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於民國75年(公元1986年)的慈濟靜思堂,為全世界慈濟人的精神中心,白、灰色調呈現素雅質樸的風格,13層樓高的外觀為仿唐式高聳飛簷,特有的3層「人字形」屋頂結構,代表佛、法、僧三寶俱足,使用36,000片日式銅瓦,防颱、耐震性佳,氧化後產生的銅綠,自然形成保護膜而更添莊嚴宏偉之姿。樑頂邊緣則以佛教神祇之一的「飛天」(飛天又名「香音神」,源於印度神話之乾闥婆和緊那羅,為佛國擔任散花、歌舞、供獻,象徵自由快樂之神)為主要意象,總長度約1,360公尺,由46組人物共裝飾362尊白銅飛天浮雕,構成一個環繞建築四面的立體飛天群,每尊飛天樣貌栩栩如生、精彩動人。
位於靜思堂與慈濟大學間的靜思竹軒,為民國85年(公元1996年)慈濟志業成立30周年慶時,由志工隊員臨時搭建供訪客休息之處,3年後拆除擴建為可長久使用的建築,也是全臺唯一採用插榫擠籠古法搭建的竹屋(其工法即利用竹子本身的彈性、彎取擠壓,並以手工削製的竹釘,插入竹子與竹子之間,作為強化固定之用,搭建成如「竹籠」般的房子,故又名竹籠厝)。竹軒設計上以四方竹為建材,使用8萬多公斤來自921大地震災區的竹子,包括大刺竹700支、孟宗竹1,370支、桂竹7,800支、大四方竹98支等,周邊還設計了1百多扇象徵「智慧窗」的活頁窗。主體除保有正面及兩側護龍的臺灣傳統建築式樣,同時也加入迴廊並將3座屋連結成體,融合了中原的建築風格。
位於靜思竹軒與靜思堂中間的證嚴法師「修道小屋」,為證嚴法師民國52年(公元1963年)受比丘尼俱足戒後,返回花蓮在普明寺後一間寬10尺、長12尺的木板小屋內,日夜誦經、抄經、拜經,過著清修的生活。民國64年(公元1975年)小屋遭颱風毀損,後來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憑著舊照片重新仿製保留,並設置於文化園區裡,內部的擺設都依當時的情況呈現,簡樸的樣貌為慈濟志業初期發展歷史做見證。
位於靜思堂側面草坪及靜思竹軒門口,共有13件由北韓藝術家創作的銅雕作品,主題包括慈濟世界;慈、 悲、喜、捨;慈善、醫療、教育、文化;骨髓捐贈、國際賑災、社區志工和急難救助等。人物以寫實手法呈現, 其中竹軒門外代表「慈、悲、喜、捨」的4座銅雕,以手語展現慈濟無聲說法內涵,而「慈悲喜捨」也是慈濟大學創校的宗旨與校訓.。
講經堂為慈濟靜思堂的精神中心,也是慈濟功德會創辦人證嚴法師講經之處。挑高約37公尺的講經堂,寬達26公尺,縱深達34公尺,可同時容納2千人在此授課。室內採「人」字形空間設計,自屋頂採光,陽光自然灑落,更添莊嚴氛圍外,還具有排出熱氣功能。天井並設計仿天際的星星,同時加以座標化,構想係源自佛陀在宇宙星空下說法而來。
位於靜思堂6樓的慈濟文史館,共典藏超過7,200冊佛教與慈濟慈善事業相關書籍,包含證嚴法師、慈濟各志業出版品、特刊、研討會手冊、印順導師相關書籍和宗教期刊專書及論文等,除了慈濟人之外,還有研究慈濟史料的研究人士也可借閱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