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鎮瀾宮遶境進香活動整個9天8夜行程,除了每日固定步行、駐駕(為神明臨時停駕或晚上休息)的路程,其中並有10個典禮自元宵節起依序進行,包括: 1、「筊筶」—決定啟程日期和時間。 2、「豎旗」—豎起進香指揮旗,昭告遶境進香各項活動開始啟動。 3、「祈安」—出發前一天下午3點舉行,祈求行程平安順利。 4、「上轎」—出發前一日恭請天上聖母登上鑾轎。 5、「起駕」—媽祖鑾轎由神轎班人員抬起正式出發。 6、「駐駕」—抵達新港奉天宮後,媽祖神尊離轎登殿安座。 7、「祈福」—媽祖神尊抵達新港隔日清晨5時在奉天宮大殿舉行祈福典禮。 8、「祝壽」—於祈福典禮後,上午8時接著舉行祝壽典禮,由信徒齊為媽祖祝壽、誦經讀疏,行三跪九叩禮。 9、「回駕」—再恭請媽祖登鑾轎返回鎮瀾宮。 10、「安座」—歷經9天8夜媽祖回到鎮瀾宮登殿安座,眾人叩謝媽祖庇佑。
每年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活動,陣頭隊伍都有一定的前後順序,依序分別為:1、報馬仔。2、頭旗、頭燈、三仙旗。3、開路鼓。4、駕前隊伍,含頭香、貳香、參香、贊香。5、繡旗隊。6、福德彌勒團。7、彌勒團。8、太子團。9、神童團。10、哨角隊。11、莊儀團。12、三十六執士隊。13、轎前吹。14、馬頭鑼。15、涼傘。16、令旗。17、媽祖鑾轎。18、自行車隊。
每年元宵節以「擲筊」方式決定啟程日期、時間後,由參與搶香的團體、廟寺,協調決定「頭香」、「貳香」…等順序,各香聘請劇團演出為媽祖祝壽,進香期間藝陣也隨行。起駕前,鎮瀾宮將進香「頭旗」綁在左側龍柱上,並在沿途停駕或駐駕處,貼香條通知沿途信徒,告知媽祖起駕、回駕及經過當地時間。
相傳清朝大甲的53庄頭信眾原議輪值媽祖進香接駕踩街,但因53年才會輪到一次,而且各庄貧富差異,唯恐有些庄頭無法負擔費用,因此廟方就以搶香的方式,讓有意爭取的庄頭以「頭香」、「貳香」、「參香」的名義,負責遊行活動開銷 ,並賦予鑾轎回駕後接駕獻香代表祭拜、祈願、祈福。
臺灣遶境進香活動隊伍中,為神明探路、通風報信的腳色,途敲鑼通知信眾準備香案迎接媽祖神轎,在許多臺灣媽祖遶境活動中都能看到他。其造型多為頭戴斗笠、肩搭簑衣、著黑色衣褲、羊毛襖,戴著黑框的老花眼鏡,蓄燕尾鬍鬚,並帶著旱煙管和喝葫蘆酒,隨身還有豬腳、韭菜等食物,以代表有食物、並且長壽,腳貼五彩圓紙的裝扮則因生瘡,表示人生難免不全。腳底則穿著一隻草鞋、捲起褲管,造型滑稽十分逗趣。
「頭旗」是在遶境隊伍中最前方,由信眾所持一大面代表媽祖的四方形杏黃色旗幟,旗面繡上「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頭旗、遶境進香」等字樣,旗頭用木刻紅葫蘆、兩枚紅絨球裝飾,葫蘆插上貢香。而在頭旗兩旁的「頭燈」,代進香團光明遠照,燈上彩繪八仙,並有「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合境平安」等字樣。緊接在頭旗、頭燈之後的「三仙旗」,中間黃旗代表媽祖,兩旁藍旗為護駕。三仙旗的由來是因進香接駕的團體增加,頭旗除帶領隊伍前進,還需接待迎駕團體,為免進香隊伍停頓,特別設置三仙旗接替頭旗率進香團前進。
創立於民國52年(公元1963年)的繡旗隊,是遶境進香活動專為女性香客所組成的進香隊伍,當初設置的目的在充實進香隊伍陣容,後來逐年擴充,成為全臺規模最大的繡旗隊,想參加的女性信眾可自農曆元月15日元宵節後,向鎮瀾宮登記,為避免人數過於龐大,多以3百人為限。
哨角隊與馬頭鑼隊伍位置在神轎之前,主要任務在驅趕邪魔。早年哨角只有兩支,往後逐年增加,目前已有數十支。哨角屬銅管樂器,聲音渾厚低沉,沿途吹奏須待馬頭鑼決定,凡馬頭鑼敲了十三下就吹奏,途經橋面、墓地或喪家時則以亂鑼響之驅邪。
大甲鎮瀾宮執士隊現有一對龍鳳旗,十二面彩牌和十八般武器,以龍頭柺在前,鳳尾壓後,主要任務為行進間如遇喪家,將媽祖大轎護衛在中間,並避免邪魔犯駕或冤魂攔路告狀。
大甲媽祖進香期間,沿途信眾擺設香案迎駕,媽祖進香團所經之處隨時可見跪地迎接媽祖的信眾,或者排成一列鑽轎腳,讓神轎從信眾身上跨過,依民間習俗認為可獲得神明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