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7月7日為七夕,又名七巧節,相傳在這晚上牛郎織女將於天上渡過鵲橋相會,又傳這天是織女生日,所以也稱為「七星媽誕辰」,俗稱「七娘媽生」。七夕乞巧(向織女乞求1雙巧手、巧技、巧智的意思)原是傳統社會的民俗活動,具有古昔生活傳承的價值意義,於七夕夜晚拜七娘媽仍存在社會生活中,後轉換成為「做十六歲」的科儀。
「七娘媽」中的「七」有一說為第7的意思,即指天帝的第7個女兒,也就是織女。亦有一說這個「七」乃指織女和她的6個姊姊一共7位。而在閩南的傳說中,織女的姊姊們由於同情牛郎織女這對佳偶被王母娘娘拆散,便在暗中保佑牛郎織女這兩個「孩子」,由此發展出七星娘娘是兒童保護神的說法。而因古時醫學不比今日,嬰兒夭折所在多有,後來發展出父母把子女送給七娘媽作為「契子」,即作神明義子、義女的習俗,以祈求孩子能夠健康順利長大。父母並為孩子許願,如果子女能順利長大到16歲,必定回廟中還願。
在臺灣民間則以16歲為成年,稱「做十六歲」。做十六歲相傳始於清朝臺南府西外城「五條港」(今臺南市西區長樂街一帶),原五條港沿埠岸的各進出口行郊(郊為臺灣清領時期的商業公會組織),商行雲集,碼頭裝卸搬運的勞力工作不乏有未滿16歲的童工幫忙以貼補家用。故當地工人家裡孩子若屆滿16歲時,便請來工頭及親朋歡慶,同時資證孩子長大成人,今後不再領半薪,可領取大人的全份工資。所以男孩16歲被認可為長大成為男丁,於此日舉行隆重的典禮。
臺灣做十六歲習俗和「七娘媽生」相關連。通常在幼兒週歲前後,準備香燭、花果、七娘媽亭(紙糊燈座)前往供奉七娘媽的寺廟向七娘媽祈願,請求保佑,然後以古錢、銀牌、鎖牌,串紅線為「絭」(音同卷),掛在幼童脖子上,這在民間稱為神的「契子」,有如母子一般親近。直到16歲成年,在該年七娘媽生這一天「脫絭」,取下古錢紅線,拜麵線、粽子等,答謝多年來的保佑之恩。
大陸地區福建、浙江等地的縣志、地方志也有記載男女16歲「出幼」、「出童子」為成人;民國49年(公元1960年)的臺北縣志稿中,也記有小孩16歲當年度的七夕「做十六歲」。今日全臺灣僅在臺南市尚存16歲成年禮儀式。
不同於中國大陸傳統男子20歲行冠禮,女子15歲行笄禮作為成年禮,臺灣一般以16歲為成年。根據《臺灣慣習記事》,臺灣總督府法院在公元1902年的判決中,承認臺灣一般以 16 歲為成年,達 16 歲者,可以有完全的法律行為能力、負擔法律責任。意義是日本法官依據調查,認定「16歲為成年」是臺灣舊有風俗習慣,與日本本土的法律不同。除法律上的認定之外,在民間風俗上亦有關於16歲的記載。日治時期著名女作家黃鳳姿(1928-)所出版的第1本書籍其題即為「七娘媽生」,書中收錄了少女黃鳳姿所聽聞的臺灣民間故事以及關於臺灣風俗的隨筆。文中敘述,每逢農曆7月7日「七娘媽」生辰,16歲以前的兒童必須參與祭拜,以祈求平安成長。
臺灣的「做十六歲」成年儀式核心強調「拜契」(祭拜契母七娘媽)之後的「脫絭」,而非穿戴帽冠。家中有16歲小孩的家戶,在七夕的數天前就已開始準備各項牲禮、油飯、四果、麵線及紅龜粿等;不同一般拜祭神明的是,會另外準備鏡子、梳子、胭脂、針線及香水等女妝用具,還有鮮豔的鳳仙花、雞冠花、圓仔花等妝扮花朵。儀式進行時,「做十六歲」者先祭拜織女後,由七娘媽亭下匍匐鑽過去,男孩起身後由左邊繞3圈,女孩由右邊繞3圈,代表「出婆姐間」(或稱「姐母間」、「鳥母間」),指已經長大成人。婆姐相傳是臨水夫人的女婢;「姐母」、「鳥母」音近,或說是七娘媽的姐妹;都是一起幫忙照顧兒童的,因此用「出」字來表示可以獨立。最後再把「七娘媽亭」焚燒獻給七娘媽居用。「七娘媽亭」以竹片和紙糊成,高約1公尺,五顏六色頗為華麗。做十六歲這天,孩子的外公外婆須致贈衣服、鞋帽、項練、手錶、腳踏車等,表示祝賀。做十六歲有的在自家,有的則到寺廟舉行,大規模集體的儀式,現今臺南地區以開隆宮最盛。
今日臺南市政府以做十六歲為臺南特有風俗大力推行,開隆宮每年農曆7月7日「七娘媽誕辰」舉辦團拜儀式以外,於該日前後另擇1或2日舉辦儀式。每場儀式以政府首長官員或臺南地區立法委員率領主持,並有廟方人員及志工引導參與的青少年和參觀家長進行各項科儀,每場參與的青少年超過2000名,場面極為盛大壯觀。參與者需先行報名,並匯款給予開隆宮代辦儀式所需整組祭品包含素五牲、紅龜、壽桃、壽麵、壽金、胭脂花粉、七娘媽亭,近年開隆宮並贈送做十六歲上衣1件。而現今在前述儀式外,在最後可租用傳統禮服再鑽七娘媽亭轎下而出,成為家長攝影留念的最佳時機,另外開隆宮在禮成之後另舉辦「狀元繞境」活動,參與的成年禮生可向廟方人員登記後,著服飾、租借馬匹由馬伕牽引繞境。
臺南開隆宮,也是臺南唯一主祀七娘媽的廟宇,其神像是7尊女性樣貌的雕像,代表其信仰對象不僅為織女1人;開隆宮同時陪祀臨水夫人及註生娘娘,這3種女性神祇都與保護婦女、幼兒有關:七娘媽是育兒長大相關、臨水夫人保佑婦女生產平順、註生娘娘則掌管婦人生男育女。職司婦幼的神祇集中於1地,不僅反應了早期臺灣先民們對於代代延續的生產之事的生命危險的擔憂;也顯示漢人社會中父權強大,側重生男孩的壓力。
作為臺灣漢人的成年禮,「做十六歲」的意義在於由少年進入成人的「通過儀式」,經過這個禮儀之後,男女便正式長大成人,社會也肯定他們的成長。而在今日面對社會的變遷與社會學習體系的擴大。做十六歲成年禮更加深家庭親子關係與社會的集體記憶,促進社群的認同。
開隆宮在禮成之後另舉辦「狀元繞境」活動,參與的成年禮生可向廟方人員登記後,著服飾、租借馬匹由馬伕牽引繞境。
因現代16歲青年多為學子,開隆宮做十六歲成年禮包含拜魁星,以及擲筊祈願、祈求魁星加持等活動。
臺南開隆宮「七娘媽生,做十六歲」成年儀式參加者可身著傳統禮服、再鑽七娘媽亭轎下而出,象徵感謝庇護,順利長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