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新竹都城隍廟

新竹都城隍廟
*
新竹都城隍廟的建築本體是連續式山牆三殿式廟宇,為泉州惠安溪底派大木匠師王益順(1861-1931)繼艋舺龍山寺之後的傑作。
資產類別: 古蹟-縣(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新竹市北區中山里中山路75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08月19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乾隆13年 (公元1748年)
攝影者: 趙守彥
經 緯 度: 120.96588,24.80449
指定/登錄機關: 内政部
公告文號: 74臺內民字第338095號
資產保存者: 縣(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發展源流

新竹都城隍廟的建廟過程與竹塹城的建立密不可分,始於清雍正11年(公元1733年),淡水同知徐治民(?-1837)於竹塹環植刺竹,並建4座木製城樓。乾隆12年 (公元1747年),淡水同知曾曰瑛(1708-1754)決定將淡水廳治從彰化沙轆(即今臺中沙鹿)移至竹塹,並倡議興建城隍廟;由開墾竹塹第1人王世傑(1661-1721)於清康熙50年(公元1711年)起帶領漢人遷居開發竹塹地區,興築隆恩圳。清康熙60年(公元1721年),王世傑巡視水圳時被當地原住民出草襲殺,死後歸葬金門太武山麓;至今新竹都城隍廟彌勒殿內仍供奉有「皇清檀越主北莊業戶王世傑長生祿」位神主。該家族獻地後,即在淡水廳治預定建地旁開始動工興建城隍廟。城隍廟落成於清乾隆13年(公元1748年),落成時即列入官廟,城隍神屬於廳級(即縣級)城隍,稱「顯佑柏」。淡水廳署則遲至清乾隆21年(公元1756年)才完成,是臺灣史上先建城隍廟、再建政府治所唯一的例子。

初建時的城隍廟,原是1座以正殿為主的兩進建築,後經多次整修擴建。據《淡水廳志‧典禮志》記載,乾隆57年(公元1792年),同知袁秉義(生卒年不詳)主持第1次的修建;嘉慶4年(公元1799年),同知紅旗人清華捐建後殿,供奉觀音佛祖,而使城隍廟成為三進式的廟宇建築;嘉慶8年 (公元1803年),同知胡應魁(?-1808)在廟的西畔添建觀音殿(即今法蓮寺),後殿改祀城隍夫人,使城隍廟的規模臻於完備。

清道光6年 (公元1826年),進士鄭用錫(1788-1858)等竹塹仕紳呈請以磚石重建竹塹城,同知李慎彝(1777-1855)決定將城隍廟一併整修,由鄭用錫、鄭用鑑兄弟主持,並於清道光8年(公元1828年)完工;清道光31年 (公元1851年),同知黃開基(生卒年不詳)再次整修城隍廟,仕紳鄭如松(1817-1860)、林占梅(1821-1868)等人大力贊助。在城隍廟整建的同時,所祭祀的城隍爺地位也有所提升。光緒5年(公元1879年),臺北府知府陳星聚(1817-1885)正式開府臺北,當時因預計設於艋舺(即今萬華)的臺北府治尚未建成,暫以新竹原淡水廳署作為臺北府治;而原稱「顯祐伯」的新竹縣城隍,也配合改制升格為府城隍並稱「綏靖侯」。

至清光緒15年(公元1889年),據《淡新檔案》記載,新竹城隍爺其時已晉封為「新竹縣都城隍威靈公」,為全臺唯一的都城隍廟,也是位階層級最高的城隍。清光緒17年(公元1891年),地方紳董捐貲再度重修。

進入日治時期,新竹北門官紳鄭肇基(1885-1937)捐出巨資倡議整修城隍廟,自大正13年(公元1924年)開始動工,大正15年(公元1926年)完成;規模更為擴大的廟宇建築,廟埕也加蓋圍牆,後殿設城隍夫人、大少爺及二少爺、和註生娘娘神座,觀音佛祖殿後進加蓋公會堂(即聚會所,光復後公元1960年改為彌勒佛殿)。至此,今日可見的新竹城隍廟全貌遂告完工。

即使是在不再有官廟資格的日治時期,新竹都城隍廟的香火依然非常鼎盛,因此素有「新竹城隍爺,北港媽祖婆(指雲林北港朝天宮媽祖)」的稱譽。該建築體也因為自清朝以來的不斷地重修維護,同時亦保存了竹塹地區發展史的脈絡,而於民國74年(公元1985年)指定為古蹟。

