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社子島玄安宮

社子島玄安宮
*
社子島玄安宮正面照
資產類別: 歷史建築-寺廟
所在地址: 臺北市士林區延平北路7段90號
公告日期: 公元2016年05月30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道光23年(西元1843年)
經 緯 度: 121.49515,25.09671
指定/登錄機關: 臺北市
公告文號: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530386100號
資產保存者: 私人財產

指定/登錄理由

1.玄安宮創建於清代中葉,供奉神像為泉州同安縣謝家移民時奉祀之祖公佛,本建物屋頂改建時已將謝氏祖先牌位移出,目前供奉玄天上帝、中壇元帥、左右兵將及虎爺等神像,具民間信仰研究價值。
2.玄安宮建物三面牆身為金包玉及唭哩岸岩,目前尚存,上覆疊澀亦保存良好,壁磚推測為清代尺寸,屋頂及正面牆雖已改建,惟具見證社子島開發史之意義,並為社子島百年水患留下紀錄。

主題導覽

社子地區原是凱達格蘭族麻少翁社的原居地,漢人移墾後沿河岸開發,清朝時已形成「社子莊」聚落。謝氏族人於乾隆3年(西元1738年)由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來臺,隨身持扁擔用米袋裝開基玄天上帝、中壇元帥、黑虎將軍、康趙二元帥,落腳於柑仔園,供奉至今具民間信仰研究價值。

玄安宮前身為謝氏祖厝,創建於道光23年(西元1843年),用唭哩岸石建成,石砌基座佐以清水二丁掛磚砌牆身,目前尚存,上覆斗砌磚牆與疊澀工法亦保存良好,壁磚推測為清代尺寸,日治時期亦有用日本磚頭加以維修。民國80年開基玄天上帝指示,將祖厝整修建廟,私人宅院轉為庄頭廟宇代表之一,成為地方民眾信仰中心。

發展源流

社子島玄安宮位於臺北市士林區,是淡水河、基隆河匯流處形成的沙洲,範圍大約是現今延平北路7到9段一帶,此地為凱達格蘭族麻少翁社的原居地,清代漢人移墾沿河岸開發,很早就在社子一帶落腳形成「社子莊」聚落。乾隆3年(西元1738年)謝氏族人由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溝乾鄉溝乾堡第4都渡黑水溝來臺,持扁擔用米袋裝開基玄天上帝、中壇元帥、黑虎將軍、康趙二元帥,落腳於「柑仔園」,也就是如今士林溪洲底現址。

玄安宮前身為謝氏祖厝,創建於道光23年(西元1843年),建物三面牆以斗砌磚牆與疊澀工法而做,石砌基座採用唭哩岸岩,目前保存良好,壁磚推測為清代尺寸。民國80年,廟方因泉州同安縣謝家移民時奉祀之開基玄天上帝降駕指示,將祖厝整修後建廟,並於隔年竣工開廟門,屋頂及正面牆與此時改建,並將謝氏祖先牌位移出,目前供奉玄天上帝、中壇元帥、左右兵將及虎爺等神像,具民間信仰研究價值。

社子島地區地勢低窪長年淹水,民國59年經濟部研擬「臺北地區防洪計畫」時,以地勢低窪、易遭水患、人口稀少、經濟價值低為由,將社子島末端定為「限制發展區的洪水氾濫區」,僅作為農業用地或綠地而訂下了禁建、限建的規定,停止延平北路7、8、9段以後的一切建設許可,社子島之發展即受限制至今,因此也保留社子島地區自清領時期的祭祀圈、傳統祭祀節慶與地方民俗。玄安宮身為地方信仰中心,不僅見證社子島開發史之意義,也為社子島百年水患留下紀錄。

