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峒保安宮前殿屋頂為中國傳統宮殿廟宇的歇山重簷假四垂,是臺灣寺廟最高等級作法,上下簷之間有水車堵(就是牆上靠近屋簷的水平修飾),通常會放置剪黏、交趾陶或泥塑加以修飾。建築也反映移民籍貫背景,如屋頂採用傳統木構架的三川脊式,展現傳統閩南式風格;地面及牆面上砌上寬而扁的紅磚紅瓦,三川殿及正殿的吊筒都伸出龍頭,為同安、漳州及泉州一帶手法。
日治時期大正6年(公元1917年)保安宮大修時,由陳應彬(公元1864年-1944年)與郭塔(生卒年不詳)兩位名師對場興修,由正殿中線對分,兩位匠師各自發揮木作特色,各顯神通、十分精細。
大龍峒保安宮正殿四周壁畫,均出自臺南名師潘麗水(公元1914年-1995年)之手,完成時期為民國62年(公元1973年),每幅壁畫均構圖嚴謹,且用色華麗又典雅,深具老練筆觸。主題有中國古代的神話與歷史故事,可視為潘麗水重要代表作之一。
保安宮三川殿左右兩邊的石雕作品十分豐富,而寺廟內的龍柱分別於清嘉慶9至10年(公元1804-1805年)所作,是保安宮最早期的石雕作品。三川殿大門繪製的秦叔寶、尉遲恭兩尊門神則出自「玉山人」劉家正(公元1955年- )之手。
保安宮正殿左右的龍虎堵交趾陶,是知名匠師人稱「尪仔福」的洪坤福(公元1865年-卒年不詳)作品,他曾隨老師柯訓渡海來臺參與北港朝天宮及新港奉天宮重建工程,後來定居新港一帶授徒。這兩幅作品栩栩如生、線條優美,令人望之感動。
保生大帝神誕自民國83年(公元1994年)起,將傳統的廟會活動變成文化祭的文化活力,系列活動有三朝清醮、家姓戲、保生大帝聖誕宴王祭、藝陣表演等。
相傳保安宮落成後剩下的建材,由當時富戶王、鄭、高、陳等,合資承購蓋成四十四間店舖,即所謂的四十四坎地名由來,為現今廟右方的哈密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