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吳鳳廟

吳鳳廟
*
吳鳳廟外觀,為二進三開間兩護龍廟體結構。
資產類別: 古蹟-縣(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嘉義縣中埔鄉社口村23鄰社口1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11月27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嘉慶末年(約西元1820年)
經 緯 度: 120.54131,23.44602
指定/登錄機關: 嘉義縣
公告文號: 74府一字第74114號
資產保存者: 縣(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主題導覽

吳鳳廟是清嘉慶25年(西元1820年)利用通事公廨改建成的祠廟,俗稱為阿里山忠王祠。日治時期大地震廟宇傾圮,在政府的資助募捐下重建,第5任總督與14任總督都前來此參拜過。二戰後多次修建,民國74年(西元1985年)擴建為紀念公園。

吳鳳廟建築採其他廟宇所罕見以六根立柱撐起的歇山屋頂,由六假捲棚屋面構成,翼角起翹,剪黏泥塑精美,大木構造華麗。值得一提的是,拜殿存有鹿港名師郭新林(西元1902-1973年)的彩繪作品,值得探訪。

發展源流

吳鳳(西元1699-1769年),祖籍福建漳州平和縣新安里山布社烏石人。清康熙年間,祖父吳連(生卒年不詳)就經常往來閩臺間做「走水」(即小商販)生意,家族對臺灣這片土地已不算陌生;康熙49年(西元1710年),漳州遭強颱侵襲,又逢大旱,父親吳珠(生卒年不詳)迫於生計攜帶妻兒渡臺謀生,來臺後除從事與阿里山原住民往來交易的「番割」外,也成立「吳大振」墾號進行開墾。從此以後,吳鳳跟隨父親出入山地,與鄒族諸社建立良好關係,後來繼承父業,成為墾首,招佃開墾。康熙60年(西元1721年)朱一貴事件爆發,諸羅地區陷於動亂,原李姓通事因此被殺,康熙61年(西元1722年)遂由吳鳳接任此職,至清乾隆34年(西元1769年)被殺,任期長達48年之久。

吳鳳生平史料頗少,已經難以逐一詳究,因現存資料都是再傳聞的二、三手史料,很難據以考證或論斷。目前其死至今也頗具爭議,常見的可歸納為5種說法:1.捨身成仁;2.原住民誤殺;3.拒戰被殺;4.原住民索首級殺吳鳳;5.吳鳳掩護他社而被殺。不管史實為何,吳鳳死後碰巧阿里山各社發生疫癘,社民相繼死亡等種種異象,使鄒族一時不敢再向嘉義一帶出草,再加上與布農族之鬥爭,及由原住民擔任通事,減少被剝削扣社租情形,減低衝突因素,漢人與原住民之間維持近百年的和平。總之,不論吳鳳之死是否真對原住民出草習俗有影響,至少反映出當時出草事件的減少,故附近漢民感念吳鳳,立祠祀之。

目前史料已知最早的吳鳳廟起源於清嘉慶25年(西元1820年),由當時的通事楊秘(生卒年不詳)利用通事公廨改建為祠廟,鄉民俗稱為阿里山忠王祠。日治明治39年(西元1906年)廟宇在大地震中傾圮,日治大正2年(西元1913年)在日本政府的資助募捐下重建,並由第5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西元1844-1915年)擔任落成祭典的主祭。日治昭和6年(西元1931年)再次修建,且擴充規模,落成時第14任臺灣總督太田政弘(西元1871-1951年)亦前來祭拜。二戰後也有多次修建,並在民國74年(西元1985年)擴建為紀念公園。

