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總趕宮

總趕宮
*
總趕宮面寬一開間,平面布局屬於兩落帶拜亭之建築格局。
資產類別: 古蹟-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中南里中正路131巷13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11月27日
創建/起源年代: 明鄭時期
經 緯 度: 120.19982,22.99197
指定/登錄機關: 臺南市
公告文號: 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資產保存者: 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64條綜合評定之

主題導覽

臺灣唯一座以倪聖公為主神的廟宇,隸屬清代臺南府城聯境組織中的八吉境,因而現在以八吉境總趕宮稱之。相傳在明鄭時期建廟,最初名為聖公廟,奉職司總管海舶的神祇為主神,廟址在臺江內海的海濱,多為船戶、漁民、水師官兵所信奉。清乾隆54年(西元1789年)重修後更名為總管宮,清嘉慶年間(西元1796-1820年)隨著潟湖淤積而香火日衰,清道光15年(西元1835年)重修後改廟名為總趕宮。

總趕宮主體建築的平面布局屬於兩落帶拜亭之建築格局,正殿中央供奉倪聖公神像,兩側為福德正神與註生娘娘等神,此外還供奉楊廷理(西元1747-1813年)與黃化鯉(生卒年不詳)的長生祿位。

發展源流

關於總趕宮的創建,最早的史料是清康熙59年(西元1720年)陳文達(生卒年不詳)的《臺灣縣志卷九雜記志.寺廟》,總趕宮最初名為聖公廟,創建於明鄭時期。

總趕宮所在位置曾是臺江內海的海濱,明鄭初期因海岸線向西擴張,這片新出現的新浮覆地遂發展成市街,大井頭渡口以南為帆船的碇泊所在,進出臺江內海的船戶、漁民、水師官兵信奉海神祈求庇蔭,共同出資擇地在海岸較高的地方建廟。清乾隆54年(西元1789年)蔡廷萼(生卒年不詳)重修,更名為總管宮,之後因「管」與「趕」在福佬話中為同音異字,開始訛傳為總趕宮。

總趕宮所在位置曾是臺江內海的海濱,明鄭初期因海岸線向西擴張,這片新出現的浮覆地遂發展成市街。大井頭渡口以南為帆船的碇泊所在,進出臺江內海的船戶、漁民、明鄭水師官兵信奉海神祈求庇蔭,共同出資擇地在海岸較高的地方建廟,稱為「聖公廟」。清乾隆54年(西元1789年)蔡廷萼(生卒年不詳)重修,更名為「總管宮」,之後因「管」與「趕」在福佬話中為同音異字,至清道光15年重修時,訛傳為「總趕宮」。

戰後因為年久失修,曾在民國47年(西元1958年)修繕過神龕臺座,民國55年(西元1966年)整修地坪、牆身,這次整修委請已故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陳壽彝施作彩繪,是陳壽彝從事寺廟彩繪初啼試聲的第一組作品,顯得彌足珍貴。民國74年(西元1985年)將右側廂房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兩層樓建築,民國74年指定三川門、拜亭、正殿為古蹟,古蹟本體在民國97年(西元2008年)進行修復工程,民國99年(西元2010年)神像入火安座,慶成醮則在民國107年(西元2018年)舉辦。
 

主要特色

總趕宮主體建築的平面布局屬於兩落帶拜亭之建築格局,兩落即三川門與正殿,拜亭位於三川門與正殿之間,拜亭的兩側附有龍、虎天井,這種空間組構為正殿緊落於三川殿之後,兩建築之間藉由拜亭做聯繫,形成連貫性的空間,工字型建築格局是臺灣南部傳統廟宇建築常見的格局做法。這種建築適合高溫酷熱、夏季午後雷陣雨的南部環境,不僅能使室內兼具涼爽,還具有通風採光的效果。

結構牆體均採磚石造,建築構造為硬山擱檁承重牆系統,三川門面寬三開間,立面採用板門與隔扇的組合,明間中門的門扇繪畫秦叔寶與尉遲恭,左次間偏門的門扇繪畫加冠晉祿,右次間偏門的門扇繪畫添花進爵,外檐裝修將三川門分為向外的前檐廊與向後的後檐廊,前檐柱為龍柱,前後檐廊的進深約略相等。

三川門室內兩側牆前供奉的是盧清爺與韓德爺,這兩尊神將與謝將軍、范將軍的造型相似,常被誤認為是謝將軍與范將軍,三川門全部進深共七架亇﹙兩柱之間為一架﹚,屋頂採雙坡水硬山單檐翹脊式屋頂,形式為三川脊,屋頂前坡鋪設綠釉筒板瓦,後坡鋪設素燒磚紅仰合瓦。

