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臺南開基靈祐宮

臺南開基靈祐宮
*
臺南開基靈祐宮為兩落兩廊帶拜亭之建築格局,三川門面寬三開間。
資產類別: 古蹟-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赤崁東街86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08月19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康熙10年(西元1671年)
經 緯 度: 120.20373,22.99814
指定/登錄機關: 臺南市
公告文號: 74台內字第338095號
資產保存者: 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依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54條綜合評定之

主題導覽

臺南開基靈祐宮又稱小上帝廟,依據日治時期寺廟臺帳記載創建於清康熙10年(西元1671年),清代廟宇建築為三落,後殿供奉臺灣知府蔣毓英,日治初期後殿傾倒,日治昭和7年(西元1932年)因為明治公學校擴充校舍的緣故,靈祐宮將三川門改作為正殿,今日的靈祐宮平面布局屬於兩落兩廊帶拜亭之建築格局。

主祀神為北極玄天上帝,玄天上帝信仰源自北極星崇拜,因為主祀神的緣故,在漢文化五行觀念裡北方屬水,水色尚黑,使得建築的油漆採取「黑柱紅樑」的作法,有別於其他廟宇常見以紅色為主要顏色而形成特色。

民國93年(西元2004年)古蹟修復工程在三川門牆體發現原本正殿的清水磚框、垂花、短柱遺跡,目前遺跡被保留,具體展示靈祐宮更改座向的歷史。

發展源流

臺南開基靈祐宮主祀北極玄天上帝,玄天上帝俗稱為上帝公,為了有別於同是主祀北極玄天上帝的北極殿,而稱靈祐宮為小上帝廟,北極殿為大上帝廟。關於靈祐宮的創建,康熙59年(西元1720年)陳文達(生卒年不詳)的《臺灣縣志》:「小上帝廟,偽時建.總鎮張玉麒調臺,中流震風,夢神散髮跣足降於檣,波恬浪靜抵岸;因重新帝廟焉.其後為郡侯蔣公毓英祠;時江西觀察命下,士民不忍其去,故立祠祀之。」內文說到創建年代在明鄭時期,而在日治時期的寺廟臺帳則記載創建於康熙10年(西元1671年)。

依據《臺灣縣志》的紀載,清康熙30年(西元1691年)在廟後增建蔣公祠祭祀蔣毓英(生卒年不詳),康熙37年(西元1698年)總鎮張玉麒(生卒年不詳)重修靈祐宮,當時的建築是三落帶護龍的格局,廟前有照壁。清乾隆15年(西元1750年)臺灣縣署考量右有城守營、前有鎮標右營,在噪音與吉凶考量下將縣署遷到赤崁樓右側,並整理赤崁樓提供民眾遊玩,使得位在赤崁樓附近的靈祐宮香火興盛,之後靈祐宮分別在清嘉慶2年(西元1797年)、清道光15年(西元1835年)、清咸豐6年(西元1856年)有過修繕紀錄。

清代靈祐宮的經營主要仰賴清朝官員及吏卒出資,在信徒的組成部分一般庶民較少,致使日治時期靈祐宮的香火大減,後殿蔣公祠更因無人維護而撤除,直到日治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由廖東(生卒年不詳)等人倡議重修,大正3年(西元1914年)竣工,但在日治昭和7年(西元1932年)因為明治公學校擴充校舍的緣故,使得靈祐宮改為坐東朝西的方位,即原本的三川門改作為正殿。

靈祐宮的屋頂在二戰期間受到轟炸而損毀,民國37年(西元1948年)進行整修,翌年竣工,之後在民國47年(西元1958年)、民國61年(西元1972年)亦有重修,民國73年(西元1984年)進行大規模整修,臺南市政府在民國93年(西元2004年)進行古蹟修復工程,翌年竣工。

主要特色

靈祐宮主體建築的平面布局屬於兩落兩廊帶拜亭之建築格局,兩落即三川門與正殿,拜亭位於正殿前方,兩廊即連接三川門與正殿的廊道,建築左右對稱,是典型傳統漢式中型寺廟建築的平面配置。

