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林宮為潮州鎮泗林里、四春里及崙東里,3個里的聯合莊頭廟。屬於傳統建築中閩南式廟宇類型,主祀太子爺李哪吒。本廟為中壇元帥所鎮守,另有東、西、南、北等四營與朝林宮形成傳統閩南聚落之五營節結界守護方式。朝林宮除了具有傳統建築之工藝文化資產價值性外,尚具有村落定址與精神信仰結界等文化特色,尤其做為3個聚落共同廟宇之情況,甚為罕見。為潮州地區現存難得一見,值得保存之文化資產。
朝林宮位於潮州鎮泗林里、四春里及崙東里,為3里之聯合莊頭廟,此地原屬於平埔族中鳳山八社的「力力社」,清康熙年間至清乾隆中期,隨著朝廷派撥以及漢人深入開發屏東平原等因素,此地漢人聚落日增。朝林宮是由聚落居民本著奉獻的信念,集資而興建之,具有傳統工藝的價值,在風水建築表徵上有一定的意義。
其規模袖珍卻採五臟俱全,採取外廟內祠的建築形式,兩殿兩護龍式格局與外觀立面。此廟宇也代表興建時期地方之經濟力,尤其以泗林里的大家族―陳姓宗族為主,朝林宮廟地即是由陳姓宗族所捐獻。值得一提的是,朝林宮為3個里之共同莊頭廟宇,此在臺灣甚為罕見,具有村落定址與傳統五營信仰結界等文化特色。
清康熙年間漢人進入泗林等地移墾,至清乾隆中期隨朝廷派撥「熟番」及漢人深入開發屏東平原等因素,此地「力力社」原住民被迫遷移或就地同化。力力社地理位置位於潮州鎮林邊力力溪沖積扇之三角埕上,沖積扇河道常因分歧而不時移動,每逢暴風雨來襲,氾濫情形益發嚴重,所以此地聚落常飽受水患之苦。故地方有建廟、祈求平安之需求。
日治時期,推動土地測量與地籍登記,據當時土地臺帳紀錄顯示,已有朝林宮廟地之登記,可證朝林宮應於西元1890年代前就已存在。朝林宮為聯合莊頭廟,相當罕見。朝林宮屬於傳統建築中閩南式廟宇類型,其為中壇元帥所鎮守,另有東、西、南、北等四營與朝林宮形成傳統閩南聚落之五營節結界守護。
至日治昭和13年(西元1938年)總督府授權地方政府開始整頓寺廟,四林地區也遭受波及,日本人將不少神像集中在四林國小燒毀。朝林宮在當時不但停止各種宗教祭典活動,主神太子爺神像也讓信徒請回家中供奉。由於廟宇處理原則中強調「祀神須改為純正佛教或儒教之神佛」,因此乃暫時供奉媽祖成為朝林宮主神,廟中天井所擺置的天上聖母香爐尚使用至今。日治昭和15年(西元1940年)所有權轉移至「四林農事實行組合」,將朝林宮左側護室作為「共同倉庫」,也就是附近地區農產的集散地點。
戰後,主神太子爺神像才被送回,重新安座,朝林宮亦恢復原有的宗教活動。但因廟地仍登記在四林農事實行組合名下,並非歸廟方所有。在廟方與信徒努力奔走下,終於買回廟地,並向屏東縣政府申請列入古蹟資產,成為潮州鎮現今唯一古蹟等級的文化資產。
朝林宮建築之格局,為的兩殿兩護龍平面,外觀由立面構成,大致可分為臺基、牆身與屋頂3個部分。以前殿至正殿之中軸線,搭配左、右護龍面外山牆,與左、右通過水門(過水:傳統厝屋連結內、外護龍與正身的走廊)組成。
其廟宇外觀如一般廟宇,內部建築形式卻有如宗祠,有些量體及外觀在安排上,具有簡化趨勢。相傳為朝林宮建廟,約清咸豐、同治年間,此地飽受 水患之苦,太子爺顯靈要求建廟,廟地須由當地陳家捐獻。但因地理師堪地於該處建廟,將敗壞陳家風水,推測為尊重傳說說法,為降低對家族的傷害而建造之。
正殿主要作為祭堂,供奉主神太子爺,正殿前方與天井過水廊交接處,左、右各設一門,可通往護龍。正殿與前殿的牆身用卵石砌:用鵝卵石堆疊所砌的石牆,可充分展現地方廟宇特色。
左、右護龍山牆在臺基以上亦採斗子砌方式展現;前殿間之過水門牆面則採用人字形斗子砌,適切地傳達轉換空間的角色。過水廊建築是唯一有柱子的空間,柱子外觀採用類似西式柱飾處理,柱墩為橢圓形,柱頭處理有著近似希臘毛莨葉片的西式裝飾。前殿中央有三道門,中央門板繪有門神秦叔寶與尉遲恭兩位將軍。另外兩扇門則左繪龍、右繪鳳,充分展現傳統廟宇在消災解厄、祈福求平安之角色。
在護龍山牆面上,有沿鳥踏(鳥踏:傳統建築山牆面中以磚砌成凸出於磚牆的線條,其原來功用是防止壁面淋雨, 後來漸漸變為裝飾帶。)下方施作剪黏,裝飾帶水車堵的作法,以提升豐富性,如此較易與正殿前之立面搭配。前殿、正殿屋頂均為燕尾形式之「硬山式」屋頂,前殿中脊中央有鯉魚吐漕及火龍珠之剪黏裝飾,正殿中脊上則為雙龍中央為葫蘆之剪黏裝飾。
朝林宮除具有上述傳統建築之工藝文化資產價值性外,尚具有村落定址與精神信仰結界等文化特色,為潮州地區值得保存的文化資產。
朝林宮供奉太子爺,日治時期政府要求祀神需為純正佛教或儒教之神明,太子爺等其他神祇由信徒請回家中供奉,廟方則暫時供奉媽祖為主神,圖為當時設置的天上聖母香爐,使用至今,具有歷史意義。
身正殿與前殿卵石砌與偏屋頂處斗子砌的山牆身卵石砌為用鵝卵石堆疊所砌的石牆;斗子砌亦可稱為斗砌、空斗砌、斗磚牆,以薄磚砌成盒狀,並在盒中填上石礫、泥土或磚瓦的做法,所以內部有些是空心。
朝林宮前殿門板繪圖與屋脊中央鯉魚吐漕及火龍珠之剪黏裝飾。
左護龍「共同倉庫」之牆面及砌磚面上有明顯鹽分結晶,推測是因日治時期堆放民生物品、肥料與食鹽的關係所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