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草屯鎮月眉厝龍德廟座落於貓羅溪東岸,過去隸屬於北投堡月眉厝庄,範圍包括現在南投縣草屯鎮的碧峰、碧洲2里;龍德廟是草屯林姓族人的信仰中心,俗稱「大道公廟」、「老爺公廟」。除了奉祀主神保生大帝(本名吳夲,又稱吳真人或大道公,是宋朝名醫;當地信仰民眾稱為「老爺公」)外,並祀有天上聖母、千里眼、順風耳、文狀元、武狀元、西秦王爺(月眉厝昭樂軒的祭拜對象)等20餘尊神像。
根據《草屯鎮志》記載,清雍正年間(根據陳哲三研究,林氏祖先來臺應為乾隆年間),福建漳州府南靖縣和溪林永觀(生卒年不詳)派下的墾戶林師佑(1693-1739),渡海來臺至嘉義梅山崁頂地方墾荒;後率族人北遷入墾溝子乾地區,其兄弟則散居於貓羅溪東岸,並創建血緣聚落,使得林姓成為草屯4大姓之一。林姓先民自福建漳州府南靖縣遷臺時,為求平安,隨身攜帶著原鄉保生大帝的香火。徙居月眉厝後,籌資於北投山麓(俗稱柴梳山,即今八卦臺地的柴梳巖)蓋1座簡陋小祠供奉保生大帝神像,後因貓羅溪水患導致山崩,祠宇崩塌,因而遷建至月眉厝庄往彰化員林、北投、南投的三岔路口,也就是現今廟口與漬間巷口的古榕處(或稱「舊廟地」)。後因信徒日增,才由林氏六房的林浸(生卒年不詳)捐獻出毗鄰小祠的土地(即廟宇現址)作為廟宇建地,並於乾隆58年(公元1793年)峻工。廟內「龍德廟」匾額上刻有「乾隆癸丑歲葭月」,即為清乾隆58年11月,見證龍德廟竣工年代。初時,龍德廟的信仰群眾主要為月眉厝庄民,後因瘟疫流行,染病庄民被治癒的神蹟逐漸傳開,保生大帝也成為草屯一帶的醫神,信徒分布日漸廣泛,遍及北投埔、草屯、芬園、和南投各村里。
龍德廟建立後,曾於清嘉慶8年(公元1803年)稍事整修;道光29年(公元1849年)再由林氏族人倡議並結合庄民醵資(七百餘元)重修,並於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峻工。
明治31年(公元1898年)7月的「戊戌年大水災」,貓羅溪洪水氾濫,沖毀龍德廟的護龍,明治37年(公元1904年)再次集資修復。大正8年(公元1811年)重修拜亭,民國41年(公元1952年)起又展開新階段的廟宇重修工程,但隨即遭遇民國48年(公元1959年)的「八七水災」、和民國49年(公元1960年)「八一水災」,不僅龍德廟又有所毀損,庄民也損失慘重而無力負擔立即的重修工程花費;直到民國66年(公元1977年)才完成修復,恢復災前的整體舊觀。民國82年(公元1993年)再次重修,後因民國88年(公元1999年)921地震使得廟宇建築嚴重損害,加上蟲蟻危害,再由南投縣文化局向文化部爭取經費進行整理修復,至民國102年(公元2013年)才告完工。
龍德廟與當地地方社會的開拓和發展息息相關,既是庄民的信仰中心,也是地方事務的自治中心。林姓先民入墾草屯後,林氏守勤公派下的大長房、七房、六房等3房奉祀關老爺,設有關老爺公田;守玉派下之塘房、白鬚房、文房等3房則奉祀觀音媽,也設有觀音媽公田;而龍德廟、月眉厝昭樂軒(北管樂團,曲館設在龍德廟內,成立於清同治元年(公元1861年)以及林氏家廟的開支,則由兩邊派下「兩平公」地支理,雙方各出一半經費。這6個林氏房頭在當地被稱為「六腳頭」,境內各庄的諸項事務,向來是在「六腳頭」集思廣益後,再交付各庄里去執行。例如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開始的彰化四張犁庄人戴潮春(又稱戴萬生,?-1864)反清事件,至同治4年(公元1865年)才被平定,不僅攻陷了彰化縣城,臺灣兵備道孔照慈(生卒年不詳)和南投縣丞鈕成標(?-1862)等人也遇害;庄民則以龍德廟為中心,在林春祈(即林錫爵,1836-1890)的率領下,為保庄而團結禦賊,保全了附近庄民的生命財產。