主要特色

玄安宮前身為謝氏祖厝,建物為清代古宅,建於道光23年(西元1843年),至民國80年時,廟方因謝家奉祀之開基玄天上帝降駕指示將祖厝整修後建廟,整修時將屋頂及正面牆改建,古宅原有牆體採用唭哩岸石為石砌基座,再以斗砌磚牆與疊澀兩種工法組成。唭哩岸岩是臺灣稱呼「木山層石英砂岩」的一種別稱,清代「唭哩岸打石場」為重要的建材來源,其耐腐蝕、抗高溫的特性,在建材上常作為圍牆建材、地基石。在日治時代透過鐵路運輸而在各地興建的燒窯爐多採用此石,二戰期間日本的部分軍艦火爐亦使用此石材。

斗砌磚牆在臺灣清代所建之建築極為常見,是以大塊扁形的紅磚,以豎立及平放的方式組成盒狀,內部再填塞石土碎料。這種做法的牆體厚實,又可節省磚材,外觀形成寬窄相間的分隔。早期長輩甚至會將私房錢藏在中空的斗砌磚牆內,因此斗砌磚牆又有「金包銀」、「金包玉」等說法。而「疊澀」為早期漢民族常見的建築結構的砌法,利用磚、石或木材通過一層層堆疊向外挑出,或收進,常見於磚塔、石塔、磚墓室等建築物。玄安宮建築目前可見這些保存良好的清代建築工藝與建材。

現今建廟的玄安宮,供奉之玄天上帝、中壇元帥及虎爺等神像,皆為早期謝氏族人於乾隆3年(西元1738年)持扁擔用米袋渡海來臺的老金身,為紙漿雕塑而成,極具歷史意義。現除中元普渡、安太歲燈、平安燈等各項祭改,也提供信眾問事,香火鼎盛,為地方祭祀圈重要信仰中心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玄安宮中元普渡採純道教科儀進行,道長在施食道場時,頭戴「五老冠」進行普渡,保留傳統進行儀式,為北臺灣難得一見的景象之一。

社子島地區自清領時期便有若干聚落存在,大部分聚落乃是圍繞信仰重心而發展,雖然現今生活方式以及產業皆有所轉變,因為政策低開發的關係,保留諸多的「宗教廟宇」與「家族古宅」,加上後期南部移民與血緣關係所引入之神明會等地方祭祀節慶,為聚落建築群、祭祀圈保有傳統文化內涵。
 

入口處的門神像
入口處的門神像
隨謝氏族人渡臺的開基玄天上帝老金身
隨謝氏族人渡臺的開基玄天上帝老金身
屋頂雖已改建,上覆之疊澀尚保存良好。
屋頂雖已改建,上覆之疊澀尚保存良好。
玄安宮周邊環境
玄安宮周邊環境
玄安宮內殿
玄安宮內殿
玄安宮建物牆身為斗砌磚牆及唭哩岸岩,搭配清水磚建造,牆體厚實。
玄安宮建物牆身為斗砌磚牆及唭哩岸岩,搭配清水磚建造,牆體厚實。
斗砌磚牆及唭哩岸岩建構而成的牆壁,極具歷史意義。
斗砌磚牆及唭哩岸岩建構而成的牆壁,極具歷史意義。
壁上的光明燈
壁上的光明燈
太歲神壇
太歲神壇

文獻資料

  • 1.臺北市政府(2016)。臺北市政府公報105年第108期公告登錄「社子島玄安宮」為本市歷史建築。摘自:http://twinfo.ncl.edu.tw/tiqry/hypage.cgi?HYPAGE=search%2Fshow_gaztext.hpg&sysid=E1616759
  • 2.社子島玄安宮(2018)。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摘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160530000002
  • 3.士林溪洲底玄安宮(2018)。士林溪洲底玄安宮官方臉書。摘自:https://www.facebook.com/士林溪洲底玄安宮-328604233828355/
  • 4.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遠流出版集團)。台灣古蹟學習知識庫。摘自:http://service.wordpedia.com/wordpedia_m/Observing.aspx?chapter=06&docid=1948〉,2018.10.30。
  • 5.吳書緯(2017)。鎚劈巨石!末代打石師見證唭哩岸的「石」間記憶。自由時報。摘自:https://playing.ltn.com.tw/article/7998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