主要特色

現存的吳鳳廟坐西北朝東南,是二進三開間兩護龍的建築。以朱紅色外牆範圍,開四柱三層燕尾拱門上題橫額「阿里山忠王祠」。第一進為吳鳳廟建築最為精彩的傑作,外檐裝修石雕構,面開三門,未開窗洞,是其他廟宇所罕見以六根立柱撐起的歇山屋頂,由六假捲棚屋面構成,翼角起翹,剪黏泥塑精美,大木構造華麗。吳鳳廟的拜殿和正殿是主要的祭祀空間,拜殿由八根柱子支撐,柱頭模仿西方柱式的造型,拜殿的木雕非常精美,大樑上以獅子和麒麟雕刻作為連接結構,其他部位的雕刻題材則有傳統戲劇、花鳥、甚至魚、蝦、螃蟹等。此外,拜殿的彩繪為鹿港名師郭新林(西元1902-1973年)的作品,顏色豐富雅緻。拜殿屋頂尚有修長的燕尾屋脊和剪黏裝飾,手法花俏而細緻;側面山牆以貓頭鷹圖案裝飾,顯得十分特別。正殿供奉吳鳳公神位,正殿的屋架彩繪及雕刻數量雖然不及拜殿,但仍相當細緻精美,尤其文官門神彩繪,色彩鮮豔分明,為一佳作。左側是吳鳳公史蹟陳列室,廟內有總統蔣中正(西元1887-1975年)所題的「捨身取義」一匾。

吳鳳廟的入口牌樓造型莊重嚴肅,採用「五岳朝天式」山牆的造型。穿越牌樓後,取代一般廟埕廣場的是一片廣闊的綠蔭和步道,這是因為此廟的祭祀著重於紀念性,而非大型的祭祀慶典活動所致。此外,廟旁還設有「吳鳳紀念公園」,園內建築採用閩南式的傳統建築和庭園設計,為漢寶德(西元1934-2014年)精心規劃,地舖馬齒石,迴廊紅柱八角亭,依山坡地高低起伏而走,牆上有圓形、甕形、八角形、多角形的開口,每一個開口依造型採用不同的材質裝飾,多了一份懷古思情之味。由於吳鳳紀念公園之設置,於吳鳳廟四周所增建之崇仁館、尚義館兩座靜態及動態陳列館與根香廳、益智館及管理中心等,皆採取類似的庭園建造原則。每年國曆11月12日吳鳳誕辰,吳鳳廟會有盛大的祭典,緬懷吳鳳。
民國41年重修正殿時蔣中正所提「舍生取義」之掛匾
民國41年重修正殿時蔣中正所提「舍生取義」之掛匾
後殿建築外觀
後殿建築外觀
吳鳳廟牌樓阿里山忠王祠門樓照
吳鳳廟牌樓阿里山忠王祠門樓照
後殿中間主祀吳鳳公神位
後殿中間主祀吳鳳公神位
前殿主祀吳鳳公,騎白馬及紅衣紅袍吳鳳公畫像。
前殿主祀吳鳳公,騎白馬及紅衣紅袍吳鳳公畫像。
吳鳳廟外觀龍柱與石柱
吳鳳廟外觀龍柱與石柱
吳鳳廟右前方民國43年(西元1954年)「吳鳳廟重修廟碑」
吳鳳廟右前方民國43年(西元1954年)「吳鳳廟重修廟碑」
「改修吳鳳廟碑記」立於昭和6年(西元1930年),文中詳述創建始末。
「改修吳鳳廟碑記」立於昭和6年(西元1930年),文中詳述創建始末。
吳鳳廟洗石子外觀,外牆龍堵與虎堵。
吳鳳廟洗石子外觀,外牆龍堵與虎堵。

文獻資料

  • 1.吳鳳廟(1985)。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摘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851127000040。
  • 2.羅偉嘉(2012)。吳鳳廟。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摘自: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ChiayiCounty/jungpu/1013012-WFM。
  • 3.林婉禎(2009)。吳鳳廟。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摘自: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8082。
  • 4.嘉義縣文化觀光局(2018)。縣定古蹟吳鳳廟。摘自:https://www.tbocc.gov.tw/SightLib/Sight_Detail.aspx?id=5a32bd6f-9bd3-e411-a5d3-e4115b13f301&lang=tw
  • 5.改修吳鳳廟碑記(不著年代)。臺灣碑碣拓片。台灣記憶。國家圖書館。摘自: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document_ink_detail.hpg&xml_id=0000053056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