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海宮建築空間佈局承襲自中國南方傳統建築,山門獨立於廟殿正前方,四柱三門的外型,絢爛奪目的重簷,正脊中央置一火珠,左右兩旁置雙龍相向守護,以鎮壓禳火,成為中壢區的地景指標。山門向後的廟埕延伸至三殿式廟宇建築,包括三川殿延伸至拜殿(拜亭)、正殿、後殿,和東西廂廓。三川殿正脊(中國古代建築主樑上方頂端的屋脊)剪黏裝飾雙龍護福祿壽三仙,西施脊(正脊上方多加的一道脊帶)以剪黏裝飾呈顯華麗之姿,正殿正脊則以雙龍護塔來表現。
清道光18年(公元1838年)因仁海宮泥牆土瓦、殿宇粗陋,加上歷經風吹雨打壁破垣頹,因此同治9年(公元1870年)經眾議決定重建,由庠生(為中國明清兩代科舉制度中府、州、縣學生員的別稱,就是秀才之意)王國華負責重建事務,並於翌年完成,奉獻「海國長春」匾額,和當時另一面由中壢街庄信眾奉獻的「慈悅普濟」,兩匾額現均高掛於正殿上方。
在仁海宮左側50公尺處的中壢聖蹟亭,建於晚清時代,後來於日治時期昭和年間重建。當時中壢最繁華的新街市況熱鬧,許多士紳、學子紛紛進駐人文薈萃,客家族群為了表示敬天惜字的傳統,在仁海宮旁興建聖蹟亭,用來將有文字的殘書或廢紙集中焚燒。聖蹟亭高約4.33公尺,亭身內部為磚造,外面以洗石子舖面。整座聖蹟亭共分3層,最上層為6面體,正面浮鑴「聖蹟」二字、亭簷圓弧,亭頂以花瓶為造型;中層為4面體,正面有一橢圓形爐口,周邊則有複雜的線腳,和類似蝙蝠裝飾,取其同音為祈「福」之意;爐體底層為8面體。受到日本當時建築風格影響,重建時除使用洗石子,並融入巴洛克裝飾特色的勳章紋飾(又名鮑魚飾)等,為全臺唯一有巴洛克裝飾風格的聖蹟亭,是展現日治時期文化融合的例子,現為桃園市市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