靈祐宮的結構牆體均採磚石造,建築構造為抬樑式構造及硬山擱檁承重牆系統混合,三川門面寬三開間,立面採用板門與隔扇的組合,外檐裝修將三川門分為向外的前檐廊與向後的後檐廊,前檐柱為龍柱,前後檐廊的進深約略相等,全部進深共五架,屋頂採雙坡水硬山單檐翹脊式屋頂,屋頂鋪設筒板瓦。靈祐宮於民國93年(西元2004年)修復工程期間,在清除三川門的牆面粉刷層時,於後步口發現牆體有填塞磚塊的作法,是原本正殿的清水磚框、垂花、短柱遺跡,見證日治昭和7年(西元1932年)靈祐宮轉向的歷史。

拜亭為四柱兩坡水型制,屋架為二通四瓜卷棚式,全部進深共七架,屋頂採雙坡水硬山單檐翹脊式屋頂,屋頂鋪設筒板瓦,拜亭的後屋坡與正殿的前屋坡之間設置天溝,天溝下作搭牽樑承接。正殿面寬三開間,作不裝設門扇之敞廳式,前後用三柱,前面二柱構成部口,中央點金柱棟架架內採三通五瓜疊斗式,全部進深共十一架,屋頂採雙坡水硬山單檐翹脊式屋頂,屋頂鋪設素燒筒板瓦。

靈祐宮的建築特色在於廟內「黑柱紅樑」的作法,有別於其他廟宇常見以紅色為主要顏色,其原因在於主祀神為玄天上帝,玄天上帝是北極星的崇拜,在漢文化五行觀念裡北方屬水,水色尚黑,因此靈祐宮的柱子皆粉刷黑色油漆。

靈祐宮正殿明間神龕主祀北極玄天上帝,鎮殿神像為泥塑製作,坐姿,肌膚金色以顯示出神格崇高,雙手還抱於腹前呈現「抱壽體」,雙足跣足而不踏龜蛇,展現明代玄天上帝神像遺風,神龕兩旁分別為站姿溫元帥與康元帥,臺灣民間信仰常以溫元帥與康元帥作為玄天上帝的脅侍神,神像皆作武將打扮,康元帥膚色紅手持長劍、趙元帥膚色黑手持金鞭。左次間神龕供奉註生娘娘、右次間神龕供奉福德正神,靈祐宮還配祀有王靈天君與馬府千歲等祀神。
 

用於出巡使用的執事牌
用於出巡使用的執事牌
三川門牆體發現原本正殿的遺跡,證實廟宇曾更改座向的歷史。
三川門牆體發現原本正殿的遺跡,證實廟宇曾更改座向的歷史。
開基靈祐宮採取「黑柱紅樑」的作法,呼應玄天上帝的北方神信仰。
開基靈祐宮採取「黑柱紅樑」的作法,呼應玄天上帝的北方神信仰。
三十六官將壁畫之一
三十六官將壁畫之一
開基靈祐宮正殿室內,龍柱懸掛虎頭牌,牌面分別書寫「公堂重地」與「禁止喧嘩」。
開基靈祐宮正殿室內,龍柱懸掛虎頭牌,牌面分別書寫「公堂重地」與「禁止喧嘩」。
正殿面寬三開間,作不裝設門扇之敞廳式。
正殿面寬三開間,作不裝設門扇之敞廳式。
開基靈祐宮彩繪出自潘岳雄(西元1943年-)藝師
開基靈祐宮彩繪出自潘岳雄(西元1943年-)藝師
開基靈祐宮主祀玄天上帝,又稱小上帝廟。
開基靈祐宮主祀玄天上帝,又稱小上帝廟。
古蹟修復採取展示遺跡的方式,呈現牆體作法。
古蹟修復採取展示遺跡的方式,呈現牆體作法。

文獻資料

  • 1.楊仁江(1994)。臺南開基靈祐宮調查研究與修護。臺南: 臺南市政府。
  • 2.陳文達(1961)。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3.開基靈祐宮管理委員會(無年代)。明朝首建真武廟開基靈佑宮。臺南:開基靈祐宮管理委員會。
  • 4.高拱乾纂輯、周元文增修、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2004)。《臺灣府志》。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5.陳文達(1993)。《臺灣縣志》。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