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教會建築以仿歌德式(Gothic architecture)建築為主調,據悉為「臺茶之父」李春生以福建廈門一帶,西方傳教士所建教堂為參考,立面特色為上面有西方歌德式對稱式窗戶、小尖塔和山牆,再加上希臘柯林斯式(Corinthian order,古希臘古典建築的一種形式)之挺立、高大、古典柱頭的雙柱,將教堂立面做完美的三分切割,表達基督教父、子、聖靈三位一體的教義。
大稻埕教會舊禮拜堂建築樣式雖仿西方教堂圖樣建造,但立面洗石子裝飾的山牆,融合經典中西風格,並有許多臺灣傳統圖案。山牆上方有流暢的曲線形山頭,山牆兩端,各有一座小尖塔,下方是一對仿柯林斯式柱頭的柱子,在山牆中央有一扇周圍有泥塑裝飾的牛眼窗(西式建築物上,兼具裝飾與採光的圓形窗子,形狀如牛的眼睛,故名牛眼窗),下方有哥德式的尖拱和傳統浮雕,是日治大正時期(公元1912年-1926年)大稻埕一帶建築常見的設計。
臺灣建築形式一般都是開單門(城門、民宅)、3門(牌樓、寺廟)或5門(寺廟前殿、牌坊)…等單數門,很少見到雙數門,大稻埕教會禮拜堂左、右各開一個門的建築形式,在當時的建築實屬少見,主要為區隔男女分別由左、右入口進出,為保守的民風,設計新的教堂建築觀念。
民國96年(公元2007年)禮拜堂立面已損毀,為保留原樣貌,並空出新建地興建新教會大樓,於是舊禮拜堂整個地基挖起後,連同兩側磚牆向前推動6公尺,立面再使用原來的磚頭,以原貌原圖重新砌成。新大樓則設計成凹字型,讓舊禮拜堂崁入新教會大樓中,此一特殊外觀,在臺灣史無前例。
大稻埕教會是臺灣少數禮拜堂內,擁有大型管風琴的教會,這組由瑞士Mathis公司承製的40支音栓,有2,377支音管管件,機械式觸鍵裝置,建造於民國102年(公元2013年),目前為全臺灣第四大管風琴組,於教友們唱聖歌時,散發莊嚴肅穆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