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頭城搶孤

臺灣規模最大的搶孤活動
頭城搶孤
*
地 址: 宜蘭縣頭城鎮開蘭東路71號前500公尺(開蘭東路.頭濱路三段交叉口)
經 緯 度: 121.82496,24.85390
景觀收費: 免費
開放日期:
農曆7月最後一天
開放時間:
農曆7/1~7/29(7/30)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宜蘭縣頭城鎮中元祭典協會
單位網址: 連結
E-mail: ghoststoucheng@gmail.com
諮詢專線: (03)977-1459. (03)977-7430

景觀價值

源自清代的頭城搶孤是全臺規模最大、方式最為奇特的搶孤活動,起源與蘭陽平原的開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儀式的形成反映了先民開墾臺灣的艱辛歲月,並具備超渡孤魂、慎終追遠的宗教涵意。在搶孤活動的環節上,則淋漓盡致地呈現出團結互助、爭搶與分享的移民性格。現今活動中的孤棚與孤棧高度均為全臺第一,營造了最為緊張刺激的搶孤過程,兼具教育與觀賞價值。

歷史沿革

頭城搶孤活動文獻上的最早記載為清道光年間,相傳因當時烏石港與中國的通商交易,由中國傳入,而頭城搶孤也和蘭陽平原的開發關係密不可分,早期漢人離鄉背井渡海來臺,移墾過程歷經天災、疾病與戰爭,往生者魂無所歸,因此,地方居民便在每年農曆7月,集資舉辦普渡法會超渡亡魂,並在最後一天的鬼門關之夜,舉行盛大的搶孤儀式,以表對先民的追念。搶孤活動以組為單位,合作爬上十餘公尺的孤棚,搶奪孤棧上的供品與旗幟,清朝末年與民國初年均曾因其危險性及戰爭因素下令禁止。民國80年(公元1991年)宜蘭頭城將其改善並恢復舉辦,也增加了許多安全措施,而頭城搶孤發展,也從賑濟孤苦,演變為選手競技,最後成為結合觀光與體育的民俗表演活動。

特色導覽

頭城搶孤平面圖標示出【百景名稱】各導覽項目,導覽項目有5項,詳細內容請見下方
1頭城搶孤活動流程

頭城搶孤為傳統中元祭典儀式的一部分,活動流程如下:

一、農曆7月1日祝告天神與老大公祭祀活動開始。
二、農曆7月15日開蒙普施(架飯棧)。
三、農曆7月26日迎神坐鎮。
四、農曆7月27日道士入壇、安迎斗燈。
五、農曆7月28日盂蘭法會祭祀開蘭先賢、至八大庄(今頭城鎮24里及礁溪鄉玉石、白雲二村)獻敬祭祀。
六、農曆7月29日遶境、放水燈。
七、農曆7月30日子時搶孤活動開始,先進行飯棚(個人)搶孤後再進行大棚(組隊)搶孤。

2編紮棧殼

由頭城鎮的村民合力束綁孤棧,為搶孤活動奉獻力量,藉此聯絡感情。高度達13公尺的孤棧,上面要繫上雞、鴨、豬肉、肉粽、魷魚、米粉、蝦、紅蟳等各種祭品,因此,需要特別講究牢固,除藤索外,還會運用連尼龍繩、塑膠繩和鐵絲。

3飯棚

頭城搶孤的「飯棚」 頭城搶孤最主要的棚架分為「飯棚」和「孤棚」各一座,飯棚又稱「乞丐棚」,規模較小棚上會放置一籮籮白米飯,由法師施展「化食法術」後,也就是現手印變食,以一化十,十化百,百化千,讓餓鬼們都能吃飽。

4孤棚

頭城搶孤的「孤棚」 「孤棚」是正式比賽用的棚架,由下往上可分3部份,下段12根高約10丈杉木為支柱,柱頂在築「倒塌棚」平台,是為了增加搶孤難度而設,倒塌棚上再豎13座狀如金字塔的竹編孤棧,高約11公尺,並綁雞、鴨、豬肉等祭品,最後孤棧頂端有其金牌和一面「順風旗」。為了增加搶孤難度,12支高聳孤柱會塗滿牛油,讓搶孤者體會救孤魂、普渡野鬼的艱辛。

5搶孤

信眾參與搶孤活動 活動都在子時(深夜11點至1點)舉行,搶孤的隊伍以5人為一組,每隊各使用一根棚柱,且只能用一條麻繩為工具,待聽到鑼聲後,立刻抱住棚柱攀爬。因棚柱上塗滿牛油,參賽隊伍需靠團隊合作,以疊羅漢方式,將第1位隊員頂向空中,並快速攀上孤棚頂端的「倒塌棚」,並且要以單槓技巧「倒掛金鉤」方式翻上棚台,此為搶孤最艱難、刺激,也是較容易發生跌落意外的階段。爬上孤棧後,率先砍斷棧頂繩索,取下順風旗和金牌者為贏家。

溫馨叮嚀

開放國內、外愛好搶孤競技者均可組隊參加,凡年滿20歲以上男性,不限戶籍,身體健康且從事高空激烈活動,無心臟病者,均可組隊報名參加,每隊需有領隊1人,隊員5名,領隊不得兼隊員。報名者請洽:宜蘭縣頭城鎮中元祭典協會,電話(03)9771459。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