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淡水福佑宮

淡水福佑宮
*
淡水福佑宮位於今中正路上(清領時期稱之為滬尾街),為淡水地區早期的發展中心,更是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主祀「媽祖」。
資產類別: 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民安里中正路200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08月19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
攝影者: 趙守彥、盧逸峰
經 緯 度: 121.43986,25.17017
指定/登錄機關: 文化部
公告文號: <74>臺內民字第338095號
資產保存者: 淡水福佑宮

指定/登錄理由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27條,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及具有保存價值評定之。

發展源流

滬尾(今稱淡水)是臺灣北部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滬尾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工商活動繁榮、文化昌盛的區域,從公元17世紀先後有西方強權西班牙、荷蘭占領過此地,鄭成功於臺南擊退荷蘭人後,淡水也收歸明鄭管轄,開始有漢人進入此地開墾,明鄭歸降清朝後,淡水因地處天然良港又與中國大陸距離較近,逐漸從早期的小漁村發展成通商港口,商業盛極一時。早期漢人來臺開墾,在上船前會祈求媽祖庇佑平安渡過黑水溝(臺灣海峽),來到滬尾的福建泉州墾民,一來感謝媽祖保佑,二來當地又是海港,於是有了募款興建媽祖廟的想法。根據《淡水廳志》上的記載與廟中石作的落款年代,可以確知福佑宮的興建年代應為清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但連橫在《臺灣通史》中提及「福佑宮在縣轄滬尾街,乾隆間建,祀天上聖母。」,應意指乾隆年間已建有簡陋草間祀奉媽祖,至嘉慶元年才建成正式的廟宇。

福佑宮的建廟起始,是以當地泉州三邑(晉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永春、永定七縣移民為主,漳州、粵東潮汕或嘉應州的客家人士為副的捐獻下,於清乾隆47年(公元1782年)動工興建,至清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落成完工(見《淡水廳志‧卷六》曰:天后宮「一在滬尾街,嘉慶元年建。」),從捐獻的族群中可發現,滬尾港為當時臺北盆地重要的出入口;另外,門口1對青斗石獅與泉州白石柱即此一年代所立,捐建者有泉州三邑即晉江、惠安、南安,以及同安、安溪、永春、漳州,包括閩西永定、粵東潮汕或嘉應州的客家人士,可見到因位於港口,反映出族群的多元性。今日淡水福佑宮位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上(清領時期稱之為滬尾街),為淡水地區早期的發展中心,更是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主祀「媽祖」,左祀「觀音菩薩」及「地藏王菩薩」,右祀「水仙尊王」,另祀奉文昌帝君、六十太歲星君、霞海城隍尊神、關帝君、福德正神、虎爺、歷代祖師功德主。

清光緒10年(公元1884年)清法戰爭爆發,滬尾因地處要衝,為進入臺北盆地的重要港口之一,時任臺灣巡撫劉銘傳(1836-1896),選擇全力防禦滬尾港棄防基隆港,於今淡水河口附近佈下水雷,二岸築起土坡提,阻擋法軍軍艦進入港口,相傳在2軍激戰傷亡慘重時,滬尾地區信奉的神祖顯靈助陣,協助滬尾軍民獲勝,戰爭結束後,巡撫劉銘傳為感念媽祖相助,於光緒12年(公元1886年)奏請光緒皇帝賜匾,獲頒「翌天昭佑」匾額,至今仍懸掛於廟中,是福佑宮的重要歷史文物,也讓福佑宮的廟史與當地發展史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除了主祀媽祖外,福佑宮所供奉的地藏王菩薩亦有地方傳說留傳,民國61年 (公元1972年)農曆3月21日,信徒張水元(生卒年不詳)與漁民駕船出海捕魚,撒網後全船忽然劇烈震動不止,遇此異象眾人面面相覷,心想為不祥之兆,於是趕緊返航回漁港,收網過程中,網內獲得菩薩1尊,隨即移奉福佑宮,翌日子夜全廟突發震動,菩薩神像前日光燈具連續搖晃一整天,經向媽祖請示,獲示是歡迎地藏王菩薩進駐本宮的原因,讓居民廣為流傳謂為神蹟。

