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靈泉禪寺開山堂

靈泉禪寺開山堂
*
開山堂是1座主堂帶廂房的建築格局,左廂房已拆除。
資產類別: 歷史建築-宅第
所在地址: 基隆市信義區六合路2號
公告日期: 公元2004年03月01日
創建/起源年代: 日大正9年(西元1920年)
經 緯 度: 121.76257,25.11536
指定/登錄機關: 基隆市
公告文號: 文中一字第0931501563號
資產保存者: 土地所有人(公有):國有財產局建築所有人(私有):財團法人台灣省基隆市靈泉禪寺 管理人:財團法人台灣省基隆市靈泉禪寺

指定/登錄理由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主題導覽

靈泉禪寺開山堂位於基隆市東郊月眉山,為靈泉禪寺建築群之一,靈泉禪寺創立於日明治34年(西元1901年),釋善慧(西元1881-1945年)擔任住持後積極弘法、建設寺院,使得靈泉寺法務昌盛發展,為臺灣本土佛教四大法脈月眉山派的總本山,寺院規制完備、殿宇恢弘,名列基隆八景,更被譽為北臺灣第一佛教聖地。

日大正7年(西元1918年)為了紀念釋善慧建設靈泉禪寺,也希望提供給來訪賓客有1個休憩之處,於是靈泉寺規畫建設開山堂,此工程於日大正9年(西元1920年)竣工,其建築是1棟兩層樓的磚造洋式建築。如今開山堂與佛殿、靈泉三塔表現在佛教歷史、人物及建築3方面的價值,目前已列入基隆市歷史建築的保護之列。

發展源流

靈泉禪寺初名靈泉寺,創寺的緣由為福建鼓山湧泉寺的僧侶釋妙密(生卒年不詳)、釋善智(西元1852-1906年)等人前來基隆弘法,吸引基隆的信眾來聽經聞法,因為參與者眾多,遂發起建寺,經由地方耆紳的贊助,以及獲得月眉山大水窟的林來發(生卒年不詳)捐獻土地,於日明治34年(西元1901年)在基隆東郊月眉山興建,3年後規模略具,因為寺址一帶有湧泉產出,所以命名「靈泉」。

隨著靈泉寺空間需求日增,最初的寺院已無法負荷眾多的信徒,創寺的釋妙密、釋善智先後圓寂,寺院的建設責任便由釋善慧(西元1881-1945年)全權擔任。日明治39年(西元1906年)釋善慧透過基隆支廳向臺灣總督府申請建立寺院,但並未獲得批准,幾經公文往返,在日明治40年(西元1907年)聯合信徒總代辜顯榮(西元1866-1937年)、顏雲年(西元1874-1923年)、許梓桑(西元1874年-1945年)等人一同發起,向臺灣總督府申請寺院建立及寄附金募集許可,這次申請獲得臺灣總督府的核准,於是靈泉禪寺即展開了全島的布教行動,開始募資擴建。

釋善慧為了讓靈泉禪寺成為臺灣的「模範叢林」,經基隆地方紳商的襄舉,如火如荼地展開一系列的興建,隨著日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天王殿的完成,靈泉禪寺之合院格局終於成形。於日大正7年(西元1918年)為了紀念釋善慧建設靈泉禪寺,也希望提供給來訪賓客有1個休憩之處,於是在靈泉三塔前方規畫建設開山堂,工程在日大正9年(西元1920年)竣工,同年底舉行「開山堂新築落成慶讚會」,一系列盛大的落成典禮包括慶祝銅質靈泉開山善慧氏壽像、御開山碑落成。

二戰後,隨著開山堂的木構腐朽嚴重,內部空間已不敷需求而進行整建,於民國84年(西元1995年)竣工,此整建讓室內已無法看出釋善慧之前生活的痕跡。

主要特色

開山堂是1座主堂帶廂房的建築格局,建築的結構為磚造承重牆柱,樓板與屋架原為木造,主堂為面寬五開間、進深四開間的2層樓殖民式樣建築,廂房為面寬二開間、進深一開間的1層樓建築,主堂與廂房之間以廊道相連。主堂在日本時代晚期做為釋善慧(西元1881-1945年)卸下靈泉禪寺住持後之棲隱處所,釋善慧圓寂後此處改為供佛用途,廂房主要做為浴廁、廚房、倉庫等服務性附屬設施之用。

