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佳里金唐殿之剪黏作品為其特色,其中昭和3年何金龍(1878-1945)所作剪黏作品最具代表性。後殿亭及後殿剪黏為民國60年重修所作,全部為玻璃製品,極具藝術保存價值。
2.護龍正面作西洋式牌樓,高低錯落,十分特殊。清咸豐5年重修時聘請嘉義名師葉王製作交趾陶,雖於昭和3年為何金龍匠師之剪黏取代,仍可看出佳里金唐殿在清領時期的藝術價值和地位,具有極高文化價值。
臺南市佳里區古名「蕭壠」,是平埔西拉雅族4大社(4大聚落)其中之一。咸認為漢人開墾的開始是在明鄭時期鎮兵林可棟(生卒年不詳)率領軍民於此屯墾,逐漸地越來越多漢人遷移來,在蕭壠與平埔族混居。金唐殿的起源有1說是康熙年間,先民渡海入墾臺灣時,為求平安渡過險惡的黑水溝(臺灣海峽),乃奉請家鄉蕭王爺及佛祖媽(觀音菩薩)2尊神像隨行同渡,到了蕭壠街後,為驅除瘟疫祈求合境平安,乃將2神尊獻出供奉於平埔公廨,以便先民族人善信膜拜,即為金唐殿之開基神尊;另說是有先民自中國大陸橫渡海峽遇風浪漂泊於漚汪溪邊「巷口港」(現北門高中旁)之小舟中的神像,經蕭壠人殷勤挽留,人神皆留下居住。
康熙37年(公元1698年)林可棟獻地建廟於今廟址,稱「東安宮」,一般認為這是金唐殿創建伊始。乾隆年間,因為信眾聽聞臺灣縣保大西里大人廟(今臺南市歸仁區保西代天府)神威顯赫,便前往分靈奉請回來祭祀。之後以朱王、雷王、殷王3位王爺作為金唐殿主神,廟名也改稱為「代天府」。爾後每有慶典必定陣頭整隊前往大人廟謁祖請火,並與請火香路中途的安定港南村慈安宮及永康鳥松村3老爺宮結為「交陪庄」的友好情誼。
金唐殿供奉的神祇,以王爺為主,計有朱、雷、殷、蕭四王爺,次為金元帥、方娘娘,再次為高爺與矮爺。特別的是,主要奉祀神明並非單一,乃是以朱、雷、殷3王爺為主神;金元帥、方娘娘為副祀,高爺與矮爺為陪祀。因此,金唐殿正式稱之主神的是朱府千歲、雷府千歲、殷府千歲3王爺一同。
乾隆52年(公元1787年)臺灣掀起民變,在席捲南臺灣的林爽文事件中,由於蕭壠庄的住民們以地方角頭分隊伍,替被困於附近的官兵解除圍擊有功,受到皇帝賜旨褒揚,勒石碑「旌義碑」,並建立「義民亭」於廟左。
嘉慶23年(公元1818年)是建殿以來首次重修,由當地仕紳楊成美(生卒年不詳)、黃米生(生卒年不詳)倡議,2人並擔任總經理總其成。在此次重修中,或因之前授聖旨褒美之故,改名金唐殿,正殿嵌上金字招牌廟名。咸豐5年(公元1855年),由楊成美、陳文秀及舉人陳德信(生卒年不詳)發起重建,特請嘉義交趾燒名師葉麟趾(葉王,1826-1887),負責諸凡脊翎飛檐、榱題斗栱、藻井堂壁、棟樑楹柱等工藝設計、彩繪裝飾事宜。竣工後,楊成美並獻內殿楹聯1副:「厥聲濯厥靈代天巡狩;威可畏儀可象護國庇民。」
後殿「三寶殿」曾設社學,日治時期設立蕭壠庄公學校,即今之佳里國小前身,可謂此地現代教育之發源地。
再次重修是在日治時期昭和3年(公元1928年),由當時佳里庄庄長黃深淵(1879-?)以及耆宿鄭棖(生卒年不詳)等倡議,並特聘大陸地區汕頭名匠何金龍(1880-1953)渡海前來統籌總成,何金龍以其專業技術重建裝飾,將原本交趾燒全部改換為以小塊陶片上釉再黏貼上胚形的「剪黏」。
