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澎湖天后宮

臺灣第一座媽祖廟
澎湖天后宮
*
地 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央里正義街1號
經 緯 度: 119.56404,23.56469
景觀收費: 免費
開放日期:
全年
開放時間:
上午5時至下午8時
主辦單位: 澎湖天后宮
單位網址: 
E-mail: 
諮詢專線: 06-9262819

景觀價值

澎湖天后宮4百多年來即是當地的信仰中心,所藏的「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石碑不僅有「臺灣第一古碑」之稱,也是該宮為全臺灣歷史最悠久媽祖廟之明證。受康熙皇帝敕封為「天后」並賜「金面」的媽祖,以及舊稱「媽宮」的馬公市,在在反映了該宮崇高的歷史地位。被視為藝術寶庫的澎湖天后宮,無論是建築本身或是藝術水準高超的擂金畫、石雕、木雕、鑿花與彩繪,均出自名家之手,並充分展現我國民間藝術的高度成就。

歷史沿革

中國史書上記載漢人開始移居澎湖,為南宋(公元1127-1279年)時期,澎湖天后宮是漢人進入臺灣地區墾拓,所建的第一座寺廟,最早約可以追溯在元代,最早可靠史料為明神宗萬曆32年(公元1604年),都司沈有容曾在天后宮諭退荷軍將領韋麻郎(生卒年不詳),石碑保存在清風閣為證。明熹宗天啟3年(公元1623年)荷蘭人所繪的澎湖地圖,也已可以見到一座標示「Sineesche Tempel(中國寺廟)」,前後兩落相連的房舍,即是當初建廟規模。澎湖天后宮昔日名稱有天妃宮、媽娘宮、娘媽宮、媽宮等,廟名也是當時澎湖地名。清康熙22年(公元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軍攻下澎湖,認為勝利全靠媽祖顯靈相助,遂奏請皇帝加封媽祖為天后,於是廟名改成現在的「天后宮」。日治時期大正11年(公元1922年)馬公臺廈郊商戶倡議禮聘潮州大木匠藍木負責重建,買下廟旁店鋪擴大地基並增加前進和後殿,將天后宮改建成現在的巍峨風貌。民國72年(公元1983年)澎湖天后宮指定為國定古蹟,同時動工整修,民國100年(公元2011年),長年風雨的侵襲造成廟宇本體受損嚴重,清風閣更成為危樓建築,再次展開修復工程,於民國103年(公元2014年)完成。

特色導覽

澎湖天后宮平面圖標示出【百景名稱】各導覽項目,導覽項目有8項,詳細內容請見下方
1三殿式二院格局與潮州風格建築特色

潮州風格建築特色木雕以樟木表現 現今澎湖天后宮的格局樣貌,為日治時期大正11年(公元1922年)所重修,當時主持重建工程者為原籍廣東潮州匠師藍木(公元1872年-卒年不詳),因此與當時臺灣寺廟建築多以閩南風格為主有所不同。整體布局為3殿2院型式,包括三川殿、正殿及後殿的清風閣所組成,3殿之間共有2個天井分隔,並用護龍和廊道連接。因廟宇蓋在斜坡上,入廟後隨地形由外向內依序抬升,建築外牆並使用澎湖特有的硓(石古)石為一大特色。廟埕進入三川殿之間的石階,設計成多角形,由於臺灣廟宇石階多設計成圓形或方形,多角石階亦為獨一無二設計。三川殿三開間,左右與護龍相接,主要為防風沙作用,是澎湖當地特殊建築風格,也是刺花、彩繪等裝飾藝術精華集中處。最精彩的木雕多以樟木表現,表現近代臺灣寺廟雕刻的精緻與寫實手法,為華麗璀璨的木雕藝術立下典範。而三川殿看架上向前傾斜的彎枋(為牌樓面上成彎曲的枋木)、吊筒柱小雕花大、柱子多為「方形」,牌樓上的彎枋和連栱在緊接封柱處加斗等,均為潮州派澎湖匠師明顯特徵。

