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秀姑巒溪出海口北岸的港口部落(Makotaay),為世居臺灣東海岸阿美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迄今仍保存著嚴謹的年齡階級制度與「海祭」、「ilisin祭」等傳統祭儀樂舞。祭典皆由年齡階級組織規劃並執行,達成分層負責,將任務順利執行完成,最特別的是7月下旬舉行的ilisin祭,族人都會盡量趕回家鄉參加。
阿美族著名的ilisin祭典,在每年國曆7月20日開始,為慶祝當地種植的水稻豐收所做的感謝祭祀慶典,並以此作為跨越新年(阿美族曆法)的界線。阿美族過去實施燒墾、種植小米,收割入倉後,到下一期開墾焚地播種前,部落頭目與長老會自行決定舉行ilisin祭典的時間,後來阿美族人學習漢族種植水稻後,便改以水稻收成時間為準,每年的會場都在港口部落「港口天主堂」後方空地舉行,為期6天。流程如下: 一、7月20日:準備工作--捕魚、殺豬、報訊息。 二、7月21日:進行迎靈祭進級儀式,每四年舉行一次。 三、7月21日:宴靈祭。 四、7月22日:宴靈祭。 五、7月23日:宴靈祭、敬老尊賢、手牽手、表揚、宴客等。 六、7月24日:送靈祭。 七、7月25日:漁撈祭。
港口部落ilisin的祭典流程中,部落男性參與的儀式共有4天,女性則為最後1天,男、女分別在不同的日期,進行各自的祭典,且舞蹈的行進方式為女性逆時鐘,跟男生的順時鐘互異,只有「Pakayat」未婚男女相互認識的牽情之夜,才會共舞互訴衷情,此為阿美族群中少有的特殊現象。
港口部落ilisin祭典每年都延續著第一天深夜10時開始「迎靈祭」,通宵直至次日早上10時的傳統,先由部落頭目在港口天主堂後方廣場迎神靈與祖靈,並迎接持火把來到廣場的吠犬階級(主要為部落負責山坡地作物巡守工作者,每當作物收成時,吠犬階級從山上返回部落,族人即舉行盛大活動迎接),並整夜吟唱到天明,此為阿美族群ilisin祭典特有傳統特色。
港口部落ilisin的傳統祭典延續迄今,會場內仍不使用麥克風,而是以一至數名領唱者,直接在現場清唱,讓觀禮者對原住民族傳統祭典歌謠,產生有如天籟般的美聲震撼,此為阿美族傳統文化祭典中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