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20世紀全球十大優美建築之一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
地 址: 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4段1727號
經 緯 度: 120.60049,24.17883
景觀收費: 免費
開放日期:
全年
開放時間:
不限
主辦單位: 東海大學
單位網址: 連結
E-mail: chaplain@thu.edu.tw
諮詢專線: (04)2359-0121

景觀價值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是現代主義建築語彙進入臺灣的第1件作品,被視為是值得保存的20世紀全球優美建築之一,出自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和臺灣建築師陳其寬之手。教堂規模不大,卻能以一般建築工法發揮抗震、減風、抗溫等功能,更將外牆結構呈現「亦柱、亦樑、亦牆」的曲面設計,讓整座教堂結構空間與造形完全渾然一體,結構本身就形成全部的建築空間。因此,以創新角度而言,目前臺灣仍無第2座建築可以超越它。

歷史沿革

東海大學為臺灣著名教會學校,美國聯董會深感校園附近缺乏靈性修養與禮拜集會場所,因此決定在校內建一座東海教堂,由美國著名的《時代雜誌》、《生活》雜誌創辦人亨利路思義(Mr. Henry R. Luce,公元1898年-1967年)先生,為紀念其父親亨利溫特斯路思義牧師(Mr. Henry W. Luce,公元1868年-1941年) 並宣揚福音,於民國52年(公元1963年)捐款,委由著名美國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和臺灣建築師陳其寬共同規畫設計。因教堂位於校園中心,建校初期樹木未茂密前,校內任何一處皆可看到教堂頂端十字架,象徵溫柔地呵護著東海校園。公元2014年美國國際性文化與非營利組織蓋提基金會(The J. Paul Getty Trust),計畫保存20世紀全球的優美建築,選出全球更10處具代表性且值得保存的現代化建築,其中東海大學校園內的路思義教堂也在名列其中,成為建築界矚目焦點。

特色導覽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平面圖標示出【百景名稱】各導覽項目,導覽項目有5項,詳細內容請見下方
1雙曲面建築造型

雙曲面建築造型的路思義教堂正面 路思義教堂為了採光及明確表現結構,4片曲面完全分離,雙曲面(conoid)所形成之屋簷曲線極具美感,其上小下大的形狀,呈顯穩定的感覺,最寬處的底部到最高點之間,約略成為一等邊三角形,在對抗風力與地震力時甚為有力,從正面或前方45度內觀看,最能表現出曲線線條之美。教堂前後兩面是平板吸熱玻璃,分割設計十分自然,深色的視覺表現出「虛」的感覺。由於正面與側面的幾何構圖不同,須繞行教堂一圈才能欣賞整體外觀美感。

2設計內涵

教堂內部延伸的景象 路思義教堂設計兼具傳統與創新,將傳統道家思想「無而後有,虛而後實」的精神表現在教堂的建築上,包括從源頭的「無柱、無樑、無牆」,至「有柱、有樑、有牆」,教堂的外牆結構設計,更呈現「亦柱、亦樑、亦牆」的境界。進教堂後,因屋脊部份分開出現天窗,具有「一線天」的意涵,仰望天窗延伸於無極之太空,空靈境界油然而生。而側邊窗透入的光線,也增添教堂的神祕感。

3通風效果

路思義教堂因形狀下大上小的設計,讓教堂內部空氣調節產生了煙囪調節作用,室內熱空氣自動上升自屋脊通氣窗排出,讓座席部分的溫度不會產生過熱現象。

4抗震、減風、抗溫設計

教堂外面的四片曲面,置前後窗、天窗,並用鋼槽鐵焊接,並在屋面相接處設計伸縮接頭,讓教堂遇到地震、颱風,或者較大的溫度變化時,能產生伸縮保護效果,而且弧形的牆面,更能有效減低風阻。

5菱形琉璃面磚

路思義教堂外表覆貼菱形的琉璃瓦 路思義教堂外表覆貼菱形的琉璃瓦,除了保護屋面達到防水去垢的功能,也增加建築物的整體美感。使用菱形的琉璃瓦,為考量教堂外部的曲面設計能夠貼合,而黃色則為中國建築傳統中,宗教建築的正統色,並且能在周圍都是綠色的相思樹林中凸顯,呈現莊嚴之感。

溫馨叮嚀

一般訪客、機關團體需將車輛停放於校外,以步行的方式入校。每週日上午有3堂的主日崇拜,目前聚會人數超過600人,參加主日禮拜,需先電話連絡04-23590226#513或514。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