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成宮三川殿的「升庵假四垂」(是一種將兩座屋頂上下重疊的技巧)是臺灣早期漳派木作匠師,人稱「彬司」的陳應彬(公元1864年-1944年)代表作之一。所謂「升庵假四垂」,亦即將歇山重簷簡化,應用於三川殿上,讓中港間的屋頂升高一層,與小港間的屋脊隔開,稱為「升庵」,結構上比原來的三川脊更為繁複與高聳,側面的空間則以「串角」掩飾,而原來的四垂頂(歇山)則少了側面,所以稱之為「假的四垂頂」,這個技法被後來的臺灣匠師稱為「斷簷升箭口」。此風格影響臺灣後期廟宇建築建造形式甚鉅,是臺灣傳統寺廟建築本土化的原型。
員光,又稱為垂樑或垂樑枋,位於通樑下方,主要用來加強樑柱結構穩定性,通常是兩端成彎曲狀,以保持90°不易變形,是整座廟宇中,面積最大的木雕,也是匠師們展現雕刻才華之所在。員光的題材通常以花鳥或人物為主,故事取材於小說中的忠孝節義故事,且因應故事而雕上屋宇、遠山等背景。樂成宮三川殿步口龍虎邊二邊之員光,是由漳派大木匠「彬司」陳應彬的徒弟黃龜理(公元1903年-1995年),依「內枝外葉」(亦即透雕法,為一種鏤空而多層次的雕法,顯現畫面的豐富和立體感)工法精雕的代表作。
獅子在台灣人心目中,有壓邪鎮凶之作用。三川殿中港間門前的古石獅雕工細緻而造型渾厚圓潤,忠實呈現了當時的風俗民情。石獅材質為青斗石,左公右母,都拿著象徵吉祥如意的靈芝草。公獅的目光由珠軸線向外望去,張口含著一個石珠,右爪支稱整個廟門;母獅闔著嘴,含情脈脈望向公獅,雙掌慈愛撫摸著幼獅,造型充滿溫馨。
懸掛於正殿媽祖神龕正上方的「法雨宏施」匾額,是樂成宮重要的清代古文物,以整塊木料製作,寬217公分、高69公分。文字書法俊美,匾框四角列有木雕,匾架雕有獅子一對,雕刻手法精緻。「法雨宏施」字體遠觀似陽刻,實為陰刻勾邊。匾額未見上款,下款為「肅甯劉春霖敬書 霧峰林垂拱敬獻」。劉春霖(公元1872-1944年)為中國晚清直隸省河間府肅寧縣人,清光緒30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狀元,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贈匾人林垂拱,為當時中部大地主林烈堂(公元1876-1947年)的兒子,《樂成宮志》提到,他曾在北洋政府段祺瑞(公元1865-1936年)掌政時,前往北京擔任短期國會議員,但未尋獲相關資料。
樂成宮旱溪媽祖遶境大屯十八庄,有「旱溪媽祖大旗腳」之稱,主要是媽祖遶境出巡時,前方定有「大旗」陣頭,遠遠望去媽祖神轎正好在大旗之下,而有此俗稱。旱溪媽大屯十八庄遶境起駕日程為農曆三月初一,在樂成宮舉行大屯十八庄祭拜儀式後出發遶境,農曆三月廿二結束後回駕入廟,待工作人員「倰轎腳」(鑽轎腳,祈求消災解厄而伏跪在地上,等待媽祖的神轎從身上經過)後,遶境活動畫下圓滿句點。由於大屯十八庄遶境時,信眾對旱溪媽信仰虔誠,在當地廣泛流傳「旱溪媽祖蔭外莊」的諺語,亦即不論是本庄或是外庄的信眾,只要虔誠篤信旱溪媽祖,都能得到旱溪媽祖相同的護祐之意。 旱溪媽大屯十八庄遶境日程如下: 一、農曆3月1日:在樂成宮舉行祭拜儀式後,出發遶境下哩仔。 二、農曆3月2日遶境阿密哩。 三、農曆3月3日遶境五張犁。 四、農曆3月4日遶境瓦磘仔。 五、農曆3月5日遶境詹厝圓、3月6日遶境大突寮、3月7日遶境田寮仔、埔仔。 六、農曆3月8日遶境涼傘樹。 七、農曆3月9日遶境內新庄。 八、農曆3月10日遶境車籠埔。 九、農曆3月11日遶境塗城。 十、農曆3月12日遶境草湖。 十一、農曆3月13日遶境阿罩霧。 十二、農曆3月14日遶境柳樹湳。 十三、農曆3月15日遶境吳厝庄。 十四、農曆3月16日遶境丁台。 十五、農曆3月17日遶境石螺潭。 十六、農曆3月18日遶境喀哩。 十七、農曆3月19日遶境溪心埧。 十八、農曆3月20日遶境前竹、仁德、九德、樹仔腳、麻糬埔、南屯、土庫、半屏厝、東勢仔。 十九、農曆3月21日遶境新坪。 二十、農曆3月22日遶境宜欣,遶境結束後回駕入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