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志書院為北臺第一所書院;其所遺朱子祠亦為全臺唯一主祀儒學大師朱熹之祠堂;該祠旁祀胡焯猷先生,表揚他私人興學的偉大風範,具教育文化之意義。
2.乃永定貢生與北臺重要墾戶胡焯猷捐宅所建,在北臺拓墾史與客人招墾史上具見證意義。
3.現存構造物已經改建,雖仍為磚砌,但已非清代所用之磚,惟整體外形仍具古意,左山牆上舊碑仍存。
清雍正、乾隆年間,新莊平原迅速發展,人口遽增,當時祖籍福建汀州永定的客家人胡焯猷(西元1693-?年)與林作哲、胡習隆(生卒年不詳)等人合組「胡林隆墾號」,於現今新北市五股區、泰山區、新莊區一帶開墾。胡焯猷經商有成又樂善好施,有感於興直堡一帶欠缺教育機構,若想讀書需要到新竹甚至彰化就學,很不方便,於是在清乾隆28年(西元1763年)捐獻大筆的金錢及80甲土地,成立義學、聘請名師,即現今之明志書院。
明志書院是北臺灣第一間書院,比起艋舺的文海書院(學海書院)之創立還早70年。最早的明志書院規模頗大,有一進五開間,左右共計12間廂房,經過歷年重修後,目前書院周邊已經被民居所包圍,僅剩正廳與兩側廂房。
清雍正、乾隆年間,漢人或移民必須向地方官府依法申請許可,接受官府通知領取合法墾照開墾,譬如陳賴章、張廣福等墾號相繼進入新莊平原開墾。其中胡林隆墾號以祖籍福建汀州永定的客家人胡焯猷為首,偕同林作哲、胡習隆等人,進入興直堡成子寮、水碓、山腳、貴子坑、坡角、營盤一帶,大約是目前新北市新莊區、五股區、泰山區一帶開墾,規模非常宏大,墾號的總開墾面積逾324甲,招募之墾戶超過110戶。
在這樣的開墾規模下,胡林隆墾號的頭人胡焯猷當時可說是經商有成,累積了驚人財富。在事業成功之餘,胡焯猷也非常熱心鄉里事務,如大士觀(今五股西雲寺)、新莊關帝廟,甚至淡水的汀州會館鄞山寺也有他的捐獻。
清乾隆28年(西元1763年),胡焯猷有感於興直堡一帶缺乏文教機構,想讀書的人要遠到新竹,甚至到彰化就讀,便興起捐獻義學的想法,於是慷慨捐出位於新莊山腳(今泰山區)自己的莊園、房舍、水塘等充作義學。清乾隆28年(西元1763年)彰化知縣兼署淡水同知胡邦翰收到胡焯猷的義學呈文後隨即勘查,並於同年8月,經過閩浙總督楊廷璋批准,於隔年清乾隆29年(西元1764年)4月,楊廷璋立碑記載義學改名為「明志書院」。乾隆34年(西元1769年)當時新莊另一位墾戶監生郭宗碬(生卒年不詳),亦捐獻大量田產,包含長道坑、八里岔等莊,計田161甲6分,園29甲2分,供明志書院作為學租。
清乾隆46年(西元1781年),隨著淡水廳廳治設於今日的新竹市,地方仕紳們決議將明志書院遷往新竹,正式改隸於新竹。雖然如此,泰山區目前仍流傳有「明志」、「義學」等地名,以紀念胡焯猷當年這份興學的義舉。
明志書院位於新北市泰山區,當地的明志路、義學里皆是紀念當年的北臺灣第一間民間書院「明志書院」而來,可見它在當地民眾心中之地位。其設立於清乾隆年間,迄今經過數次的大修,日大正10年(西元1921年)重修後,大致成為現今看到的建築格局。民國92年(西元2003年)夏季,因為年久腐朽加上連日大雨,書院樑柱倒塌,同年底再次重修,歷經1年完工,為北臺灣留下了民間教育史之重要見證。
最早的明志書院規模頗大,有一進五開間,左右共計12間廂房,經過歷年重修後,目前書院周邊已經被民居所包圍,僅剩正廳與兩側廂房。書院前庭院側邊有一個敬文亭,為書院建築的固定構件,表示對知識的敬意,專門用來焚燒有書寫過文字的紙類。
明志書院重修後,仍然維持舊有風味,整體採閩南式建築風格,屋頂上有燕尾裝飾;門上有「明志書院」匾額。書院名的典故取自諸葛亮的的家訓「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也有「爰標明志之名,冀成致遠之器」之意思。
大廳內主要供奉朱熹(又稱紫陽先生、紫陽夫子、滄州病叟、雲谷老人,西元1130-1200年)與胡焯猷,有「紫陽朱夫子神位」及「貢生胡焯猷祿位」,於每年的農曆九月固定有祭祀大典。廳上有「北臺首學」匾額,彰顯明志書院在北臺灣民間教育史上之重要地位。在民國92年(西元2003年)重修後,原本在書院左側牆上之「興直保新建明志書院碑」,目前移到正廳收藏,一併也將當年重修後的許多殘餘建築構件收藏於此,讓世人參觀。目前明志書院周邊緊鄰民宅,正廳與前面庭院合計占地大約百坪,已不復當年的規模。
室內收藏許多過去與書院相關的文物、重修的舊建築購件。
明志書院供奉朱熹、胡焯猷與郭宗碬,分別有「紫陽朱夫子神位」及「貢生胡焯猷祿位」、「監生郭宗碬祿位」牌位。
因為明志書院目前供奉朱熹,所以管理委員會也特地安排,讓參觀者可求取智慧筆之儀式。
書院本體建築的屋頂以燕尾裝飾,非常精美,雖然是近代工匠之手筆,但仍饒富古風。
明志書院的匾額,意義來自於諸葛亮的家訓「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書院前有敬文亭,專門用來焚燒書寫過文字的紙張,是臺灣傳統書院建築裡之固定構件。
書院重修後,管理委員會便將「興直保新建明志書院碑」移至正廳收藏。
民國94年(西元2005年)重修後,明志書院安座,於建築前面勒碑為記,紀念早年先人發跡後積極回饋地方的淳美義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