後來因剪黏有些毀損,在民國45年(公元1956年),由當任董事長陳秀江倡議重修,特聘當時何金龍在臺灣唯一的傳人,也居佳里鎮的王石發(1905-1987)及其子王保原(1929-)主持補修,並聘施天福(1911-1980)雕鏤青石龍柱以及石壁浮雕符等,廟貌宏觀,雕棟畫樑,金璧輝煌。今日所見的金唐殿剪黏作品多為此期所完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陳昌言(生卒年不詳)設帳並聚集本地方學文子弟研修詩文,於民國51年(公元1962年)成立『鯤瀛詩社』,成為本地詩學之淵源。
佳里金唐殿的建築格局,為面寬三開間、縱深三進的型式,護龍正面作西洋式牌樓。三川殿屋脊屬潮州風格,其特色在燕尾尖倒勾作捲螺,屋脊及規帶線腳繁複,脊身曲度和緩。建築構造屬於傳統式木結構及承重磚牆組合之混合構造。殿中剪黏作品為咸豐5年(公元1855年)重修時聘請葉王製作之交趾陶,為金唐殿一大特色。昭和3年(公元1928年)第4次重修時,潮汕剪黏名師何金龍將畢生所學盡獻於金唐殿,但卻也將葉王的交趾陶作品全數換成剪黏,其主要分佈於屋脊、排頭、水車堵及壁堵4部份,作工細緻優美,以寫實手法表現,剪黏之花朵宛若真物,為潮州一帶匠師的典型作法。後殿亭及後殿剪黏為民國60年(公元1971年)重修所作,全部為玻璃製品。
重要古物另有正殿中香爐,為臺南已知最早的香爐,上刻乾隆年號,為信徒鄭漳源(生卒年不詳)奉獻,並刻有當時廟名代天府。
金唐殿位在佳里區,其地早先為平埔族在嘉南平原一帶最大的聚落之一「蕭壠社」所在。也因此,儘管今日觀之是漢人的信仰祭祀與建築,但由其建廟過程及故事觀之,與漢人進入平埔族固有居住地之間的拓墾歷史交織。一開始漢人迎請大陸原鄉的神明來,必須先寄居於平埔族的公廨中;另外由於副祀的金元帥及方娘娘其像貌酷似平埔族人,可能為西拉雅族人受到新來屯墾的漢人影響,所雕塑的「番仔佛」。地方也有「番仔佛與唐山佛合祀」的說法。
廟中與漢人墾殖相關的珍貴記錄還有2塊乾隆年間石碑「奉憲示禁碑」與「奉憲道禁碑」,前者是因海邊有人沿海插竿聚眾搭寮,稟官認課報陞,以圖壟斷,一般民眾因原本捕魚生機被奪,乃控告官憲;後者是沿海魚塭養殖戶侵佔原本不屬任何人的公海域,與其他魚戶起衝突提告官府。這2個事件都反映出移民群體到新天地開墾時,隨著拓殖的區域擴大,衍生出新的謀利方式與佔有無主財產之問題,以及官方如何解決爭議,皆為漢人來臺灣開墾歷史的重要史料。
以金唐殿為中心的祭典「蕭壠香」極為盛大,過去有其信徒群體「十七角頭廿四村」組成說法。17角頭是離金唐殿較近的佳里街庄,因血緣或地緣相近關係組成;24村庄是分散在佳里左近的村落,為外圍祭祀圈。「廿四村」只是習慣稱呼,實際上不只24庄頭。大多分布於今臺南市佳里區、西港區及七股區。所謂的「十七角頭廿四村」是香路需要走行到的區域,代表著金唐殿作為此區信仰中心的地位。
廟中的珍貴記錄有乾隆年間石碑「奉憲示禁碑」,因海邊有人沿海插竿聚眾搭寮,稟官認課報陞,以圖壟斷,一般民眾因原本捕魚生機被奪,乃控告官憲。
佳里金唐殿之剪黏作品為其特色,其中昭和3年(公元1928年)何金龍所作剪黏作品最具代表性。
金唐殿的脊翎飛檐、榱題斗栱、藻井堂壁、棟樑楹柱等工藝設計、彩繪裝飾,皆為咸豐5年(公元1855年)特請嘉義交趾燒名師葉麟趾(葉王)來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