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李春生紀念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郵便電信支局)

李春生紀念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郵便電信支局)
*
李春生紀念基督長老教會正面照,立面入口處仍保持西元1936年原貌。
資產類別: 古蹟-直轄市定古蹟-教堂
所在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貴德街44號
公告日期: 公元2018年05月16日
創建/起源年代: 日治昭和10年(西元1935年)
經 緯 度: 121.50827,25.05509
指定/登錄機關: 臺北市文化局
公告文號: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760109441號
資產保存者: 直轄市定古蹟-教堂

指定/登錄理由

1.本教堂所在地原為大稻埕郵便電信支局,該支局原設於建昌街(今貴德街)東側,於日治明治36年(西元1903年)遷至現址,日治大正年間支局移出,改為教會使用至今,該建物見證大稻埕公共建築及宗教建築之歷史。
2.教堂所在區域為清領時期劉銘傳建設臺灣,發展近代交通、郵電、商務的重要場所,及洋人活動重要居留地區,見證貴德街自清領時期末至日治初期的發展,具歷史意義。
3.本建物為日治明治初期的洋風建築形式,為磚造二層建築,屋架、樓板及外貌雖已重新裝飾,惟建物空間、牆體及正立面入口門面仍為原貌,具建築史價值。

主題導覽

李春生紀念基督長老教會為李家第三代為紀念祖父李春生所籌設,李春生為臺灣清代後期至日治時期著名的大稻埕仕商,同時也是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奠基者之一,有「臺灣茶葉之父」、「臺灣第一位思想家」等譽稱。

教堂為明治初期的西式建築,日治明治36年(西元1903年)為「大稻埕郵便電信支局」,該支局原設於建昌街(今貴德街)東側,向李春生租賃後遷至現址,又改為「港町郵便局」,於日治大正12年(西元1923年)支局移出後,捐贈為教會之用至今,目前惟內部空間、牆體及正立面入口門面保持原貌,其餘已重新整建。

該建物見證臺灣清代發展近代化之交通、郵電、商務等政務,大稻埕公共建築及宗教建築等歷史特色,也為洋人活動居留的留下紀錄。

發展源流

李春生(西元1838年-1924年)為臺灣近代史重要人物,於臺灣清領至日治時期活耀,是著名的買辦、貿易商,從事茶葉、樟腦、洋貨的進出口事業致富。其本身除自學英文、漢文外,在哲學上也有著墨。

其於15歲時隨父親於廈門受洗,身為虔誠的基督徒,在淡出商界後,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清領同治11年(西元1872年)結識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西元1844年-1901年),開啟協助宣教事業,如日治大正2年(西元1913年)幫助板隙禮拜堂(今大稻埕教會) 因清法戰爭遭民眾毀壞之修建,及日治大正5年(西元1916年)幫忙捐建臺北日本基督教會(今濟南教會)。

清領光緒11年(西元1885年)臺灣建省時,劉銘傳(西元1836年-1896年)委請李春生與板橋林維源(西元1840年-1905年)集資合組「建昌公司」,並闢千秋、建昌二街,在大稻埕地區廣設洋樓店鋪,成為洋商聚集之地,更有清朝政府所建設的電報學堂和電信局等公家建築物,繁華一時。

李春生紀念基督長老教會位於建昌街上(今貴德街44號),日治時期地址為港町2丁目15番地,建物登記乃為「煉瓦造瓦葺貳階本家吉棟」,在日治明治36年至大正12年(西元1903年-1923年)曾租給日本政府作為「大稻埕郵便電信支局」,該支局由建昌街東側遷至現址,後來改為「港町郵便局」,西元日治大正12年(西元1923年)6月30日郵便局廢止後房舍歸還給李春生。

根據教會記載,李家第三代李延旭(生卒年不詳)、李延弼(生卒年不詳)為紀念其祖父,共同籌設「李春生長老紀念教堂」,教會設立之初即為獨立堂會,於日治昭和10年(西元1935年)5月5日創設,並在「李府公廳」舉行主日禮拜,表明教會雖是「家庭教會」,但為耶穌基督為根基之公同教會。翌年,為擴展福音,將廢止郵便局後房舍捐出做為據點至今。

