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竹蓮寺

竹蓮寺
*
竹蓮寺廟埕面寬與廟之建築正面同寬,與建築進深也相當,加上歇山重檐之門廊(當地稱五門)及高聳之鐘鼓樓,曾被譽為「壯麗堪稱全縣寺院之冠」
資產類別: 歷史建築-寺廟
所在地址: 新竹市東區竹蓮里竹蓮街100號
公告日期: 公元2004年03月03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乾隆46年(公元1781年)
攝影者: 趙守彥
經 緯 度: 120.97002,24.79889
指定/登錄機關: 新竹市政府
公告文號: 府文資字第0930208001號
資產保存者: 竹蓮寺

指定/登錄理由

本建築因其歷史意義及其定著位址見證此地區信仰的文化資產的價值,依歷史建築登錄辦法,登錄為歷史建築。

發展源流

竹蓮寺又名觀音亭,座落於新竹市市區南端。原來是康熙年間居住在近山丘陵的閩籍移民所築的小庵,乾隆46年(公元1781年)由莊德倡議移至竹塹城南的巡司埔現址,是竹塹城內第1座由民間集資興建的廟宇。道光年間以後,竹蓮寺的信仰圈與影響力逐漸擴大,與建於乾隆7年(公元1742年)竹塹磚城北門外的長和宮(又稱外媽祖廟)、建於乾隆13年(公元1748年)的城隍廟,並列新竹市三大信仰中心。

新竹市位於臺灣北部新竹縣西側,頭前溪南岸的新竹平原上,原為平埔族群之道卡斯竹塹社原居地。漢人墾殖的正式紀錄最早可追溯至明永曆15年(公元1661年)鄭成功(1624-1662)入臺時,然而當時為屯墾性質,明鄭覆亡後墾地多歸荒蕪。直至康熙22年(公元1683年)清政府領臺後,康熙50年(公元1711年)左右,泉州人王世傑(1661-1721)率眾入墾頭前溪、客雅溪之間,即為今新竹市市區地帶,康熙末年已建立南庄24個村落和北庄13個村落,於乾隆年間大致拓墾完成。雍正9年(公元1731年),本地成為淡水廳廳治,2年後建立竹城,為竹塹城之始,後於道光年間建立更為穩固的磚城。

竹蓮寺的創建與當時墾民在墾地的惡劣環境下尋求心靈慰藉有關。康熙年間居住於南門外御史崎的閩籍移民因經常與鄰近原住民衝突,因而興建小祠供奉觀音菩薩,御史崎為今新竹市南大路通往青草湖途中的觀音埔,地勢突起,流經其間的客雅溪谷為通往寶山、雙溪的要道。根據《淡水廳志》、《新竹縣志初稿》的記載,乾隆46年(公元1781年)莊德倡議為這個觀音小庵正式建廟,遷移至巡司埔附近的現址,巡司埔位在新竹火車站調車廠往南到南壇附近,地名由來為雍正9年(公元1731年)竹塹設巡檢司於此,此地為司民開墾的屯地,故名。

竹蓮寺正殿奉祀觀世音菩薩,左右排列有十八羅漢,左有長生祿位,右為註生娘娘神位。御史崎小庵時期奉祀之觀世音菩薩金身,為今竹蓮寺三媽;乾隆46年(公元1781年)遷建至巡司埔現址時,信徒特別前往浙江普陀山法雨寺請來觀世音菩薩金身,為今二媽;遷建落成之後鎮殿觀世音菩薩金身,即為今之大媽。

早期開墾竹塹地區的王世傑後代,在乾隆年間以其名捐助了許多新建寺廟的建地與香火租穀,包括竹蓮寺在內。日後同治年間竹蓮寺重修時,王家後代王春塘曾參與重修工作,因此王春塘與其祖先王世傑同列寺中的長生祿位。

道光5年(公元1825年)內公館名族林紹賢(1761-1829)主導竹蓮寺重修,改其座向,於正殿豎立龍柱。道光9年(公元1829年),由林紹賢五子林祥雲(生卒年不詳)再增建東西廊,使竹蓮寺由原來的單進擴建為一殿一門帶廂廊的寺廟,竹蓮寺得到林家的支持足以顯示其已是當時竹塹仕紳重視的1間廟宇。

同治5年至12年間(公元1866至1873年),由當時住持許德麟(生卒年不詳)提議整修,結合董事及新竹地區信徒所組成的18股重建委員進行擴大重建,落成後光緒帝並贈「大海慈雲」匾額。時至日治時期至民國年間,歷經數次重修為今日樣貌。

