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新莊文昌祠

新莊文昌祠
*
新莊文昌祠建築形式是標準傳統四合院式格局,前後二進依序有三川殿、拜殿及正殿。此為第二進的正殿立面,配有硬山單脊燕尾屋頂。
資產類別: 古蹟-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新北市新莊區文德里碧江街20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08月19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
攝影者: 趙守彥
經 緯 度: 121.45509,25.03456
指定/登錄機關: 内政部
公告文號: (74)臺內民字第338095號
資產保存者: 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發展源流

新莊文昌祠的主神為文昌帝君,又稱為文昌梓潼帝君、梓潼帝君或文昌君,是主掌功名、保佑學子文運與考試的神祇。在清代,淡水廳一共有5座文昌祠,第1座於嘉慶8年(公元1803年)興建於廳治東門(今新竹)、接著第2、第3座於嘉慶18年(公元1813年)建於新莊與芝蘭保(今士林)、同治2年(公元1863年)又於枋橋街(今板橋)興建文昌祠,至同治6年(公元1867年)年第5座文昌祠建於桃仔園(今桃園)。在5座文昌祠中,新莊文昌祠早於嘉慶年間即興建,可見當時的新莊已經從早期的移墾社區,轉型貿易樞紐;此時仕紳開始注重文化教育及科舉功名,文昌信仰亦在嘉慶6年(公元1801年)納入國家祀典。對於縣丞來說,興建文昌祠等同於推廣文風端正士氣,為施政的一大政績。

而在清嘉慶18年(公元1813年)前,新莊一帶並沒有文昌廟,新莊文昌祠的主神文昌帝君,原本為供奉於新莊慈祐宮偏殿,欲向文昌帝君祈求功名的文人均需到慈祐宮參拜。慈祐宮是新莊地區第1座地方公廟,又被稱為「新莊媽祖廟」,主要祭拜媽祖、觀音和文昌帝君,始建年不詳,現今只能確定清雍正7年(公元1729年)時即存在,並於乾隆18年(公元1753年)從媽祖廟正式改名為慈祐宮。嘉慶18年(公元1813年),由於慈祐宮年久傾頹,艋舺縣丞曹汝霖(1877-1966)倡議修建,在修繕工程竣工之後尚有餘款,他因此提儀於慈祐宮之右側興建文昌廟,獨立供奉文昌帝君,並於廟旁設置義塾,為大臺北地區第1座文昌祠。

嘉慶年間興建的文昌祠,培養了不少貢生、秀才,不過隨著時空發展,空間逐漸不足,到了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艋舺縣丞傅端銓(生卒年不詳)邀集仕紳陳式璋(生卒年不詳)等人捐資,將文昌祠遷到位於大嵙崁溪畔的現址(今碧江街);一來擴建祠宇,現址面積為原址的3倍多大,為三開間二進二廊的四合院式建築;二來於文昌祠左側護龍設置崇文閣,作為義塾及祭典使用。

日治時期,日本人為統治方便,全面推展學校教育,教導臺灣人日語。因此在明治31年(公元1898年)新莊辦務署署長山雄熊式即在新莊文昌祠設立「臺北國語傳習所新莊分教場」;同年,待公學校令發佈之後,改「臺北國語傳習所新莊分教場」為「興直公學校」,直到明治45年(公元1911年)「興直公學校」新校舍(今新莊國小)落成後才全數遷離文昌祠。公學校的設立,取代了原本義塾的功能,但崇文閣仍持續漢文補習教育,直到日治末期,日本人強行推動皇民化運動,禁絕漢文教育,同時禁止民間信仰,文昌祠的香火遂逐漸凋零。

光復後文昌祠快速地選出管理人並於民國37年(公元1948年)舉辦祭孔儀式,希望恢復文昌祠香火,但民國38年(公元1949年)國民政府來臺後,總統府保管歷史檔案的單位遷入文昌祠辦公,為因應檔案存放,將三川殿、拜殿以及兩過廊靠內埕的地面鑿洞,並加裝木構隔間,一直到民國50年代初期,各單位才陸續遷出;民國60年(公元1971年)鎮公所又借用文昌祠設立「明德幼稚園」,因為長期不對外開放;文昌祠的宗教信仰一度中斷。

所幸在民國71年(公元1982年)文化資產保存法通過後3年,新莊文昌祠經過審定為3級國家古蹟,「明德幼稚園」也於民國76年(公元1987年)遷出,民國80年(公元1991年)新莊祠重啟山門,恢復過往祭儀,翌年更擴大舉辦文昌帝君誕辰祭禮,現今作為重要的文化資產及信仰中心,不少考生均特別至新莊參拜,香客絡繹不絕。

