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具歷史文化價值者,符合文化景觀登錄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2款。
靈泉禪寺佛殿坐落於基隆月眉山靈泉禪寺境內,為1座臺灣傳統漢式合院建築,與周遭的開山堂、月眉三塔等建築構成龐大的佛教伽藍,靈泉禪寺為臺灣第1座具有叢林規模的禪寺,亦為日治時期本土佛教四大法脈月眉山派的發祥地、基隆八景之一「靈泉晚鐘」,在臺灣的佛教歷史與人物、建築史中都具有極重要的價值。
靈泉禪寺之命名緣於「寺東山腰,自湧潔清之泉水,雅特自然,故曰靈泉,而號曰靈泉寺」,前身為創立於明治35年(公元1902年)的靈泉寺,後由僧侶江善慧(1881-1945)投入寺院的建設與法務的推動,現今所見的佛殿便為善慧所建設。善慧俗名江清俊,原係齋教龍華派的齋友,日治初期福州鼓山湧泉寺的僧侶妙密、善志來到基隆傳法佈教,江清俊因侍奉僧侶起居,後經善志的引薦在明治35年(公元1905年)前往湧泉寺出家受戒,返臺後在基隆地方仕紳的支持,以及月眉山大水窟地主佈施土地作為建寺用地,向政府當局提出設立申請,最終在明治40年 (公元1907年)獲得核准興建天王殿。隨後大殿(佛殿)落成,另陸續增建功德堂、前殿、天王殿、西歸堂、報恩堂講堂、禪堂、入不二門(山門)、靈泉三塔、開山堂,甚至三寶殿等。過程中寺院信徒眾多,例如基隆知名礦業家顏雲年(1874-1923)捐建寺前第一山門—入不二門,其他如士紳辜顯榮(1866-1937)、許梓桑(1874-1945)等人的鉅資捐助,也才使得大殿(佛殿)、禪堂、天王殿、開山堂、靈塔等工程次第竣工。
除了修建廟宇與傳播宗教外,靈泉禪寺還著重佛教文化事業。大正6年(公元1917年),開山祖師善慧法師主導創辦臺灣佛教中學林(今泰北高中),並將此辦學經驗轉換至佛教學院的教育工作。大正13年(公元1924年),正式創辦「靈泉寺佛學院」,培植僧眾人才。自明治42年(公元1909年)以來,也歷次開壇傳授四眾戒法或二眾戒會。由於善慧法師著重弘法傳戒與教育工作,首開臺籍僧人辦學、傳戒之風,直到善慧法師圓寂之時,派下分別院已有近70座,形成所謂月眉山靈泉寺派,成為臺灣最具影響力的法脈之一。
佛殿建築後來在大正年間已顯朽壞,昭和7年(公元1932年)4月動工整修至11月竣工,使得寺院格局得以完備。靈泉寺歷史不僅代表了月眉山派的發源地,透過原靈泉寺建築群的沿革變遷,其豐富的佛教發展歷史因此得到具體見證。基隆市政府於民國97年(公元2008)年登錄「靈泉禪寺佛殿」為歷史建築。
現今所見的佛殿為增改建而成,第1代佛殿由現存圖面資料來看,為1座一條龍的漢式建物,由本堂與庫裡所組成。江善慧以「皆傚鼓山」作為對營建靈泉禪寺的期許,因而明治43年(公元1907年)總督府許可(生卒年不詳)興建天王殿,善慧隨即在原有佛殿建築旁增建,並在佛殿前興建天王殿、佛殿的左右興建過水廊,形成完整的合院建築,奠定了靈泉禪寺的叢林格局。佛殿的正殿建築在大正年間已顯朽壞,昭和7年(公元1932年)4月動工至11月竣工,昭和8年(公元1933年)4月13日舉辦落成法會。佛殿的第1落分為天王殿、報恩堂、西歸堂,第2落分為玉佛殿、韋馱祠與禪房、伽藍殿與禪房,左右為走廊。
佛殿的第1落始建於明治45年(公元1909年),原有木構建築在戰後已顯老舊,民國44年間(公元1955年)就建築立面進行整修,以近代建築的開窗形式取代原有窗戶,並使用了空心磚這類建材。民國63年(公元1974年)至民國68年(公元1977年)間在既有的建築基礎上拆除改建,改建成1座2層樓的鋼筋混凝土建築,1樓供奉彌勒尊佛坐像、韋馱尊天菩薩立像、四大天王坐像,這批佛像為日治時期來自福州的粧佛名匠林起鳳所塑造,是臺灣佛教供像藝術中的佳作,彌勒殿的2樓作藏經使用。
佛殿的第2落建於昭和7年(公元1932年),平面呈現五開間,為11架楹抬樑式磚木混合構造,前檐深出3架楹且高,後檐淺短略低。明間、左次間、右次間為玉佛殿,室內供奉佛像,懸掛綵、帳、幢幡,設置鐘與鼓,擺放大磬與木魚等法器,是舉辦法會的空間。玉佛殿的室內在後坡7架至11架之間、後點金柱之間設置方臺,臺上泥塑山體,朝外處供奉泥塑釋迦3尊像(釋迦牟尼佛、迦葉尊者、阿難尊者),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於蓮臺之上,雙手持定印,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皆呈站姿,迦葉尊者面容較具年紀,雙手抱拳作拱於胸前,阿難尊者呈現青年相貌,合掌置於胸前,方臺也供奉騎獅、持如意的文殊師利菩薩,騎象、持蓮花的普賢菩薩,兩尊菩薩與釋迦牟尼佛組成「華嚴三聖」;山體朝後門處供奉站姿阿彌陀佛像、坐姿准提佛祖像、十八羅漢像,惟現今供奉於山體上的羅漢像已非日治時期供像。第2落的左、右稍間,分別為韋馱祠與禪房、伽藍殿與禪房,室內設置壽屏,屏前供奉坐姿護法神像,屏後做為僧侶起居的禪房,室內設置半樓。
左過水廊懸掛1塊金屬製的雲板,鑄造於大正3年(公元1914年),基隆市政府於民國101年(公元2012)年登錄為古物。
伽藍殿與禪房,室內設置壽屏,屏前供奉坐姿護法神像。
韋馱祠與禪房,屏後做為僧侶起居的禪房,室內設置閣樓。
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於蓮臺之上,雙手持定印,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皆呈站姿,兩尊菩薩與釋迦牟尼佛組成「華嚴三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