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太陽公生及九豬十六羊祭品

太陽公生及九豬十六羊祭品
*
臺南市居民有在農曆3月19日太陽公生日這天以糕餅製作的豬9隻、羊16隻來祭拜太陽公的習俗,被稱作是「九豬十六羊」祭品。
資產類別: 民俗-民俗-其他
所在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
公告日期: 公元2013年10月21日
創建/起源年代: 無公告資訊
攝影者: 楊晴帆
經 緯 度: 120.19362,22.99529
指定/登錄機關: 臺南市政府
公告文號: 府文資處字第1020926665A號
資產保存者: 民俗-其他

指定/登錄理由

1.傳統性:傳承民族意識與祭品文化,歷史悠久。

2.地方性:僅臺南地區且隱喻思明思想;祭品豬羊數字亦異於他地,並與道教太陽星君有所不同。

3.歷史性:與明思宗殉國及鄭氏復臺有關。

4.文化性:具民俗文化之稀有性與特殊性。

5.典範性:託宗教信仰而具民俗精神之發揚與保存。

發展源流

臺南市居民有在農曆3月19日太陽公生日這天以糕餅製作的豬9隻、羊16隻來祭拜太陽公的習俗,被稱作是「九豬十六羊」祭品。民間相傳在這1天祭拜太陽,是為了緬懷隨著國家滅亡自縊而死的明代最後1任皇帝明思宗,「九豬十六羊」的祭品則被認為寄託有復興明朝、祝頌明代恢弘久遠的意涵。

明崇禎17年(公元1644年)農曆3月19日,明末叛亂領袖李自成(1606-1645)攻陷北京,崇禎皇帝(即思宗)不願受辱而自縊於煤山,隨國殉難。後來清朝當政,明代遺民為迴避官府疑忌,在農曆3月19日這天假託太陽公生日以祭拜崇禎皇帝。明思宗死後,明朝官員在南方先後擁立皇族宗室為帝,以南明政權延續明朝,一面試圖平定叛亂並抵抗南下清軍的侵襲,直到最後1位被擁立的永曆皇帝被清軍處死。而效忠南明政權的抗清將領鄭成功(1624-1662)在北伐南京失利後,於永曆15年(公元1661年)驅逐在臺灣的荷蘭人,取得臺灣作為根據地建立政權。鄭氏政權在永曆皇帝死後仍繼續奉「永曆」年為正朔,直到永曆37年(公元1684年)投降清朝。

臺南市在荷蘭統治時期被作為全臺統治中心,鄭氏取得臺灣以後,亦沿用臺南市作為首府。而荷蘭人與鄭氏政權都招募漢人來臺拓墾,使得臺南一帶成為漢人最早移入與集中的地區,今天的臺南市內也集中有許多臺灣建立年代最早的漢人民間信仰廟宇,包括多座由鄭氏政權設立的官祀廟宇。臺灣的太陽公信仰,推測就是在17世紀隨著擁戴明室的鄭氏政權而傳入。過去在臺灣其他地區也曾有在3月19日以「九豬十六羊」祭拜太陽的習俗與紀念崇禎皇帝的傳說,現在則只在臺南、高雄仍持續有人如此祭拜,而且少數在臺南市以外採用此祭品的作法,也相傳是由臺南市人帶來的習俗。「九豬十六羊」祭品至今已是特殊集中於臺南市的習俗。

近年因民眾飲食習慣的改變,過去傳統慣用的祭祀用品也產生變化,製作「九豬十六羊」祭品的糕餅業者逐漸減少。民國102年(公元2013年)此習俗被認定為文化資產後,此一臺南特有民俗隨著文史工作者的記錄、媒體的報導而較為人所知,惟購買「九豬十六羊」糕餅祭拜者仍少,有些老人家會憶起往事,買來給兒孫玩,但仍為少量,如果沒有預訂,糕點舖幾乎不會製作。隨時代演變,追思所奉政權之君王的意義已消失,在今天以「九豬十六羊」祭拜太陽公誕辰更多是對於歷史事件的記憶以及歷代相傳習俗的承繼。