主要特色

今日新竹都城隍廟的建築型制是於大正13年(公元1924年)所奠定下來的,是連續式山牆三殿式廟宇,三開間、三進、兩廊、左帶觀音殿,為泉州惠安溪底派大木匠師王益順(1861-1931)繼艋舺龍山寺之後的傑作。三川殿面寬三間,進深亦三間;前後留步口廊,前點金柱與門扇結合成為封柱,屋頂為牌樓式重檐;中有2個天井,天井兩側銜接過廊,格局方正。

新竹都城隍廟的主體建築歷史雖然未達百年,但代表著20年代臺灣寺廟藝術的1個高峰;相較於名匠王益順在臺灣所設計建造的臺北龍山寺與孔廟、鹿港天后宮、及臺南南鯤身代天府,新竹都城隍廟仍有其特殊性:在佈局方面,城隍廟、法蓮寺、與護室三者並列,形成較寬闊的正立面與連續的廟埕,並有照璧與轅門,為全臺罕見。大木結構運用了藻井、平闇天花與移柱,表現了高明精煉的技巧,而且木料也特別壯碩堅固。石雕部分則大量運用泉州石與玉昌湖青斗石,2種色澤石材交替組合,雕工精湛,包括水磨沉花、剔地起突、和內枝外葉等技法,藝術水準極高。

廟宇各部份的木雕和石雕都非常講究,巧妙融合運用圓雕、透雕、浮雕、線雕等多種技法。三川殿大木結構最主要的特色為八角藻井與平闇天花,且有許多計心造斗栱;正殿前步口用捲棚,後步口施以草架,其下安置神龕,大殿架內有六架,三通四瓜一斗抱,瓜筒造形為典型泉州惠安溪底派風格。前殿後步口的龍柱,則是泉州惠安石雕名匠辛阿救(1886-1928)的作品。前殿中門前的1對石獅,取自泉州惠安黃塘的玉昌湖青斗石材,石質細緻、色澤也最綠,時間長久還會逐漸轉化出油亮光滑的包漿皮殼;在臺灣廟宇的眾多石獅中,都城隍廟的石獅造形最為玲瓏小巧,也是神態最可親者。

重要古物有光緒皇帝御書賜匾「金門保障」,至今仍高掛在大殿上。另當地流傳有光緒所書聖旨,令新竹城隍爺需於每年農曆7月15日繞境賑孤,祈求國泰民安,聖旨原本存放在正殿鐵算盤下方的金斗釣籃內,每年城隍爺出巡時才會拿出來,但原件已在二次大戰期間佚失,現在僅存複製品。也因此聖旨的的傳說,而有新竹都城隍年度盛事中元節「奉旨繞境賑孤」的辦理。
廟宇各部份的木雕和石雕都非常講究,巧妙融合運用圓雕、透雕、浮雕、線雕等多種技法。
廟宇各部份的木雕和石雕都非常講究,巧妙融合運用圓雕、透雕、浮雕、線雕等多種技法。
新竹都城隍廟大木結構運用了藻井、平闇天花與移柱,表現了高明精煉的技巧,而且木料也特別壯碩堅固。
新竹都城隍廟大木結構運用了藻井、平闇天花與移柱,表現了高明精煉的技巧,而且木料也特別壯碩堅固。
正殿前步口用捲棚,後步口施以草架,其下安置神龕,大殿架內有六架,三通四瓜一斗抱,瓜筒造形為典型泉州惠安溪底派風格。
正殿前步口用捲棚,後步口施以草架,其下安置神龕,大殿架內有六架,三通四瓜一斗抱,瓜筒造形為典型泉州惠安溪底派風格。

文獻資料

  • 1.姜義鎮(2005)。《新竹縣寺廟祀神簡介》。新竹縣:新竹縣政府。頁72-73。  
  • 2.增田福太郎著;古亭書屋編譯(1999)。《臺灣漢民族的司法神:城隍信仰的體系》。臺北市:眾文圖書。頁59、125-129、259。  
  • 3.藍植銓(2005)。〈城隍廟的「金門保障」〉。《竹塹文獻》第35期。  
  • 4.江怡葳(2011)。《新竹市城隍信仰與六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 5.劉還月(2000)。《臺灣人的祀神與祭禮》。臺北市:常民文化。頁157-158、276-279。  
  • 6.都城隍廟網頁(不著年代)。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