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

19世紀全臺最豪華的教會建築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
*
地 址: 臺北市大同區甘州街40號
經 緯 度: 121.51272,25.05964
景觀收費: 免費
開放日期:
全年
開放時間:
每月第二、四週週六上午9時至下午12時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
單位網址: 連結
E-mail: ttt.church@gmail.com
諮詢專線: (02) 2553-9741

景觀價值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建築設計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合體,融合了東西文化,古蹟的建築樣式洋溢西方教堂之宏偉,而立面洗石子裝飾,也保留臺灣傳統圖案,融合了中西風格的建築之美。其獨特的外觀在臺灣近代建築中,十分罕見,是臺北地區僅存的3座建於日治時期且興建年代最早的長老教會教堂。最特別的是全臺絕無僅有的「無大門」設計,遵循男子由左邊門進出,女子由右邊門進出,呈現當時「男女有別」的禮儀觀念。

歷史沿革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前身是「大龍峒教會」,為牧師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公元1844年-1901年)於公元1875年所創立,因清法戰爭(公元1884年-1885年)期間,民眾攻擊各地禮拜堂,大稻埕教會受損嚴重變成廢墟。後來,運用臺灣巡撫劉銘傳(公元1836年-1896年)同意撥付的賠款,在牛磨車街重建,並更名「枋隙教會」,為當時全臺教會最具規模的殿堂。日治時期大正4年(公元1915年)有臺灣茶業之父美譽的李春生(公元1838年-1924年)提議獨資捐地建造,並改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即今日舊禮拜堂樣貌。大稻埕教會民國96年(公元2007年)新建後方教會大樓,舊禮拜堂當時保留左右兩側牆面,立面以原貌原磚原圖重新砌成並往前移動6公尺,成為現在舊教堂崁入新教會大樓特殊景象,民國91年(公元2002年)舊禮拜堂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

特色導覽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平面圖標示出【百景名稱】各導覽項目,導覽項目有5項,詳細內容請見下方
1仿歌德式的建築主調

大稻埕教會建築以仿歌德式(Gothic architecture)建築為主調,據悉為「臺茶之父」李春生以福建廈門一帶,西方傳教士所建教堂為參考,立面特色為上面有西方歌德式對稱式窗戶、小尖塔和山牆,再加上希臘柯林斯式(Corinthian order,古希臘古典建築的一種形式)之挺立、高大、古典柱頭的雙柱,將教堂立面做完美的三分切割,表達基督教父、子、聖靈三位一體的教義。

2山牆特色

大稻埕教會舊禮拜堂建築融合經典中西風格 大稻埕教會舊禮拜堂建築樣式雖仿西方教堂圖樣建造,但立面洗石子裝飾的山牆,融合經典中西風格,並有許多臺灣傳統圖案。山牆上方有流暢的曲線形山頭,山牆兩端,各有一座小尖塔,下方是一對仿柯林斯式柱頭的柱子,在山牆中央有一扇周圍有泥塑裝飾的牛眼窗(西式建築物上,兼具裝飾與採光的圓形窗子,形狀如牛的眼睛,故名牛眼窗),下方有哥德式的尖拱和傳統浮雕,是日治大正時期(公元1912年-1926年)大稻埕一帶建築常見的設計。

3雙開門

大稻埕教會禮拜堂左、右各開一個門 臺灣建築形式一般都是開單門(城門、民宅)、3門(牌樓、寺廟)或5門(寺廟前殿、牌坊)…等單數門,很少見到雙數門,大稻埕教會禮拜堂左、右各開一個門的建築形式,在當時的建築實屬少見,主要為區隔男女分別由左、右入口進出,為保守的民風,設計新的教堂建築觀念。

4復原重砌的立面磚牆

民國96年(公元2007年)禮拜堂立面已損毀,為保留原樣貌,並空出新建地興建新教會大樓,於是舊禮拜堂整個地基挖起後,連同兩側磚牆向前推動6公尺,立面再使用原來的磚頭,以原貌原圖重新砌成。新大樓則設計成凹字型,讓舊禮拜堂崁入新教會大樓中,此一特殊外觀,在臺灣史無前例。

5禮拜堂內管風琴

禮拜堂內擁有大型管風琴 大稻埕教會是臺灣少數禮拜堂內,擁有大型管風琴的教會,這組由瑞士Mathis公司承製的40支音栓,有2,377支音管管件,機械式觸鍵裝置,建造於民國102年(公元2013年),目前為全臺灣第四大管風琴組,於教友們唱聖歌時,散發莊嚴肅穆的旋律。

溫馨叮嚀

禮拜堂每雙週週六上午開放參觀,並有專人導覽,可事先預約,有中、英、日文簡介。禮拜時間為台語:週日上午9:30,國語:週日上午11:00。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