拜亭為四柱,屋架為二通四斗柱捲棚式屋頂,全部進深共七架,屋頂採四垂頂,屋頂鋪設素燒仰合瓦,拜亭的後屋坡與正殿的前屋坡之間設置天溝。龍、虎天井的井壁以泥塑剪黏方式製作虎與龍。

正殿為不裝設門扇之敞廳式,室內設置神龕,明間神龕供奉主神倪聖公,總趕宮為臺灣唯一座以倪聖公為主神的廟宇,倪聖公又稱總管爺、聖公爺。近代研究認為倪聖公的神格、事蹟有過幾次的轉變,從最初職司總管海舶的神祇,具有海神的性格,後成為守護八吉境的鄉土神。

神龕供奉五營首、五營旗、馬使與馬,左次間神龕供奉註生娘娘,右次間神龕供奉福德正神,神像旁分別為是清代名宦楊廷理與黃化鯉的長生祿位牌,楊廷理為清代名宦,曾出任臺灣知府、臺灣道道臺等職務,總趕宮於清朝乾隆60年(西元1795年)由楊廷理捐款整修,信徒為感念其恩德,在廟中供奉祿位用於祈求長生。
 

總趕宮古蹟本體的彩繪出自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陳壽彝,為民國55年(西元1966年)所繪。
總趕宮古蹟本體的彩繪出自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陳壽彝,為民國55年(西元1966年)所繪。
總趕宮右側廂房的彩繪出自薪傳獎得主丁清石,為民國74年﹙西元1985年﹚藝師所繪,主題為孫文在普陀山見到觀世音菩薩顯靈。
總趕宮右側廂房的彩繪出自薪傳獎得主丁清石,為民國74年﹙西元1985年﹚藝師所繪,主題為孫文在普陀山見到觀世音菩薩顯靈。
總趕宮的右側廂房為「佛祖廳」,供奉觀世音菩薩與善財、龍女,,善財、龍女源自佛教經典,而作為觀世音菩薩的脅侍則是宋明以來的民間信仰。
總趕宮的右側廂房為「佛祖廳」,供奉觀世音菩薩與善財、龍女,,善財、龍女源自佛教經典,而作為觀世音菩薩的脅侍則是宋明以來的民間信仰。
右側廂房為佛祖廳,主祀觀世音菩薩。
右側廂房為佛祖廳,主祀觀世音菩薩。
慶成所黏貼的「北方」剪刀尺鏡符,廟中的鏡符一般為五張,底色以五行色區別,依「東南西北中」分成「青紅白黑黃」五色。
慶成所黏貼的「北方」剪刀尺鏡符,廟中的鏡符一般為五張,底色以五行色區別,依「東南西北中」分成「青紅白黑黃」五色。
供奉於正殿右側福德正神神龕內的楊廷理(右)與黃化鯉(左)的長生祿位牌。楊廷理為清代名宦,曾出任臺灣知府、臺灣道道臺等職務,總趕宮於清朝乾隆60年(西元1795年)由楊廷理捐款整修,信徒為感念其恩德,在廟中供奉祿位用於祈求長生。
供奉於正殿右側福德正神神龕內的楊廷理(右)與黃化鯉(左)的長生祿位牌。楊廷理為清代名宦,曾出任臺灣知府、臺灣道道臺等職務,總趕宮於清朝乾隆60年(西元1795年)由楊廷理捐款整修,信徒為感念其恩德,在廟中供奉祿位用於祈求長生。
民國55年(西元1966年)總趕宮整修,竣工後舉辦慶成醮,依例交陪境在總趕宮建醮期間舉行「入醮」,照片是八吉境廟宇入醮所獻的匾額。
民國55年(西元1966年)總趕宮整修,竣工後舉辦慶成醮,依例交陪境在總趕宮建醮期間舉行「入醮」,照片是八吉境廟宇入醮所獻的匾額。
神龕內主祀倪聖公,又稱總管爺、聖公爺,為職司總管海舶的神祇。鎮殿神像所戴的神冠為臺南市「神明紙帽」技藝保存者高啟舜所作。
神龕內主祀倪聖公,又稱總管爺、聖公爺,為職司總管海舶的神祇。鎮殿神像所戴的神冠為臺南市「神明紙帽」技藝保存者高啟舜所作。
正殿為總趕宮主要祭祀空間,供奉於正殿兩旁的神將為盧清與韓德,非一般常見的謝將軍、范將軍。
正殿為總趕宮主要祭祀空間,供奉於正殿兩旁的神將為盧清與韓德,非一般常見的謝將軍、范將軍。

文獻資料

  • 1.徐裕健計畫主持﹙2001﹚。臺南市第三級古蹟總趕宮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臺南市:臺南市政府。
  • 2.李淑如﹙2017﹚。從江南到臺南-臺南總趕宮總管傳說之演變與信仰網絡的形成。臺灣文學研究第25期。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
  • 3.王禮主修,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2005)。臺灣縣志。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