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臺北清真寺

臺北清真寺
*
臺北清真寺建物採用阿拉伯風格,主殿為圓頂,正面設拱圈迴廊,兩側有1對高聳的邦克樓(喚拜塔),外觀樸素而優美。
資產類別: 古蹟-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二段62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99年06月29日
創建/起源年代: 民國47年(公元1958年)
攝影者: 陳曉偉、趙守彥
經 緯 度: 121.53421,25.02794
指定/登錄機關: 臺北市政府
公告文號: 府民三字第8801816501號
資產保存者: 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1.創建於西元1958年,為因應我國與回教國家之外交關係,由朝野共同募款興建,對外交事務貢獻良多,深具歷史與宗教意義。

2.建物採用阿拉伯風格,主殿為圓頂,正面設拱圈迴廊,兩側有1對高聳的邦克樓(喚拜塔),外觀樸素而優美。

3.已成為臺北市重要地標之一,豐富臺北市的都市景觀。

發展源流

伊斯蘭教在臺灣最初可追溯至明鄭時期,因福建泉州港有許多穆斯林,故有部分鄭成功部屬為來自福建泉州府的穆斯林,隨之來臺之後多落腳於今鹿港,以丁氏、郭氏為主的家族,長期融入當地閩南裔的社會文化中,與臺灣各族群通婚通俗,在外貌、宗教、生活習慣上已與一般閩南裔族群無異,現今鹿港也沒有清真寺。臺灣伊斯蘭教社群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陸續抵達臺灣,而後人數更因民國38年(公元1949年)隨國民政府遷徙而激增,他們大多來自中國大陸新疆、甘肅、寧夏、雲南等原本回民分布的區域,估計有超過2萬人之多。由於大多數為軍旅及政府機關人員,來臺之後多居住於臺北、高雄市區,而民國43年(公元1954年)雲南滇緬方面游擊隊撤退來臺灣,則居住於今中壢龍岡一帶,其中多有穆斯林,故今亦建有龍岡清真寺。臺北市內穆斯林們為靠近第1所清真寺,多居於今臺北市大安區麗水街附近。臺北清真寺於此區建立,標誌著伊斯蘭在臺灣生根成長。
位於臺北市大安區的臺北清真寺,始建於民國47年(公元1958年),為近代臺灣最早的伊斯蘭教建築,又稱「清真大寺」。該寺前身是由穆斯林長老常子春(1897-1983)與鄭厚仁(生卒年不詳)2位捐資奉獻,於民國37年(公元1948年)時改造今臺北市麗水街上1間日治時期日人遺留下來日式房舍,將內裝稍作修改,以符合穆斯林禮拜的需求。該房舍雖佔地300餘坪,但當時並未更動建物外觀及周圍庭院,只將房屋內部充當禮拜場所,實際場地並不寬廣,但仍成為當時臺北穆斯林信仰禮拜中心。因此民國38年(公元1949年)時隨國民政府遷徙來臺的伊斯蘭教教眾,也選擇於該處近郊落腳。
隨著臺灣的伊斯蘭教徒人數大量增加,原本的禮拜場地也開始不敷使用,尤其每逢教內節期慶典時,更顯得空間狹窄;也由於我國積極拓展與世界諸多伊斯蘭教國家外交往來,有貴賓來訪時,木造低矮房舍不僅狹隘更顯簡陋。故在國內伊斯蘭教徒殷切期盼下,由前國防部長白崇禧(1893-1966)與前青海省主席馬步芳(1903-1975)兩位於政界顯赫的穆斯林出面建言,經外交部長葉公超(1904-1981)先生倡議,由我國政府與沙烏地阿拉伯等諸多伊斯蘭教友邦一同籌募款項興建,委託名建築師楊卓成(1914-2006)設計,於民國47年(公元1958年)由中華民國伊斯蘭教協會選定在新生南路現址建仿造伊斯蘭建築式樣的禮拜堂。民國49年(公元1960年)4月13日完工當日落成典禮上,並有來自汶萊、日本等多國伊斯蘭領袖參加。民國104年(公元2015年)4月,清真寺圓頂整修,漆為金色,更顯莊嚴輝煌。
從落成迄今,世界各伊斯蘭教國家之教長、國王、總統與各界領袖來臺訪問時,臺北清真寺幾為必定拜訪之地。貴如約旦國王胡笙、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費瑟等人皆曾蒞臨造訪,是臺灣近代伊斯蘭教歷史上甚為重要而有神聖意義的建築。

主要特色

臺北清真寺參照固有伊斯蘭建築之特色。包括圓頂、栱廊以及喚拜尖塔之造型。在建築內容方面,包含了入口門廳、禮拜大殿、兩翼迴廊、辦公室、圖書室、洗淨水房及庭園等。其中禮拜大殿主要禮拜大殿結構上是以方形屋體以及上方的圓頂組成。這種中央無柱、圓頂式的結構採行後期土耳其式的建築形式,不同於伊斯蘭教早期清真寺主殿設計以多柱支撐,為大跨距的空間,圓頂象徵天穹,室內高達15公尺,寬度也達15公尺,因中央無柱,非常壯觀。音場教長(教內稱「阿訇」,為波斯語音譯,意為學者、教師)講經時候回音繚繞份外宏亮。

