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鄞山寺(汀州會館)

鄞山寺(汀州會館)
*
鄞山寺座東朝西,以大屯山為靠背,面朝淡水河。建築平面是將三川殿、正殿、兩廊皆收納在1組平行的山牆內,山牆外兩側各有長形廂房左右夾護。
資產類別: 古蹟-國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鄧公里鄧公路15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08月19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道光2年(公元1822年)
攝影者: 陳曉偉
經 緯 度: 121.44814,25.16923
指定/登錄機關: 内政部
公告文號: (74)臺內民字第338095號
資產保存者: 國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依「文化資產保存法」27條,確認其有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及保存價值,指定為國定古蹟。

發展源流

鄞山寺創建於清道光2年(公元1822年),奉祀定光古佛。定光古佛俗名鄭自嚴(924-1015),相傳為五代宋初時的1名高僧,年82歲圓寂。出家後,曾到過江西省、福建省西邊等地,且為當地除蛟患(蛟為傳說中能發洪水,像龍一類的動物)、收猛虎。逝世之後,汀州城遭賊寇圍攻,相傳他顯靈退敵,於是朝廷賜匾,將庵寺命名為定光院,他被尊為定光佛,成為閩西汀州人的守護神。定光佛受到閩西客家人的普遍崇拜,與兩宋時期皇帝的屢次加封密切相關,也與其生平事蹟和靈驗故事有直接關係。

清朝嘉慶、道光之後(公元1796-1850年),臺北地區的汀州移民增多,因為接應同鄉的需要,而有建會館及守護廟之議。道光2年(公元1822年)時,鄞山寺由汀州人張鳴崗(生卒年不詳)等捐建,羅可斌(生卒年不詳)捐獻田地,作為鄞山寺的經費。

鄞山寺的正殿、前殿與兩廊可能在道光3年(公元1823年)興工,至道光4年(公元1824年)完成。建成後,鄞山寺一方面是移民的信仰中心,另一方面也作為汀州會館,提供同鄉外出謀生或考試的暫居之所。

道光23年(公元1843年)時,抽換了正殿的點金柱和付點柱。鄞山寺正殿供奉定光古佛,左右兩邊神龕祀觀音和福德正神,是在道光30年(公元1850年)和咸豐8年(公元1858年)分別添設上去的。鄞山寺的左邊護室內,則祀建廟有功的先賢牌位。

鄞山寺建廟初期,隨著廟產規模日益擴大,有關廟產管理的權益問題也逐漸顯露。同治11年(公元1872年)時,發生爭控案,爭控的焦點是廟產問題,最後雖由官府裁示,立碑嚴禁,保護廟產,但仍沒有解決。至光緒18年(公元1892年),渡往臺北的汀州人甚多,有關利益上的糾紛也屢屢發生,鄞山寺董事等人又一次向官府稟告,要求示禁。鄞山寺從建廟初期到清末,其廟產的管理經歷了一系列演變過程,從建廟初期由渡臺信眾共建廟宇,轉為在臺北的汀州人進行管理

到了日治時期,汀州人來臺數量漸減,鄞山寺的會館功能也逐漸轉淡。二次世界大戰後,鄞山寺成立管理委員會,管理寺產及祭祀事務。民國55年(公元1966年)時,鄞山寺的木結構曾聘工匠重新塗刷油漆與彩繪。民國74年(公元1985年),鄞山寺經內政部公告為2級古蹟。民國80年(公元1991年),進行修護工程,於隔年(公元1992年)年底竣工。

主要特色

臺灣清代定光佛寺有2座,一為位於彰化市的定光庵,另1座便是淡水鄞山寺。清代淡水市街早期所成立的廟宇,主要考量的是保護漁民、船戶的航行安全,後隨著移民日增,為凝聚群體向心力,以祖籍鄉土神為主祀神的寺廟相繼成立。鄞山寺不但是汀州移民的心靈寄託,同時也兼具汀州會館的功能。且鄞山寺初建後,少有變動,連較難保存的屋脊泥塑,都還是道光原物,大體完整保存了道光初年的原貌,是全臺完整僅存的定光佛寺。鄞山寺不僅佐證了汀州人來臺開墾的事實,在臺灣建築史上,也為道光時期的代表作。

