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柳原教會

柳原教會
*
柳原教會是基督教長老教會傳入臺中市後所建,為臺中地區早期創立的教會之一。
資產類別: 歷史建築-教堂,其他設施
所在地址: 臺中市中區興中街119號
公告日期: 公元2002年07月01日
創建/起源年代: 日大正5年(公元1916年)
攝影者: 趙守彥、藍星球資訊
經 緯 度: 120.68123,24.14609
指定/登錄機關: 臺中市政府
公告文號: 府文推字第0910094123號
資產保存者: 教堂,其他設施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之1暨歷史建築登錄及補助辦法第7條綜合評定之具歷史文化價值。

發展源流

柳原教會是基督教長老教會傳入臺中市後所建,為臺中地區早期創立的教會之一,現今臺中縣市內多間基督長老教會均是由柳原長老教會所分設出去,或在設立時受到柳原教會所支持。

明治28年(公元1895年),英國傳教士梅甘霧牧師(Rev. Campbell N. Moody, 漢名又稱梅監霧、梅鑒務,1865-1940)、蘭大衛醫師(Dr. David Landsborough,1870-1957)至中部傳道,選擇彰化為據點,並時常赴臺中關懷信徒需要。明治29年(公元1896年),梅甘霧牧師來到當時仍稱為「東大墩」傳教,由於信徒人數不多,以茅草屋作為教堂;明治31年(公元1898年)由梅甘霧牧師捐出100元發起購屋,信徒響應,尋得臺中街333番地(今教會所在地左側巷內)1間土角牆敷稻草的小屋,同年5月8日舉行啟用禮拜,並命名為「東大墩佈道所」。

明治32年(公元1899年),大社教會每禮拜日皆派長執來協助主領禮拜並派人前來選舉執事,管理教會經費,教會雛形於是成形。明治33年(公元1900年)6月,教士會始派陳有成傳道駐會牧養,由於信徒人數增至百人以上,教會人士再於明治36年(公元1903年)向日本政府申請設立「說教所」獲准,因此提議興建1所磚造的教堂以因應宣教使用,但因經費問題致使計畫無法繼續。明治37年(公元1904年)10月再升格堂會,更名為「臺中街東大墩禮拜堂」,並派林學恭牧師(1857-1943)為會長。

明治42年(公元1909年),因為舊禮拜堂空間已無法容納禮拜人數,有意再建會堂,遂再次鼓勵信徒奉獻以購地以建堂。經會友齊心奉獻並得英國母會支持,終於購得教會現址,大正4年(公元1915年)4月,梅甘霧牧師帶來故鄉蘇格蘭教會的圖樣,參考其圖規劃興建紅磚、拱窗、尖頂的教堂建築,於翌年10月完工。教堂前門屋頂設有2隻麒麟圖像雕塑,具有中西融合的意味。大正6年(公元1917年)3月6日上午舉行獻堂感恩禮拜,下午舉行首任牧師高金聲(1873-1961)封牧暨就任式,教會並改名為臺中教會,此為當時中部地區最大的教堂,在長老教會的宣教史中,具極重要的地位。

柳原教會因為原臺中市內首間教會,自創立開始即致力於推動教務,廣傳福音。自明治32年(公元1899年)起首次開拓大里教會、明治43年(公元1910年)設烏日教會、 大正3年(公元1914年)設霧峰教會、大正11年(公元1922年)設西屯教會、大正12年(公元1923年)設大雅教會,可惜後2間教會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關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民國36年(公元1947年)為慶祝設教50週年,分設民族路教會。後因母會地籍設於日本地目的柳町,因地緣之故將「臺中街東大墩禮拜堂」改名為「柳原教會」。

戰後仍致力推動基督教務,民國46年(公元1957年)分設篤行教會、民國51年(公元1962年)分設三一教會,民國60年(公元1971年)創設利巴嫩佈道所,自此時開始,與臺中市區各教會聯合拓展多達14間教會。民國54年(公元1965年)因會友人數增多,柳原教會又興建第2座教堂,民國72年(公元1983年)興建教育館,並在民國87年(公元1998年)進行停車場及大樓翻修。為見證發展歷史,大正4年(公元1915年)所興建的老教堂並未遭到拆除,教會方面更募集了數千萬資金進行維修工作,由陳柏年建築師事務所擔當設計工作,新設計統合新舊3個時期的建築空間,為解決停車問題開挖的地下室並有陶藝雕塑牆面,而原本的老教堂經整修之後,重新成為聚會空間,成為舊建築再利用的成功典範。柳原教會新大樓與舊教堂再利用1案更於次年的「1999臺灣建築獎」獲得佳作獎。

民國90年(公元2001年)在臺中市文化局舉辦的「票選臺中歷史建築十景」中,柳原教會舊教堂榮獲民眾票選第6名。並在民國91年(公元2002年)7月1日,柳原教會的老教堂受臺中市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正式獲得國家認可。