主要特色

臺灣各地奉祀太陽的廟宇幾乎都以農曆3月19日為太陽誕辰日,並且在當天舉行慶典。此說法在明末以前並不見於中國史書記載,而這個日期在中國大陸也只流傳於東南沿海浙江、福建一帶,不同於其他地區的太陽誕辰日為農曆11月19日或2月初一;東南沿海省份正是明朝滅亡後仍試圖反抗清朝、回復明朝的南明政權活動的區域,以3月19日為太陽生日的信仰,即是明末清初改朝換代的歷史情境中所新創造出來的信仰傳統,藉由鄭氏政權以臺南為首府而傳入臺灣地區,使當時懷念明朝末代皇帝的習俗一直傳承至今,成為臺南特有的風俗,也展現了城市的歷史與特色。

早期臺南市居民祭祀太陽公生的方式,是在3月19日清晨在室外面向東方擺放供桌,等待太陽一出來就祭拜。今日臺南市內的三官廟、溫陵廟朝興宮、四鯤鯓良德壇、喜樹日月太陽壇以及開基玉皇宮,在廟內設置有奉祀太陽公的位置,民眾隨時可前來祭拜。另外,開基武廟會在3月19日於廟埕朝東設一拜壇供信眾祭祀太陽公,水仙宮市場的攤販也一直保有敬拜太陽公的習俗,當天會由市場攤販在市場右側之巷弄設祭壇朝東焚香祝禱。

人們祭拜太陽公的祭品中,又以米、麵粉或綠豆糕、鳳片糕形式所烘製的「九豬十六羊」最為特殊。其實麵製的豬、羊祭品,在臺南市許多神明的祭祀中都會使用到,但「九豬十六羊」的數量則只限於祭拜太陽公。在道教儀典中,以糕餅製成的「九豬十六羊」祭品可用於各神明的重大祭典,只是目前少見,更有學者認為祭拜太陽公生所使用的「九豬十六羊」,更可能隱含祝頌明代延續久遠或祈願恢復明室之意涵。太陽光明的意象與「明」之國號同義,明朝國姓為「朱」則與「豬」諧音,祭品之「九豬」即有「救朱」或「久朱」的諧音,而「羊」又與「陽」同音,明代自朱元璋開國至崇禎亡國共有16位皇帝,「十六羊」即有象徵紀念明代16位國君之意。而九豬十六羊的背上都點有一紅點,一個說法認為糕餅上的紅點是避邪之用,也有說法認為紅色象徵太陽並有「朱」的隱喻,同樣是在彰顯懷念朱明故國的心意。

「九豬十六羊」祭拜太陽公生與人們以此紀念明思宗的傳說,呈現出信仰儀式同時蘊含外顯具體行為與內在無形意涵的2個面向,人們創造性的運用太陽與朱、明相同的赤紅、明亮意涵,隱喻式地經由太陽公生日、製成豬羊形狀的祭品,來寄託祝頌懷念故國的意涵;而無形的心意與歷史記憶,不只藉由具體儀式而表達,也因為人們年年重複相同儀式的實踐而傳承了300年之久。人們將太陽公生改到3月19日祭拜,亦呈現出民間信仰回應當時人們所經歷的事件而創新或改造舊有儀式的動態可能性。



水仙宮市場的攤販也一直保有敬拜太陽公的習俗,當天會由市場攤販在市場右側之巷弄設祭壇朝東焚香祝禱。
水仙宮市場的攤販也一直保有敬拜太陽公的習俗,當天會由市場攤販在市場右側之巷弄設祭壇朝東焚香祝禱。
今日臺南市內的三官廟、溫陵廟朝興宮、四鯤鯓良德壇、喜樹日月太陽壇以及開基玉皇宮,在廟內設置有奉祀太陽公的位置,民眾隨時可前來祭拜。 
今日臺南市內的三官廟、溫陵廟朝興宮、四鯤鯓良德壇、喜樹日月太陽壇以及開基玉皇宮,在廟內設置有奉祀太陽公的位置,民眾隨時可前來祭拜。 
人們祭拜太陽公的祭品中,又以米、麵粉或綠豆糕、鳳片糕形式所烘製的「九豬十六羊」最為特殊。
人們祭拜太陽公的祭品中,又以米、麵粉或綠豆糕、鳳片糕形式所烘製的「九豬十六羊」最為特殊。

文獻資料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