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楠西龜丹石造土地公廟

楠西龜丹石造土地公廟
*
楠西龜丹石造土地公廟全景,高僅120公分、長寬各約90公分。
資產類別: 歷史建築-寺廟
所在地址: 臺南市楠西區龜丹40-5號
公告日期: 公元2013年04月02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嘉慶16年(西元1811年)
經 緯 度: 120.49795,23.13290
指定/登錄機關: 臺南市
公告文號: 府文資處字第1020164967號
資產保存者: 土地所有人(私有) ︰楊家宜土地所有人(公有)︰中華民國(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臺南辦事處管理)

指定/登錄理由

1.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石造土地公廟以整體鑿刻而組成,具歷史與藝術價值。
2.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楠西龜丹石造土地公廟具有建築石造技術與工法之特色,值得保存。
3.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石造土地公廟及石頭廟在臺南市相當少見,本廟型完整,文物、石碑尚存。

主題導覽

楠西龜丹石造土地公廟位於龜丹溪左岸,神農殿重建前的舊址旁,在神農殿遷往右岸之前兩廟比鄰而居。在龜丹社區的各聚落均有一個主要信仰中心,分別為神農殿(神農殿聚落)、埔頭盤古大太子宮(埔頭聚落)、盤古廟(鳳梨園聚落),但以神農殿聚落的神農殿為龜丹社區最主要信仰中心。

以整塊石頭堆砌與雕刻而成的楠西龜丹石造土地公廟,相當有特色,土地公神像體積不大且神情慈祥。廟方表示原本神農殿修建以後,欲將土地公與其廟體一起遷至神農殿現址,但請示之後,土地公欲留原地,所以另外請分靈新神像,安置在原址,石刻神像則奉請至神農殿中祭祀。

發展源流

楠西龜丹石造土地公廟位於龜丹溪左岸,神農殿重建前的舊址旁,在遷往右岸之前兩廟比鄰而居。在龜丹社區的各聚落均有一個主要信仰中心,分別為神農殿(神農殿聚落)、埔頭盤古大太子宮(埔頭聚落)、盤古廟(鳳梨園聚落),但以神農殿聚落的神農殿為龜丹社區最主要信仰中心。

龜丹神農殿所主祀的神農大帝,是由玉井鹿陶地區的開基祖北極殿分香而來,雖然楠西與玉井為兩個城鎮,但由於龜丹村鄰近玉井,因此在楠西設鄉之前,龜丹村民都會到玉井鹿陶的開基祖北極殿祭拜,祈求鹿陶神農大帝可保佑村民年年平安、五榖豐收,但由於路途遙遠,祭祀不方便,之後龜丹村民便將鹿陶北極殿的神農大帝分香到村內。

早期由於龜丹溪的溪水湍急,村民每次祭拜時都必須涉溪險過,相當危險。加上所供奉的神農大帝之誕辰月在農曆4月,當時也恰巧正是雨季,每次遊莊時必須涉水而過,往往只有抬轎者可藉由神農大帝神力保佑平安渡過,為此村民們皆感到相當不便,所以在日昭和16年(西元1941年)信徒選擇在龜丹溪右岸的現址興建土埆公厝,將神農大帝奉請至重建新廟中,於民國34年(西元1945年)改建為磚造廟宇。民國76年(西元1987年)於石造土地公廟外部增設鐵屋,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重修完工,目前土地公廟屋內為磁磚地板,原始石造土地公僅廟體及前方祭祀區塊為石地,而原土地公廟中的石刻神像,則安座於神農殿中。

主要特色

楠西龜丹石造土地公廟的廟體屬完整,而且文物、石碑尚存。廟體是以整塊石頭堆砌與雕刻而成,相當有特色,土地公神像體積不大且神情慈祥。廟方表示原本神農殿修建以後,欲將土地公與其廟體一起遷至神農殿現址,但請示之後,土地公欲留原地,所以另外請分靈新神像,安置在原址,石刻神像則奉請至神農殿中祭祀。

