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埔褒忠派出所前拾級而上,色彩豔麗宏偉的「褒忠亭」牌樓上,有「成仁」、「取義」題字外,牌樓面的門楣上方為五彎連枋斗栱組,斗的造型為圓形,層層相疊,增加牌樓面的立體感與華麗感。門前兩側的石獅為早期作品,為青斗石所雕,左側為雄獅,右側為雌獅,獅子體型合度,雕刻線條圓潤,堪為佳作。
位於廟後方有兩座寬闊、長滿綠草的義民塚。其一為乾隆51年(公元1784年)立、日治時期大正12年(公元1923年)夏月重修的「粵東褒忠義民之總墓」大塚。埋在此處為參加林爽文事變之戰鬥而犧牲的客家人。清廷有感於義民部隊協助平亂之功,頒聖旨敕賜御頒「褒忠」匾褒揚,當時領袖林先坤恭迎敕旨後,將義民的骨骸葬在一起,永垂紀念。另一旁鏤刻「地靈人傑」的塚,當地人稱之為副塚,則是安葬清朝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協助平定戴潮春事變的義民骨骸。
清朝乾隆皇帝因念及協助官府平定林爽文之亂有功的臺灣義民,親自御筆書寫「褒忠」和「旌義」兩塊 匾額,分別賜給新竹客家義民及諸羅(嘉義古地名)閩南義民,其中「褒忠」匾額高掛於義民廟正殿上,從此「褒忠」所代表的忠義精神,成為客家族群的寫照,匾額也成為義民廟的金字招牌。另一塊重要文物「盡忠報國」匾額,則為日治時期昭和12年(公元1937年)日本政府推動皇民化,原台灣總督小林躋造(公元1877-1962年)實施一鄉鎮僅留一寺廟政策,褒忠廟在被廢之列,引發民眾恐慌,後來新接任台灣總督長谷川清(公元1883年-1970年)特頒「盡忠報國」匾,以安撫民情。
每年農曆7月褒忠亭的義民文化祭典,是義民爺信仰一年一度大事,源自清朝乾隆55年(公元1788年)廟宇落成後的聯庄祭典,初期由林先坤等4姓首事輪流祭祀,道光15年(公元1835年)首事廣邀新竹、桃園等信眾共襄盛舉,祭祀圈隨之擴大至13庄,輪祀制度為每年一輪,同年立「敕封粵東義民祀典簿」規約,民國65年(公元1976年)祭祀圈更達到15大庄的空前規模,褒忠亭義民廟也成為臺灣最大的客家信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