為宣揚福音多年來相繼聘請多位牧師及青年傳道師前來做牧養之工作,也於教會內成立多樣聚會,現今有聖歌隊、兒童主日學、青年團契、成人查經班、婦女團契。近年也開啟與社區鄰里的合作事務,每年亦有與鄰近中小學連結,結合周遭教會一同上街頭報佳音的活動。

主要特色

教會建築物確切建造日期及設計師皆不可考,但可推至李春生與林維源合組「建昌公司」時所建,整體風格簡約,惟正面立面有裝飾,出主入口採半圓拱型(半圓拱:圓心的位置與拱基線同高,剛好成半圓形),拱心石細看有倒V字型的設計(拱心石:置於拱頂中央,是砌拱最後放置的石塊,為最具力學張力之處),門罩處寫有「李春生紀念教會」等字樣,左右兩邊有對稱的捲窩造型(捲窩:一種常於柱頭或飾帶中可見的螺旋造型),門罩上方配合著樓層線腳加強視覺,並放置放射型的半圓花瓣線條。 

2樓有著兩扇對稱的牛眼窗(牛眼窗:具裝飾意味的圓形窗戶,常見於牆與圓頂上),下方有經典毛莨葉作裝飾(毛莨葉: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葉呈尖形,花梗較長,多用為雕飾),搭配大門線腳樣式的平拱窗(平拱:門窗上楣使用發散式砌法,呈現水平狀)。這兩扇牛眼窗設計,使建築也有被推測原為「電報學堂」所建一說,可方便供電報線出入。最上方脊飾處(脊飾:屋脊端點凸起的小塔),設有十字架,表達教堂之途。 

根據教會10周年的紀念照可見原外牆以紅磚堆砌,搭配陶器管連接的排水管,至民國46年(西元1957年)整修為洗石子外牆,排水管改為竹節狀以水泥包覆,在使用多年後,於民國69年(西元1980年)11月基於安全考量下重新整修,請建築師莊長雄(出生年不詳)根據建物原始特色與教堂氛圍設計,於次年完工大抵為現今所見之貌。 

其餘兩側以連續的1樓弧拱窗(弧拱:圓心的位置低於拱基線呈現弧型)和2樓的平拱窗作排列,最後整建時,將此窗戶完全封閉,形成可隔絕外部聲音的莊嚴空間,使聖歌隊於吟唱時能完美呈現。 

教堂禮拜堂原為1樓,因諸多考量將禮拜堂改至2樓,加強功能性。並將空間改採菱形,有別於一般教堂長方形之佈置,天花板則設計為風箏狀,寓意為提醒教徒以耶穌之心為心。並在正前方放置大型十字架與擺放聖經的聖桌。民國95年(西元2006年)與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各項設備更新,使教堂更顯莊嚴外也添增便利性。
教堂位於保有古樸窄隘樣貌的貴德街上,可窺探大稻埕的百年風華。
教堂位於保有古樸窄隘樣貌的貴德街上,可窺探大稻埕的百年風華。
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教會整修,原本的銅管十字架換為現今的木造十字架。
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教會整修,原本的銅管十字架換為現今的木造十字架。
教堂菱形空間設計中於民國70年(西元1981年)所製銅管的十字架。
教堂菱形空間設計中於民國70年(西元1981年)所製銅管的十字架。
西元1980年整修時所封起建築兩側連續排列的1樓弧拱窗和2樓平拱窗。
西元1980年整修時所封起建築兩側連續排列的1樓弧拱窗和2樓平拱窗。
兩扇有毛莨葉裝飾的對稱牛眼窗,因此設計像方便供電報線出入,被推測當初此建築原為「清代電報學堂」所建。
兩扇有毛莨葉裝飾的對稱牛眼窗,因此設計像方便供電報線出入,被推測當初此建築原為「清代電報學堂」所建。
門罩處「李春生紀念教會」字樣,以舊照推測,是為西元1936年就有的設計。
門罩處「李春生紀念教會」字樣,以舊照推測,是為西元1936年就有的設計。

文獻資料

條目參照

  •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濟南基教長老教會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