主要特色

竹蓮寺自前至後建築空間依序為廟埕、三川殿、正殿,左、右兩側為護龍,屬二進左右護龍建築格局。廟埕面寬與廟之建築正面同寬,與建築進深也相當,為寬闊壯觀建築之首要條件,加上歇山重檐之門廊(當地稱五門)及高聳之鐘鼓樓,在當時被稱之「其壯麗堪稱全縣寺院之冠」。

竹蓮寺形制相當完整,正面七開間,屬典型傳統七包三之建築格局。三川殿面闊三開間,與正殿間以迴廊相連接,整個軸線之平面成回字型平面。三川殿兩側為門廊,加上兩側護龍正好七開間,護龍臨廟埕分別置鐘鼓樓,其餘部分改建成2層鋼筋混凝土建築並沿正殿背牆連接左右側護龍,成ㄩ字型平面圍繞前方主體建築。

從竹蓮寺外觀分析,三川殿立面屋頂歇山重檐,明間僅高出次間約1封檐板高度,此作法常見於泉州惠安一帶。而新竹城隍廟三川殿形式與竹蓮寺之三川殿外觀極為雷同,整修城隍廟之匠師亦多參與竹蓮寺之重修工作,有可能因而參考城隍廟之格局重修。

廟埕仍舊維持舊有石板條,地坪並抬高約2尺是其特色,可見當初興建時即相當費工與考究。主體建築立面以石雕展現,水車堵上置交趾陶與剪黏,作工相當精細,屋架採疊斗式與硬山擱檁並置,大木結構與部分彩繪仍維持舊有樣式。雖自道光年間起歷經多次重修,但竹蓮寺在主殿部分仍保留傳統泥塑、石雕、彩繪技法之精髓。正殿拜殿簷口柱為八角蟠龍柱,作工簡潔生動逼真,其作工方式為清代道光、咸豐年間常出現之作法,柱頭較特殊為歐式葉狀下為南瓜狀之石造疊砌,為民初作法。龍柱原位於三川殿簷口,民國40年(公元1951年)整修時移到正殿。簷口構架為一通二瓜為捲棚式屋面,木構材均予以雕刻,明間瓜筒部份改為坐獅圓雕,通稱為長方形漢式雕法(內枝外葉雕法)。在點金柱上之楣樑處高掛著「大雄寶殿」匾額,此匾為鄭如蘭所立,後因紀念辛卯年(民國40年,公元1951年)改築、丁酉年(民國46年,公元1957年)慶成,由曾孫鄭紹棠重修。拜殿左右次間為龍虎堵,廊牆上施作大型交趾,寺內的花窗精緻典雅,一牆一瓦皆仿古製,並懸掛多幅名畫與古匾,寺中有光緒皇帝御筆「大海慈震」匾額,另有淡水同知朱潮立贈「慈庇東瀛」等匾額。

竹蓮寺面前街道寛約5至6公尺,兩旁店家林立,主要販售祭拜用之香火、金紙及一些素食祭品,形成竹蓮寺相當具傳統街肆之景象。
雖自道光以來歷經多次重修,但竹蓮寺在主殿部分仍保留傳統泥塑、石雕、彩繪技法之精髓。
雖自道光以來歷經多次重修,但竹蓮寺在主殿部分仍保留傳統泥塑、石雕、彩繪技法之精髓。
寺內的花窗精緻典雅,一牆一瓦皆仿古製,並懸掛多幅名畫與古匾,寺中有光緒「大海慈震」匾額。
寺內的花窗精緻典雅,一牆一瓦皆仿古製,並懸掛多幅名畫與古匾,寺中有光緒「大海慈震」匾額。
新竹城隍廟三川殿形式與竹蓮寺之三川殿外觀極為雷同,整修城隍廟之匠師亦多參與竹蓮寺之重修工作,有可能因而參考城隍廟之格局重修。
新竹城隍廟三川殿形式與竹蓮寺之三川殿外觀極為雷同,整修城隍廟之匠師亦多參與竹蓮寺之重修工作,有可能因而參考城隍廟之格局重修。

文獻資料

  • 1.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不著年代)。文化資產個案導覽〈竹蓮寺〉。2015年7月17日上網。
  • 2.陳國川(1996)。《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八:新竹市》。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
  • 3.李維修(2003)。〈新竹市竹蓮寺歷史沿革初探〉。《竹塹文獻雜誌》27:60-80。
  • 4.卓克華(2006)。《新竹市竹蓮寺調查研究》。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