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朝天宮座北朝南,為九開間(廟的寬幅有9個空間之意)、四進(前後共有4座屋)、兩廂(左右各1座廂房)的縱深型式建築格局,有「四落八殿,一埕七院」之稱。三川殿於日治時期重修時,採重簷「假四垂」(即上層屋頂側簷被下層屋頂屋脊切開,成為前後兩邊,形成一個不完整的四垂頂),為漳派大木匠陳應彬當時常用的手法,二側龍虎門也採重簷歇山。正殿和三川殿都面寬三開間,正殿前有面寬三開間的軒亭式拜殿,兩側為鐘鼓樓,是後來仿木構造的水泥建築。後殿也是三開間、四柱、九架桁的建造方式,屋頂則採用硬山形式(即由1正脊和4個垂脊組成,特點是屋檐不伸出山牆,故稱為硬山)。
北港朝天宮每年在文化大樓舉辦文物展示,其中清朝時期隨媽祖神像渡海而來的寶璽,以及朝天宮第一代住持樹璧和尚所有,上面刻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缽,還有記載湄洲媽祖得道昇天後救世感應事蹟的昭應錄,因年代久遠,被尊稱為鎮殿三寶,平時則收藏於北港朝天宮保險庫中。
因自清朝時期歷經多次整修,北港朝天宮共保存了臺灣於不同時期雕刻藝術風格的龍柱,其中觀音殿內乾隆40年(公元1775年)的龍柱,風格古樸雄渾,簡單線條中龍身更顯英姿,為臺灣最早期龍柱代表之一。正殿拜亭前的八角柱盤龍,是清朝中葉咸豐2年(公元1852年)作品。第三對則是立於三川殿前,為清末的作品,構圖十分豐富,欣賞三對龍柱有如欣賞臺灣石龍柱雕刻風格發展史。
朝天宮文昌殿前鑲嵌了「雙龍戲珠」白石御路,其構圖嚴謹、石質精美,雕工精煉,一般的御路多刻中坐單龍,而此御路,卻雕生動活潑的升龍與降龍,是非常少見的實例。為清道光年間所作,是臺灣現存最精美的罕見石雕作品。
在廟埕石柱上,共有4尊姿態雄偉的四海龍王石雕像,每尊約近5尺(約150公分)高,每尊龍王皆騎坐在水龍上,且造型皆不同,包括東海龍王敖光、南海龍王敖明、西海龍王敖順、北海龍王敖吉,線條非常栩栩如生,雕工沈潛內斂,是臺灣少見傑作,也象徵四方來朝的深遠意義。
朝天宮的斗栱木彫有關刀栱、葫蘆栱以及螭虎栱,其中三川殿的螭虎栱變化多端、曲線流暢,各有不同的神韻,其彫工精美、選用厚料和剔底及浮螺的技巧,栱身作螭龍形,讓龍身軀體豐盈,是漳派木匠師陳應彬擅長的做法之一。
朝天宮三川殿龍虎門的長枝八角藻井,是臺灣寺廟藻井中,最為複雜的設計之一,運用了複雜而困難的木結構斗栱技巧。先從長方形的樑框,抹邊成八角形,長邊再出4支斗栱,短邊出2支斗栱,每支斗栱出挑之後,再出斜栱放射成樹叉狀,三跳後轉成肋樑式的「陽馬板」,最後集向頂心,上面雕雙鶴,是臺灣首次出現作品,其難度關鍵在於斗栱角度必須非常精準,深具建築史研究學術價值。
北港朝天宮農曆3月19、20日兩天的迎媽祖活動,以笨港溪(現今北港溪)為分界,分為南街與北街,19日上午「南巡」遊行至南街一帶,20日早上則「北巡」繞行新街地區;每天下午和夜間則繞行北港鎮內的各個街巷。繞境隊伍規模十分龐大,有陣頭、藝閣(是一種民俗技藝表演,由小孩裝扮成歷史人物坐在設計的情境閣樓,由真人抬轎或車輛載行遶境)、花車和成千上萬的隨香隊伍,行列長達4、5公里,每天媽祖遶境隊伍從清晨起駕,直到次日凌晨4、5點才回廟,沿途信眾準備香案、素果、鮮花、鞭炮迎駕。
北港迎媽祖遶境活動,最主要神轎遶境特色在於「炸轎」,又名「吃炮」,及神轎抵達店家住戶門前,商家即會將堆積如山的鞭炮放在轎底點燃,頓時炮聲隆隆,火光四射,這是信徒作為歡迎的重要儀式。由於相傳「越炸越旺」,因此店家準備的鞭炮也越多,炸鞭炮的瘋狂程度與「鹽水蜂炮」、「臺東炸寒單」相當,有臺灣三大炮節慶活動之美稱。
北港迎媽祖遶境,隨神轎遶行較大馬路路線的藝閣,數量之多為全臺之冠,也是遶境觀賞重點。藝閣又稱為「詩意閣」,北港地區的藝閣與其他地區不同之處,在於藝閣所表現的古代忠孝節義或神話傳說故事,人物均以真人扮演。早年日治時期藝閣多為藝妓所扮演,以人力、牛車或板車裝閣,現則以花車裝置。現今則由汽車改裝,人物則請信眾的小孩妝扮,藉由孩童自在的動作,讓故事表現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