昔日的滬尾街緊鄰碼頭,福佑宮廟埕外更是一處卸貨發送集散地,從此運送進入大臺北盆地地區,商業繁華昌盛,直至日治時期淡水河口淤積基隆港崛起,原有的功能漸漸被取而代之。今日的滬尾街,成為大臺北地區著名的觀光景點淡水老街,海上船隻逐漸消去,運作航行的是觀光遊艇,過往今昔的諸多不同不禁讓人緬懷,福佑宮依然佇立在當時的滬尾街中,用廟宇的歷史見證了淡水近代發展的演變。

主要特色

福佑宮雖經過數次整修,但皆沒有破壞原有主體建築,至今仍保有嘉慶年間的許多文物與雕刻,也因此於民國74年 (公元1985年)被公告為古蹟。福佑宮目前的規模包括前殿、戲亭、正殿、兩廊及左右護室。除護室為日治時期改建者外,其餘皆維持初建時之規模。古蹟本體面寬三間,寬度約12.64公尺,進深二進,縱深約31.44公尺。廟體原本背山面河,廟門前直接與廣場連結,通往淡水碼頭,可謂「後山為屏,前水為鏡」,正是福佑宮的寫照。但隨著都市發展,目前福佑宮已被包覆在淡水老街之中。

其廟宇的建築特色較偏向福建泉州風格,為三川殿、正殿兩廊式建築,在三川殿之後有1亭,此亭同時兼具拜亭與戲臺功能,這樣的建築風格全臺僅淡水福佑宮與鹿港龍山寺2處。三川殿沒有龍柱的設計,而是1對八角石柱,這在全臺媽祖廟的建築中更屬罕見,正殿有傳統龍柱設計,採用本地觀音石雕刻而成,龍身浮刻在八角形柱子上,完成於嘉慶元年,為清中期龍柱代表作品。

另廟中石雕、磚雕工藝更是讓人驚艷,在三川殿牌樓面中門左右身堵為「螭龍圍爐」窗,對看牆身堵左為「三元及第」,又為「皇都市」,其下腰堵分別為「漁樵」、「耕讀」。一般廟宇位為身堵的龍虎題材,反而安置於裙堵。步口廊外身堵龍虎邊分別為「南極仙翁」、「麻姑獻壽」,整體裝飾在題材與位置安排上,均有別於其他媽祖廟。

宮內三川殿虎壁上,鑲著1塊清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的「望高樓石碑」,記載著當年淡水建望高樓的相關事由。淡水港在當時,有不少船隻出入,為了保護來往船隻安全,所以需要興建1座燈塔,指引航海人安全返港,因而興建此座望高樓燈塔,此塔為臺灣本島上現有記載中最古老的燈塔,可惜的是此塔沒有保存下來,日治時期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政府興建堡壘,取用望高樓石材,燈塔就此消失,只留下存於福佑宮內的望高樓碑。

福佑宮在每年農曆3月20日聖誕前,都會舉行媽祖祈安納福遶境活動,活動當天中正路周邊道路封閉,人潮水泄不通,淡水地區各陣頭、家將前來參與盛會,居民於自家門前準備供品祭拜,等待媽祖遶境隊伍從家門前經過,象徵趨吉避凶平安納福。更曾於民國97年(公元2008年)舉辦媽祖水上遶境的特別活動,信徒以徒步方式將媽祖接上漁船,漁民發動廿多艘船隻護駕,從淡水碼頭沿水路遶境至漁人碼頭祈求媽祖保佑河岸平安、漁獲豐收。

三川排樓的石雕與彩繪皆相當精彩,整體裝飾在題材與位置安排上,均有別於其他媽祖廟。
三川排樓的石雕與彩繪皆相當精彩,整體裝飾在題材與位置安排上,均有別於其他媽祖廟。
福佑宮中多為方柱或八角石柱,僅有正殿有傳統龍柱設計,這在全臺媽祖廟的建築中更屬罕見。
福佑宮中多為方柱或八角石柱,僅有正殿有傳統龍柱設計,這在全臺媽祖廟的建築中更屬罕見。
宮內三川殿虎壁上,鑲著1塊清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的「望高樓石碑」,記載著當年淡水建望高樓的相關事由。
宮內三川殿虎壁上,鑲著1塊清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的「望高樓石碑」,記載著當年淡水建望高樓的相關事由。

文獻資料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