鄞山寺座東朝西,以大屯山為靠背,面朝淡水河口,傳說地理風水上為蛤蟆穴,寺前的半月形水池,被稱為蛤蟆的嘴巴,寺後的兩口水井則被喻為蛤蟆的雙眼。鄞山寺地形前低後高,其正殿臺基較中庭高出80公分,顯出正殿之高聳莊嚴,正殿前置御路,上面不做任何雕飾,頗為簡潔,具佛寺之清修精神。寺前有半月池,寺後以石塊堆砌成弧形之坡坎,從空中看整體配置,構成1個橢圓形。此一前低後高、左右對稱,並隱約形成圓形界線的平面格局,與臺灣一般常見的閩式建築大異其趣,更顯示出閩西永定地區民宅的特色。鄞山寺的建築平面是將三川殿、正殿、兩廊皆收納在1組平行的山牆內,山牆外兩側各有長形廂房左右夾護,前後各有出入口,中間又以過水廊與中軸的正殿空間連結,此平面在中國大陸南方的合院建築中用得很廣,幾乎是民宅和家廟的典型平面。鄞山寺的兩側護室,因為兼做會館之用,平面格局較為特殊,是由3組一堂二室和其他房間所組成。

鄞山寺中有著與定光佛有關的裝飾,如三川前廊下對看堵的泥塑,通常一般臺灣寺廟的龍牆虎壁,較少配上人物,但此左牆有1和尚手中抓珠戲龍,右牆則是浮塑1隻大老虎,蹲踞在1手持玉環的和尚旁邊,令人想起定光和尚除蛟、伏虎等故事。

在鄞山寺用柱的系統裡,圓柱最高級,再來是八角柱,接下來才是四角柱。當中正殿龍柱下的八角柱珠最精美,各面浮雕花草及暗八仙,頂面如意紋。其下的磉石凸起覆蓮,亦為少見之作法。

由於羅可斌兄弟的貢獻,鄞山寺有較好的物質基礎,因此他們也一直被視為鄞山寺的有功先賢受到後人紀念。在1990年代以前,鄞山寺左側有羅可斌兄弟之墓,後來遷到廟側右方,另建了墓塔,並在上面加蓋1座羅公亭。
柱子的截面形式以圓形為主,此外,尚有八角形、方形等各種。在鄞山寺用柱的系統裡,三川殿用圓柱,正殿用八角柱,兩廊用方柱。
柱子的截面形式以圓形為主,此外,尚有八角形、方形等各種。在鄞山寺用柱的系統裡,三川殿用圓柱,正殿用八角柱,兩廊用方柱。
在龍柱上方內側的橫樑上,可以看到「獅座」。它的作用是承扥拱或小斗等構件,使屋頂的重量傳遞到屋牆或柱子上。
在龍柱上方內側的橫樑上,可以看到「獅座」。它的作用是承扥拱或小斗等構件,使屋頂的重量傳遞到屋牆或柱子上。
鄞山寺地形前低後高,其正殿臺基較中庭高出80公分,顯出正殿之高聳莊嚴,正殿前置御路,上面不做任何雕飾,頗為簡潔,具佛寺之清修精神。
鄞山寺地形前低後高,其正殿臺基較中庭高出80公分,顯出正殿之高聳莊嚴,正殿前置御路,上面不做任何雕飾,頗為簡潔,具佛寺之清修精神。

文獻資料

  • 1.王怡茹、林聖欽(2013)。〈港口、信仰與地方社會:清代淡水地方社會之形成與多元信仰發展〉。發表於「語言與地理歷史跨領域研究工作坊」,語言與地理歷史跨領域研究工作坊主辦,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合辦,臺中,2013年1月29日。 
  • 2.李乾朗(1988)。《鄞山寺調查研究》。臺北:李乾朗古建築研究室。 
  • 3.李乾朗(1993)。《淡水鄞山寺修護工程報告書》。臺北縣:臺北縣政府。 
  • 4.李建緯,張志相(2013)。〈彰化定光佛廟調查與研究--其歷史、文物與信仰〉,《臺灣文獻》第64卷第1期,頁129-192。 
  • 5.高怡萍(2011)。〈淡水河流域的客家信仰與族群性〉。發表於「文化研究學年會」,文化研究學會、真理大學人文資訊學系主辦,新北市,2011年1月8日。 
  • 6.黃嘉琪(2000)。《臺北縣古蹟導覽手冊》。臺北:北縣府。 
  • 7.楊彥杰(2006)。〈臺灣北部的汀州移民與定光古佛信仰一以淡水鄞山寺為中心〉。收於《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頁277-304。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