另一方面,月眉厝居民主要為漳籍南靖縣移民,南投縣境內居民也以漳籍移民為主;而保生大帝一般被視為是泉籍同安縣移民的守護神,月眉厝龍德廟就成了以漳籍移民為主之南投縣境內唯一主祀保生大帝的古廟宇。
龍德廟廟宇建築的特色呈現出清代臺灣中部地方匠師的特殊技法。簡單樸實的龍德廟,是1座單進三開間格局、兩護龍帶拜亭的橫展式小型廟宇,燕尾翹脊,主要建築材料為烏磚、木及石材;組成空間包括有:拜殿、正殿及護龍,並於廟前另建有迎賓牌樓。座東北朝西南的龍德廟,整體建築配置以正殿為中心,呈水平軸線向左、右對稱發展配置,未建山門或後殿。正、拜殿的構架,都是以斗座直接承桁,其作法與傳統閩南式結構桁下承接雞舌的作法不同;而斗座直接承桁、和瓜筒比例接近圓形的造型,都與鄰縣的彰化關帝廟(創建於清雍正13年(公元1735年],乾隆26年(公元1761年]重修,位於現今的彰化市民族路上)之作法十分類似。
在建築本體之外,龍德廟還保存有清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的「真元壽世」匾、同治3年(公元1864年)的「刑期無刑」匾、和同治12年(公元1873年)打造之石香爐(上鐫有「保生大帝」、「龍德廟」)等文物。其中「刑期無刑」匾,見證了清同治3年(公元1864年)北勢湳之亂。其時,彰化戴潮春反清事件尚未完全平定,草屯鎮北勢湳(約在現今的草屯鎮北勢里)洪欉(曾受封為「北王」,?-1863)又起而響應,同治3年(公元1864年)11月臺澎兵備道督史丁曰健(?-1866)率軍進勦北勢湳,途經月眉厝龍德廟,曾向保生大帝祈求勝利;同治4年(公元1865年),亂事平定後,丁曰健獻立「刑期無刑」匾,典出《尚書‧大禹謨》「刑期于無刑,民協于中」,意謂刑罰之目的是希望能夠達到無所用刑的目標。匾上刻有敘述歷史事件緣由的內容,也是臺灣寺廟匾額上題款字數最多者之一,中央還刻印有滿漢文合璧之臺灣兵備道關防;基於其與臺灣歷史發展的密切關聯,民國101年(公元2012年)已由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部前身)指定為國家重要古物,是全臺灣第1件獲得中央指定的私有古物。
此外,龍德廟廟庭南側有1株古榕樹,曾於清代「戊戌」水災、和民國時期「八七」與「八一」3次大水災、貓羅溪洪水氾濫侵襲沿岸聚落時,屢為庄民攀登避難之處;例如民國48年(公元1959年)八七水災時,貓羅溪自溪州決口,月眉厝、溪洲盡被大水淹沒,月眉厝全庄600戶左右房屋被沖毀,龍德廟亦難以倖免(只存正殿和拜亭),庄民攀登這株古榕樹避難,救了百餘人的生命;因此備受村民崇敬,並尊為神木,立祠「榕樹公」奉祀,每年農曆8月15日必以牲禮祭拜。
在民俗活動方面,龍德廟每年元宵節都會舉辦「鑽花燈」和「丁雞比賽」。「鑽花燈」(或稱「罩新娘燈」)的進行方式是讓前來祈求子嗣的新婚女性或久婚不孕之婦人坐著,由廟方人員將花燈由上而下緩緩降下;據說參與者得子的機率確實相當高,每年都吸引數百位求子心切的婦女排隊,如願求子成功的夫妻則在隔年元宵節返回龍德廟祭拜還願。而「丁雞比賽」則類似於公雞選美比賽,分新婚組和新丁組,並請專家耆老前來評比;公雞們不只比體型和身材,還要比妝扮。凡1年內家中有人娶媳婦或添新丁的鎮民,都可以準備「丁雞」前來參賽。這些「丁雞」都是燙過熱水、留下尾毛、並固定形狀的公雞,為了讓其更有看頭,多會選擇體型較大的公雞,並悉心地為其妝扮,或是在頸上戴花、掛項鍊、綁領結,或是在雞冠上插小花,有時也會在雞隻下方墊上菜頭或紅龜以求取好采頭。
廟庭南側有古榕樹1株,受村民崇敬,並尊為神木,立祠「榕樹公」奉祀。
簡單樸實的龍德廟,是1座單進三開間格局、兩護龍帶拜亭的橫展式小型廟宇,燕尾翹脊,主要建築材料為烏磚、木及石材。
龍德廟保存有同治3年(公元1864年)的「刑期無刑」匾,是全臺灣第1件獲得中央指定的私有古物。另有同治12年(公元1873年)打造之石香爐等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