主要特色

舊禮拜堂為1獨棟單層之建築,其建築式樣參考大正4年(公元1915年)由梅甘霧牧師所提供之蘇格蘭教會建築圖樣興建,本體為紅磚所砌成之外牆,清水磚直接暴露,屋頂邊緣及建物基座的裝飾帶以石灰抹成,窗簷部分則以洗石子裝飾,主要入口部分裝飾性較為多樣。

從正面觀看,陡峭的斜屋頂設計有拉高禮拜堂空間的效果,並形成立面的巨大山牆,最高點以基督教的精神象徵十字架為收頭,上方左右以拉丁式十字架裝飾,充分傳達宗教的神聖崇高。山牆上中央是英國哥德式的玫瑰半圓拱圈、兩側開窗是三聯式拱圈。更接近地面的開窗半圓拱圈則是比較接近於英國諾曼時期仿羅馬式。

入口玄關突出形成兩旁階梯引導入內,加強了進口意象,簷口的雨水排水口是1對麒麟樣式,刻意以中式建築常用的祥瑞裝飾點綴。二側牆面有扶壁,裝飾沒有正面山牆多,柱間開拱窗及六角型窗,形式較單純及具一致性。

內部原有屋頂形式為木構架,為哥德時期之木構形式之轉型,而經百週年興建工程後,屋架已改用鋼構形式替換,並將室內空間底部改為舞臺,上方以石木木片隨行架拱圈排列成筒狀,與早期哥德時期圓筒屋頂形式更為接近。

整體建築樣式融合了英國中世紀的仿羅馬式及近現代哥德式,再佐以一點中式建築裝飾,呈現出古典並有文化交融的典雅樣貌。

民國54年(公元1965年)建造南側新禮拜堂之後,隨著教友人數增長,聚會空間不敷使用,在空間缺乏整體規劃等因素影響下,舊禮拜堂由閒置而逐漸荒廢。民國85年(公元1996年),柳原教會百周年紀念,教會計畫整體規劃再整修。為盡量保存原貌並兼顧結構強度,以鋼柱支撐舊有木桁架,結構體部分依照原有之空間結構改以鋼構取代木構柱樑,保持建築物原有之外貌。整修後1樓空間又再度可供禮拜使用,並提供作為演講、劇場、音樂演奏、教會集會活動場所;1、2樓間的夾層空間則作為教會歷史博物館。

現今的柳原教會在週日舉行2堂禮拜。新教堂(柳原教會內部稱『大禮拜堂』)之禮拜儀式、程序都較為傳統,吟唱的詩歌節奏也較為和緩,全程使用閩南語,故參加禮拜之教友年齡層較高。在古蹟禮拜堂舉行的禮拜以國語進行,所唱的讚美詩歌較為輕快並加入現代鼓、電吉他等各種現代樂器配合伴奏,禮拜進行方式較活潑,兼之禮拜開始時間較晚,因而在舊禮拜堂參與禮拜的會眾反而以年輕人居多,為一特殊景象。
內部原有屋頂形式為木構架,為哥德時期之木構形式之轉而經百週年興建工程後,屋架已改用鋼構形式替換,並將室內空間底部改為舞臺。
內部原有屋頂形式為木構架,為哥德時期之木構形式之轉而經百週年興建工程後,屋架已改用鋼構形式替換,並將室內空間底部改為舞臺。
舊禮拜堂建築式樣參考大正4年(公元1915)年梅甘霧牧師所提供之蘇格蘭教會建築圖樣興建,本體為紅磚所砌成之外牆,清水磚直接暴露。
舊禮拜堂建築式樣參考大正4年(公元1915)年梅甘霧牧師所提供之蘇格蘭教會建築圖樣興建,本體為紅磚所砌成之外牆,清水磚直接暴露。
教堂名稱牌兩旁簷口的雨水排水口是1對麒麟樣式,刻意以中式建築常用的祥瑞裝飾點綴。
教堂名稱牌兩旁簷口的雨水排水口是1對麒麟樣式,刻意以中式建築常用的祥瑞裝飾點綴。

文獻資料

  • 1.徐謙信鄭連明主編(1965)。《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1865-1965》。臺南:新樓。
  • 2.柳原教會九十週年紀念特刊(1996)。《柳原教會九十週年紀念特刊》。臺中:柳原教會。
  • 3.林一川(1998)。《現世代都市教會建築之設計-以柳原基督督長老教會為例》。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 4.賴永祥(1992)。《教會史話,二》。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
  • 5.李芷靚(2003)。《基督教會建築型態之使用者空間認知—以臺中柳原基督長老教會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 6.卓孟佑(2005)。《教會建築整體空間組構之歷史演變與使用行為研究─以中部柳原、豐原及彰化基督長老教會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7.陳可軒(2013)。《基督教會教堂空間改造設計-以臺中柳原基督長老教會古蹟教堂為例》。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碩士論文。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