土地公廟體以砂岩雕造,高度為120公分、長寬各約90公分,是仿傳統民宅模式打造,屋脊前高後低,屋瓦也非常清楚雕出。廟體兩邊有對聯「福則有德千家祀,正則為神萬世尊」,橫批「福祿壽全」。本體廟後有1塊石碑,是福德祠購置香田承租立契碑記,因是砂岩材質,所以風化斷成兩截,部分碎片遺失後有修復黏補,但因碑文殘缺風化未成全文。

根據土地公廟內所保存的福德祠購置香田承租立契碑記,可得知土地公廟於清嘉慶16年(西元1811年)即存在鄉里間並有田地契約。石碑記載清嘉慶16至17年(西元1811-1812年)間的信徒購置田業,以做為福德爺香燈費用的內容,在石碑中詳列田業範圍與租納規條,勒石收執以為憑昭,額刻「配享乾坤」四字,以示香田崇祀、配享千秋;另一塊與土地公有關的石碑,放置在神農殿門前的福德祠香田承租立契碑記,記錄土地公田業重訂承租契約,也與土地公廟旁的石碑一模一樣,因碑文下方風化嚴重,導致無法辨識全文。

龜丹地區的神農殿主祀神農大帝,由玉井鹿陶開基祖北極殿分香而來。
龜丹地區的神農殿主祀神農大帝,由玉井鹿陶開基祖北極殿分香而來。
楠西龜丹石造土地公廟的廟型完整,文物、石碑尚存,在民國76年(西元1987年)增設鐵屋,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重修完工。
楠西龜丹石造土地公廟的廟型完整,文物、石碑尚存,在民國76年(西元1987年)增設鐵屋,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重修完工。
前往石造土地公廟所在的神農聚落,沿途上可看到社區居民種植的不同果樹。
前往石造土地公廟所在的神農聚落,沿途上可看到社區居民種植的不同果樹。
石造土地公廟的側面與屋頂
石造土地公廟的側面與屋頂
奉於石造土地公廟中的福德正神,為後分靈之新神祇。
奉於石造土地公廟中的福德正神,為後分靈之新神祇。
原土地公廟中的石刻神像,目前也安座於神農殿中。
原土地公廟中的石刻神像,目前也安座於神農殿中。
現存於龜丹神農殿的清道光23年(西元1843年)之石碑,和石造土地公廟一樣。
現存於龜丹神農殿的清道光23年(西元1843年)之石碑,和石造土地公廟一樣。
現存於石造土地公廟之石碑,因碑文下方風化嚴重,導致無法辦讀全文。
現存於石造土地公廟之石碑,因碑文下方風化嚴重,導致無法辦讀全文。
原始祭祀土地公的石地,目前屋內大部分改為磁磚地板,僅廟體及前方祭祀區塊為石地。
原始祭祀土地公的石地,目前屋內大部分改為磁磚地板,僅廟體及前方祭祀區塊為石地。

文獻資料

  • 1.張耘書(2011)。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神農殿。檢自︰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TainanCity/nanshi/1124001-SND
  • 2.臺南市楠西區龜丹社區發展協會(2011)。臺南市楠西區龜丹社區農村再生計畫。臺南市楠西區龜丹社區發展協會。檢自︰https://ep.swcb.gov.tw/ep/File/REGENERATION/GD110422%E8%BE%B2%E6%9D%91%E5%86%8D%E7%94%9F%E8%A8%88%E7%95%AB%E6%9B%B8%E5%9C%96%E6%A0%BC%E5%BC%8F-%E6%9C%AC%E6%96%87-%E5%88%AA%E9%99%A4%E9%87%91%E9%A1%8D_201211201502119607.pdf
  • 3.楠西龜丹石造土地公廟(2013)。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檢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130402000003
  • 4.福德祠購置香田承租立契碑記(不著年代)。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資料庫―臺灣碑碣拓片。檢自︰https://tm.ncl.edu.tw/article?u=014_001_0000007165

條目參照

  • 福德正神
  • 神農大帝
  • 土地公廟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