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

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
*
西本願寺是臺灣日治時期建於臺北市新起町的淨土真宗寺院。
資產類別: 古蹟-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1段
公告日期: 公元2006年02月21日
創建/起源年代: 日大正11年(公元1922年)
攝影者: 陳曉偉
經 緯 度: 121.50871,25.04425
指定/登錄機關: 臺北市政府
公告文號: 府文化二字第09530213900號
資產保存者: 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日治時期之西本願寺為當時臺北乃至臺灣最大之日式佛寺,與東本願寺、臨濟護國禪寺、曹洞宗佛寺等共同為當時重要佛寺之建築代表,戰後本基地曾為軍方與警備總部使用,長久以來又有包括大陳島民、聯勤被服廠及中南部北上之移民居住,具有歷史及宗教學術之意義。

發展源流

西本願寺是臺灣日治時期建於臺北市新起町(今日臺北市萬華區)的淨土真宗寺院,正式名稱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臺灣別院」。真宗本願寺派是淨土真宗一支,是一個比較晚期而新興的宗教,傳教的對象比較屬於一般的平民百姓,來臺後也相當積極傳教,因此本願寺派來臺灣傳教的人數是當時最多、所建的佛寺數量也是最多,臺灣信徒也不算少,但還是以日本人為佈教對象。

本願寺在臺北立寺歷史較為複雜,始於明治29年(公元1896年),日本從軍佈教使、軍隊慰問兼開教視察抵臺,首先設立佈教所於北門外的至道宮。明治34年 (公元1901年)佈教所遷於新起町(也就是萬華區)現址,昇格為臺北別院,並且入座木佛本尊。明治43年(公元1910年),於現址上開立成德學院(感化院),且開始蕃界佈教。大正2年(公元1913年),廢撤蕃界佈教使。大正5年(公元1916年)時,重新創設大稻埕本島人(意指臺灣人)佈教所,翌年(公元1917年) 凈土真宗西本願寺派第22代家主大谷光瑞(1876-1948)視察臺灣。大正12年(公元1923年),御廟所與鐘樓會館完工,直至昭和7年(公元1932年)新本堂落成,西本願寺才算真正立寺完成,是當時全臺最大的日本佛寺。

二次世界大戰後,日人遭遣返回日,西本願寺失去原本佛寺功能,部分建築短暫成為警備司令部、理教公所,旁邊則有聯勤被服廠、反共救國軍及大陳島撤退的軍民居住。因警備總部第二處設置在此,二二八事件後,王育霖(1919-1985)、辜振甫(197-2005)等政治犯曾被囚禁於此。之後本願寺成為大陸遷臺軍民及中、南部北上移民大雜院,數十載下來,居住其中的居民中,成功的、過得去的紛紛搬離,最終淪為貧民窟。最後西本願寺寺廟本體於昭和50年(公元1975年)遭遇火災,木造本堂燒燬幾燼,只剩下本堂臺基、參道、輪番所、鐘樓和樹心會館等遺跡。

民國94年(公元2006年)臺北市政府指定殘存的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為市定古蹟。民國99年(公元2011年)5月起由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開始整修,民國102年(公元2014年)3月臺北市文獻會遷入西本願寺廣場。

樹心會館原為真宗本派本願寺之會館,初建大正11年(公元1922年)6月20日,於大正12年(公元1923年)2月10日落成。建築之工事負責人為高瀨與助氏(生卒年不詳);監工為谷口貞吉氏(生卒年不詳)。興建緣由為當時本願寺為因應佈教所需,急需1棟可作為演講會場及各種活動之集合場,故趁當時御廟所建立之際繼而附帶建設。另外,由於當時臨時本堂拆除,而新築本堂尚未完成,因此亦需替代本堂之建築,故而新建。其後由於本願寺派社會事業的推動,樹心會館而後的使用更供為樹心幼稚園、日曜日學校及青年會使用。

主要特色

日治時期之西本願寺為當時臺北乃至臺灣最大之日式佛寺,與東本願寺、臨濟護國禪寺、曹洞宗佛寺等共同為當時重要佛寺之建築代表。西本願寺為正面七開間,屋身由樑柱門窗構成,方格藻井及斗栱,表現了木造結構之美,屋外四週迴欄,架於升高的基座之上。屋頂為單簷歇山頂,正脊筆直,四隻垂脊斜向兩側,脊上均無飾物,脊尾兩端均不起翹,黑瓦覆頂,樸實莊重宏偉,但此風貌今日已不得見。

由於本堂於民國64年(公元1975年)因大火燒毀,鐘樓算是整個廣場最「突出」的建築,設立在1丈高的人工土丘上,屋頂也採歇山重簷式,日本稱為「入母屋」式,上覆日式黑瓦、筒瓦、脊頭處設有鬼瓦,下方則受中式建築影響,有著精美的斗栱。而鐘樓內原本懸掛的大銅鐘,於明治34年(公元1901年)完成,鐘上鑄有「明治34年1月鑄造之旋主臺北最勝講」字樣,以及開頭為「本願寺」的經文內容。可惜原鐘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已遺失,現在的銅鐘則為修建時參考同時期銅鐘樣式仿製而成。

而樹心會館是西本願寺之會館,為日治時期典型的和洋混搭建築,因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生前曾賜「樹心佛地」匾額而得名。為了表現新時代的精神,會館採用紅磚結構與西式木架屋,整體配置為「L」形。屋頂是日本傳統的入母屋樣式,木質窗戶採用「上下式拉窗」,又稱為「比重錘窗」,窗戶上下開啟時,不需要固定就可以停留在任何位置,非常特別。前面門廊像唐門呈圓弧狀的日本樣式,柱身採用西式樣式,而整個構造是磚造,整體建築混何了西式與日式的折衷樣式,為「和、洋混風」,修復後的「樹心會館」還保留了多處的紅磚牆體以及西式柱體。

今日樹心會館由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管理,於民國104年(公元2015年)正式訂立使用規範,供一般民眾登記租用來辦理活動,為現今萬華區古蹟做為社區藝文活化再利用的另一個新案例。鐘樓為開放式建築,不論日夜皆可看到社區居民登上小坡,在此休憩,可說是萬華區觀光遊覽的1個新去處。
原本懸掛的大銅鐘,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已遺失,現在的銅鐘則為修建時參考同時期銅鐘樣式仿製而成。
原本懸掛的大銅鐘,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已遺失,現在的銅鐘則為修建時參考同時期銅鐘樣式仿製而成。
鐘樓算是整個廣場最「突出」的建築,設立在1丈高的人工土丘上,屋頂採「入母屋」式,還有著精美的斗栱。
鐘樓算是整個廣場最「突出」的建築,設立在1丈高的人工土丘上,屋頂採「入母屋」式,還有著精美的斗栱。
樹心會館是本願寺之會館,為日治時期典型的和洋混搭建築,由於不能將本堂蓋成西式,就轉將樹心會館這個集會所蓋成西式的樣子。
樹心會館是本願寺之會館,為日治時期典型的和洋混搭建築,由於不能將本堂蓋成西式,就轉將樹心會館這個集會所蓋成西式的樣子。

文獻資料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