2臺澎第一碑-「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

「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花崗石碑 放置於清風閣內收藏的「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花崗石碑,高194公分、寬29公分,其年代為臺灣地區歷史最久,有「臺灣第一碑」之稱。石碑紀錄明朝萬曆32年(公元1604年),聯合東印度公司由提督韋麻郎率領兵船來中國要求貿易,因在廣州遇暴風,於是轉至澎湖。明朝由福建總兵施德政(生卒年不詳)派都司沈有容至澎湖交涉,荷蘭人乃退出,為紀念此一外交折衝成就而立碑。

3三川殿步口架棟的刺花(鑿花)

三川殿步口架棟的刺花(鑿花) 位於三川殿步口(為房屋前面以屋簷延伸為頂的走廊空間)上方架棟的雕花,其雕刻手法因木匠受嶺南畫派影響,以內枝外葉的手法,表現出凹凸的前後層次,展現細膩工法,題材為歷史故事或花鳥,為天后宮裝飾藝術中最重要的部份,也是全臺廟宇中最優秀作品之一。

4正殿擂金畫

天后宮彩繪藝術「擂金畫」,均施作於正殿神龕左右兩側,包括大楣有3幅、神龕有4幅,均出自福建漳州木匠「水林師」朱錫甘(公元1895年-公元1940年)之手,擂金畫是廟宇彩繪技術中的異數,製作特色為使用金箔粉,畫在尚未完全乾燥的黑漆底色之上,以金粉的疏密來表現濃淡,難度技巧高,但視覺效果則更加華麗高貴。擂金畫在臺灣本島不多見,澎湖也僅天后宮有多幅作品,題材以人物為主,是天后宮彩繪裝飾重要成就之一,修護後已加裝玻璃保護。

5金面媽祖神像

位於正殿神龕內的金面媽祖,頭帶后冠,雍容和藹,清康熙22年(公元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公元1621年-1696年)打敗明鄭守軍攻佔澎湖,認為媽祖顯靈保佑,因此,奏請皇帝於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敕封媽祖為「天后」、賜「金面」,廟名也改為「天后宮」。

6正殿花鳥屏門

正殿花鳥屏門 位於正殿前方的屏堵,共有8扇門,日治時期大正12年(公元1923年)天后宮重修完工後,正殿原本未加裝屏門,而是光復(公元1945年)後,為防止颱風雨水潑入而裝設,分別雕刻花鳥與四季吉祥主題,象徵富貴與幸福同在之意。手法相當精巧,為木雕的上乘之作。

7「功庇斯文」匾

位在正殿左側通道上方的「功庇斯文」匾額,為開澎進士蔡廷蘭於清道光24年(公元1844年)考中進士回鄉祭祖,適逢天后宮道光25年(公元1845年)重修完成,為感謝媽祖庇佑學子,特贈此匾。匾額以黑底金字陰刻文,十分特別,匾額原大正12年(公元1923年)重修完成後掛於清風閣二樓,目前移至正殿左側通道上的第二進前落東次間上方。

8清風閣文物館

清風閣文物館 後殿的清風閣又稱公善樓,為當時文人聚會之處,為日治時期大正14年(公元1925年)天后宮改建後增加的建築,取名清風閣為登高樓清風徐徐而來之意,許多木雕細部,皆反應出潮州建築特色。清風閣內部主要為陳列澎湖天后宮歷史文物與舊照,其中包括「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荷蘭人所繪的「澎湖港口圖」、天后宮改建碑記拓本、「功庇斯文」匾拓本,以及以往的修護紀錄圖冊、和天后宮與重修時拆卸的舊料構件等。

溫馨叮嚀

澎湖天后宮農曆正月15日元宵節的乞龜,為澎湖特有民俗,當天廟方會推出肪片龜(用糯米粉加糖製成海龜式樣)供人擲茭,請神明賜予回家祭拜食用保平安,隔年再謝恩歸還,製龜師傅會在龜背上繪精細的畫作來增添光彩。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