主堂的1樓地面抬高,地坪為混凝土構造,於正面車寄處設置半圓形的6層階梯,臺基並未架空及留設通氣孔,為完全回填之構造形式,表面為鑿面石片面飾,臺基四周並未設置犬走(建築物背面及側面屋簷下的小走道,通常寬度不到1公尺)與排水溝。立面於入口處設置車寄月臺,上有弧形山牆,四周為連續磚造拱圈之迴廊設計,廊柱磚體外露,中段及柱腳以水泥砂漿面飾,連接拱圈處以五角形混凝土塊承接傳遞力量,各拱圈並設置拱心石。原始屋面研判為木構架的斜屋頂型式,現況屋頂為鋼承板支承鋼筋混凝土樓板之平頂屋面。開山堂的建築裝飾集中在主堂,裝飾特徵表現在磚拱、綠釉欄杆、油漆彩繪,以及女兒牆上的泥塑等工藝技術。

開山堂平日沒有開放,現今1樓主祀觀世音菩薩,配祀地藏王菩薩、目連尊者、彌勒菩薩、韋馱尊天菩薩、伽藍菩薩;2樓主祀觀世音菩薩,配祀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日大正9年(西元1920年)落成的銅質靈泉開山善慧氏壽像,銅像原安奉於開山堂內,後移至靈泉寺新建之祖師堂供奉,釋善慧銅像表現寫實風格,展現日本時代塑像與煉銅技術,為臺灣工藝史之重要作品。

開山堂左前方空地立有1塊於日昭和15年(西元1940年)所立之「皇紀二千六百年紀念昭和庚辰秋献納造路信徒芳名」,是釋善慧與時任靈泉寺住職釋德馨(生卒年不詳)等人募捐造路的名冊碑文。

原本供奉在開山堂的「靈泉開山善慧氏壽像」已移至靈泉禪寺祖師堂供奉。
原本供奉在開山堂的「靈泉開山善慧氏壽像」已移至靈泉禪寺祖師堂供奉。
拱圈做法是在連接拱圈處,以五角形混凝土塊承接傳遞力量,各拱圈並設置拱心石。
拱圈做法是在連接拱圈處,以五角形混凝土塊承接傳遞力量,各拱圈並設置拱心石。
2樓原室內隔間在戰後拆除,已看不出日本時代釋善慧(西元1881-1945年)的生活起居空間,目前供奉觀世音菩薩等佛像。
2樓原室內隔間在戰後拆除,已看不出日本時代釋善慧(西元1881-1945年)的生活起居空間,目前供奉觀世音菩薩等佛像。
女兒牆的山頭為開山堂整座建築之裝飾重點
女兒牆的山頭為開山堂整座建築之裝飾重點
2樓迴廊做法展現典型殖民式樣建築,屋頂已於戰後改為鋼承板、I型鋼梁。
2樓迴廊做法展現典型殖民式樣建築,屋頂已於戰後改為鋼承板、I型鋼梁。
1樓室內左側有釋善慧(西元1881-1945年)遺照。釋善慧擔任住持後積極弘法、建設寺院,使得靈泉寺法務昌盛發展。
1樓室內左側有釋善慧(西元1881-1945年)遺照。釋善慧擔任住持後積極弘法、建設寺院,使得靈泉寺法務昌盛發展。
1樓室內右側供奉釋善昌牌位與遺照,釋善昌與釋善慧同為師兄弟,釋善慧任靈泉禪寺住持、釋善昌任副住持。
1樓室內右側供奉釋善昌牌位與遺照,釋善昌與釋善慧同為師兄弟,釋善慧任靈泉禪寺住持、釋善昌任副住持。
日昭和15年(西元1940年)「皇紀二千六百年紀念昭和庚辰秋献納造路信徒芳名」立於開山堂左前方空地,碑文尚可辨識,但碑座已遭破壞。
日昭和15年(西元1940年)「皇紀二千六百年紀念昭和庚辰秋献納造路信徒芳名」立於開山堂左前方空地,碑文尚可辨識,但碑座已遭破壞。
「御開山碑」是釋善慧的弟子為紀念釋善慧、釋善智、釋善性創建靈泉禪寺,於日大正9年(西元1920年)開山堂落成典禮所立,現移至靈泉禪寺山門。
「御開山碑」是釋善慧的弟子為紀念釋善慧、釋善智、釋善性創建靈泉禪寺,於日大正9年(西元1920年)開山堂落成典禮所立,現移至靈泉禪寺山門。

文獻資料

  • 1.靈泉禪寺開山堂 (2004)。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摘自: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40301000002
  • 2.張崑振(2009)。靈泉禪寺佛殿、開山堂、三塔調查研究計畫。臺北: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