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澎湖觀音亭

全臺唯一由清代澎湖廳總鎮衙署石獅鎮守的寺廟
澎湖觀音亭
*
地 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興里介壽路7號
經 緯 度: 119.56196,23.56766
景觀收費: 免費
開放日期:
全年
開放時間:
上午5時至下午8時
主辦單位: 觀音亭
單位網址: 
E-mail: 
諮詢專線: (06)927-3615

景觀價值

3百多年歷史的澎湖觀音亭,是佛教在澎湖島的濫殤之地,也是澎湖極具代表性的觀音廟。廟前可遠眺西嶼,是澎湖勝景「西瀛勝境」所在。雖歷經多次戰爭而毀損,日治時期昭和2年重建的建築中,以穿廊融合迴廊與護龍多重意象,上面並置六角鑽尖重簷式鐘鼓樓,呈現廟宇建築少見風格。佛寺前原鎮守於清朝澎湖廳通判衙前的糯米石獅,歷經百年不衰,更為全臺僅見作品。  

歷史沿革

澎湖觀音亭又稱馬公觀音亭,相傳明末已有小亭,清康熙35年(公元1696年)由澎湖游擊薛奎(生卒年不詳)擴建為廟,主祀觀世音菩薩。早期寺廟規模龐大,但光緒10年(公元1884年)清法戰爭時被法軍毀壞,廟內文物和兩尊觀音像、十八羅漢像等全被掠奪,於次年重建完成。廟宇在清光緒17年(公元1891年)再由澎湖水師鎮總兵吳宏洛(公元1843年-1897年)捐銀兩重建。日治時期大正12年(公元1923年)日本澎湖官署新廳舍落成,把原澎湖廳通判衙門前的石獅移至觀音亭,昭和2年(公元1927年)澎湖地方士紳捐資再度重建。後又歷經二次大戰戰火侵襲,直至民國46年(公元1957年)信眾籌款整修,寺廟煥然一新,外觀簡樸而渾厚,雖無昔日繁華富麗,仍是澎湖民眾禮佛聖地,民國74年(公元1985年)列為澎湖縣定古蹟。

特色導覽

澎湖觀音亭平面圖標示出【百景名稱】各導覽項目,導覽項目有5項,詳細內容請見下方
1五開間兩進建築

觀音亭現今的形制規模為日治時期馬公後窟潭人稱「江司」的大木匠謝江(生卒年不詳)和謝自南(公元 1908年-1990年)父子,於昭和2年(公元1927年)所建,是馬公市區廟宇中規模最大者,格局為五開間兩進建築,屬於山門雙護龍帶天井、拜亭的特色格局,而兩側聯式馬背型屋脊,起伏的天際線,則增添觀音亭山牆立面視覺特色。過水空間與翼室、穿廊、天井組合,且穿廊融合了迴廊與護龍的多重意像,並在其上置六角鑽尖重簷式鐘鼓樓,是臺灣廟宇中為節省空間,較少見的建築方式。基座則使用鵝卵石及磚頭堆築,裡面夯土(即在紅泥、粗砂、石灰三合土的空隙裡,加以夯實)以增加耐用度。謝江父子的大木架構形式,以立柱直承屋頂橫木,而柱間則由通樑穿柱承接,通樑上再置蜀柱(支撐屋脊橫柱用的短柱)或疊斗(為臺灣普遍應用的大木結構形式,用數個斗疊在一起以承接屋頂橫木重量)為特徵,橫木間再用束木輔助,是穿斗式與抬樑式混和建築方式的一種類型。

2糯米雕塑的大獅

糯米雕塑的大獅 設置於觀音亭外的一對淡綠色大獅,材質看似「石獅」,但其實為糯米漿、石灰、黑糖水調和雕塑而成,歷百年不壞,迄今仍保存良好。石獅原鎮守於清朝澎湖廳通判衙前,日治時期大正12年(公元1923年)日本政府澎湖新廳舍落成,將原衙前石獅搬過來改守觀音亭,臺澎僅此一對。

3「薄海蒙庥」、「大慈悲」與「慈航普濟」古匾

「大慈悲」古匾 觀音亭歷經多次戰火摧毀,早期原有格局已不復見,現今只留下正殿上方、「薄海蒙庥」、「大慈悲」、「慈航普濟」等3塊古匾額,其中「薄海蒙庥」是清法戰爭(公元1884年)前佛寺內年代最久的古物,為道光20年(公元1840年)升任澎湖協水師副將(澎湖地區最高軍事武官)的詹功顯(公元1765年-1854年),於道光21年(公元1841年) 以分巡福建澎湖水師等處地方總官兵銜敬立。而「大慈悲」為光緒12年(公元1886年)署通判事程邦基(生卒年不詳)所贈,「慈航普渡」為光緒16年(1890年)欽命前淮軍藍翎儘先補用劉志(生卒年不詳)所贈。

4古鐘亭

位於觀音亭廟前廣場旁的古鐘亭,裡面的古鐘,為光緒12年(公元1887年)廟宇改建時設置,後來在民國69年(公元1980年) 由海軍澎湖第二造船廠協助修護後放置於此,民國92年(公元2003年)亭身翻修成現今樣貌。

5觀音亭前西瀛虹橋

觀音亭前西瀛虹橋 觀音亭前的西瀛虹橋建於民國93年(公元2004年),為全臺第一座專供行人步行觀光的鋼拱橋,橋身全長2百公尺,橋身設計紅、橙、黃、綠、藍、紫6色霓虹燈,每年在此舉辦澎湖花火節。

溫馨叮嚀

全天開放,主要法會活動為佛菩薩壽誕與農曆7月盂蘭盆節,廟外西瀛虹橋為澎湖花火節施放煙火場地,約於每年4-6月舉行,活動正確日期,可洽詢澎湖縣政府旅遊處,電話(06)9268545。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