。臺北:稻鄉。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