主要特色

新莊文昌祠的建築極具特色,典雅靜素,凡到這裡的香客、學子都會自然產生崇敬之心。首先,其建築形式是標準傳統四合院式格局,依序有三川殿、拜殿及正殿,三川至拜殿間是內埕,而拜殿與正殿屋頂連結在一起,因此僅有兩進。廟門外則是前埕和山門。三川殿為硬山單脊燕尾屋頂的三開間建築,其後則為兩側帶廊的內埕,廊的屋頂雖為捲棚式作法,惟匠師卻在側向(靠近丹墀面)加上了單檐燕尾頂,具有強化重要部位之效果。內埕之後則是廟宇主體所在的正殿,亦為硬山單脊燕尾屋頂。祠的右側則增建有附屬的廁所,左側曾有已遭拆除的護龍,依現有遺址推測,屬倒 L形格局。目前文昌祠的東廂房建有文物館,為舉辦學術講座或文物展示之處所。祠堂的建築典雅靜素,凡到這裡的香客、士子都會自然產生崇敬與祥寧之心。

文昌祠的大木作與承重牆並用的混合式構造,外觀色彩主要由屋頂的黃、檐口的藍綠及大門的紅構成,屋架則以紅黃為主色,青綠、藍白、金色為輔。建築整體以木作工藝裝飾,廟內石雕簡約,外型質樸。特別的是新莊文昌祠的柱體均未見任何對聯,也沒有捐獻者或當地仕紳的題字,據在地人的說法,新莊人將文昌祠當作孔廟來崇敬,而文廟按慣例不題楹聯(不敢在孔子面前賣弄文章),亦無門神、神轎或輦椅,藉此象徵士人古拙樸質之風格。正殿現存1面「世範儀著」匾額,是道光4年(公元1824年)由新莊縣丞詹英敬題。祠內照牆上生動的麒麟出自彩繪名師陳玉峰之子陳壽彝(1934-?)之手,另正殿內亦掛有陳壽彝兩幅傳統吉祥彩繪畫作,一幅是以玉蘭和牡丹為主體、珊瑚等吉祥物品陪襯,稱「玉堂富貴」;另一幅以佛手搭配水仙、靈芝構成吉祥圖案,稱為「芝僊(仙)祝壽」。

新莊文昌祠中除奉祀主神文昌帝君,於正殿外及其左右侍神天聾、地啞,左廳祀奉魁星星君,和一般文昌廟比較不一樣的是,新莊文昌祠還有瘟祖殿及祿馬殿。新莊文昌祠瘟祖殿的設立是仿效四川梓潼縣文昌帝君祖廟。梓潼地區認為人畜生病、莊稼蟲害都是因瘟神所害,傳說文昌帝君曾化為「瘟祖」(瘟祖的形象是黑臉怒目,1手持寶劍1手為鷹爪以去邪避災、收瘟除穢),保佑人畜興旺、五穀豐登,因此特別祭拜文昌帝君化身的瘟祖。新莊文昌祠是臺灣所有文昌廟中唯一祭拜瘟祖的寺廟,為該廟特色。另外,文昌祠在東廂特別設置了祿馬殿,殿內為駕馬的文昌帝君塑像,兩旁由印童和書僮先子隨侍。相傳文昌帝君的坐騎「祿馬」是1隻馬頭、騾身、驢尾、牛蹄、全身雪白的神獸。在當地一向相信「祿馬直直跑,官位步步升」,因此文昌祠在擴建時就特別在東廂設置祿馬殿,希望取其「附驥千里、一躍龍門」的涵義,保佑信眾求取功名。於此,文昌祠主委特別強調,新莊文昌祠不僅保佑信眾的功名利祿,也保佑信眾的健康。
照壁的「麒麟」生動細膩,出自於陳壽彝(1934-?)之手。
照壁的「麒麟」生動細膩,出自於陳壽彝(1934-?)之手。
正殿現存1面「世範儀著」匾額,是道光4年(公元1824年)由新莊縣丞詹英敬題。
正殿現存1面「世範儀著」匾額,是道光4年(公元1824年)由新莊縣丞詹英敬題。
建築本體主要以木作工藝裝飾,雕鏤不施鉛華,全祠石柱素淨,無詩文楹聯,藉此諭示士人古拙樸質之風格。
建築本體主要以木作工藝裝飾,雕鏤不施鉛華,全祠石柱素淨,無詩文楹聯,藉此諭示士人古拙樸質之風格。

文獻資料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