禮拜時,信徒要先於一旁的淨水房做簡單的潔淨儀式,方能進入大殿。殿內整齊排列著供跪拜用的跪墊,側面有馬蹄形的「壁龕(音同刊)」(محراب‎, Mihrab嵌在牆壁中的櫥櫃),是教長帶領敬拜時的處所,標示著麥加的方向,禮拜時信徒會朝向此處跪拜。內中沒有任何人像、圖樣,此乃遵照教規,不設立以任何有形象的圖、偶,以避免對人手所造之物崇拜。不僅殿內,整個清真寺區域內沒有任何實物形象的裝飾。

在入口門廊及殿側廊,以拱心較高、大於半圓形的圓拱形設計,此為伊斯蘭建築中常見的裝飾方式。上方靠近屋簷處有馬賽克拼貼而成的幾何紋路裝飾,環繞著屋頂邊緣,暗紅與白色交會的幾何圖樣,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灰色建築增添色彩。

主殿後方建有「喚拜塔」(Al Miythanah),伊斯蘭教入中國大陸之後,此又稱為「邦克樓」。臺北清真寺的喚拜塔高達20公尺,為建物群中至高所在。塔樓是因舊時以人聲呼喊,為提醒教友時間已到、儘快來禮拜,今日臺北清真寺已使用擴音喇叭放送。呼喊所用的「喚拜詞」(مؤذن),詞句各地內容相同,但傳唱聲調則因地方不同而有差異。因此,於不同時刻也可能聽到不一樣的音調呼喚。從聽到叫喚、走進清真寺看到圓頂與2座喚拜尖塔,直到進入廣闊的大殿,是一個多重感官經驗,對於信徒而言更是標誌著宗教神聖時刻。

臺北清真寺除了在建築上展現了傳統伊斯蘭符號,其興建具有凝聚信仰族群的重大意義。於今也是僑居臺灣的信徒們聚會與交流的重要所在。每週赴臺北清真寺禮拜的人數可達千人,其中超過8成為僑居臺灣的外國人,反映著臺灣的社會組成樣貌變遷。例如,現在臺灣有超過20萬印尼移工,其中大多為伊斯蘭教信眾。臺北清真寺除了每日5次禮拜時間供信眾前來禮拜,每週五有小市集,符合教規之清真食物以及小飾品交流,每週末的禮拜時刻更多放假的各族群信徒們聚集於清真寺,展現多元族群風情。同時塑造穆斯林社群的群體感。

世界上凡有穆斯林聚居之處,清真寺為穆斯林教眾日常禮拜與進行宗教活動中心,並有宣揚教義、教化社會的功能。現今臺北清真寺除了提供穆斯林作日常宗教與婚喪喜慶活動外,平日也開放一般民眾與臺北都會區各級學校自由參觀與校外教學,僅要求參觀訪客需要遵守伊斯蘭教的參觀禮節,兼負著傳遞教義也是教育社會大眾認識伊斯蘭教的重要場所。

臺北清真寺另外特出不同於臺灣其他清真寺的地方,在於建立過程受到沙烏地阿拉伯等多方伊斯蘭教國家幫助,而成為聯繫起我國與當年諸多伊斯蘭教友邦的實質記號,成為促進邀請友邦領袖來訪之契機,除了宗教意義,更是外交上的重要場所。
內部空間遵循伊斯蘭教教規-建築不使用動物、人形圖案,而運用植物或幾何紋樣作為裝飾,使建築呈現高雅清靜之感。
內部空間遵循伊斯蘭教教規-建築不使用動物、人形圖案,而運用植物或幾何紋樣作為裝飾,使建築呈現高雅清靜之感。
建築外觀莊嚴,它的圓頂與2座喚拜尖塔為臺北市的地標之一。
建築外觀莊嚴,它的圓頂與2座喚拜尖塔為臺北市的地標之一。
臺北清真寺為我國政府與沙烏地阿拉伯等諸多伊斯蘭教友邦一同籌募款項興建,委託名建築師楊卓成設計,為仿造伊斯蘭建築式樣的禮拜堂。
臺北清真寺為我國政府與沙烏地阿拉伯等諸多伊斯蘭教友邦一同籌募款項興建,委託名建築師楊卓成設計,為仿造伊斯蘭建築式樣的禮拜堂。

文獻資料

  • 1.王一芝(2003)。〈傳統與現實的徬徨—穆斯林在臺灣〉,刊於經典雜誌58期。 
  • 2.李昭容(2010)。《鹿港丁家大宅》。臺中:晨星。 
  • 3.郭雅瑜(2001)。《歷史記憶與社群建構--以鹿港郭姓為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4.賈福康(2002)。《臺灣回教史》。臺北:三民。 
  • 5.莊景輝(1994)。〈陳埭丁氏回族在臺灣〉,《福建民族》第6期。 
  • 6.俞怡萍、吳欣文(2004)。《臺北古蹟偵探遊》。臺北:遠流。 
  • 7.瞿海源(1997)。《臺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臺北;桂冠。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