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主題導覽
陳德星堂為臺北陳氏宗親宗祠,原址位在清朝臺北城內文武街文武廟東鄰,日本政府擬在陳德星堂土地範圍建立臺灣總督府,於是以現址土地與陳氏宗親交換,陳氏宗親集資在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興工重建宗祠,重建由臺灣知名木工匠師陳應彬(西元1864-1944年)承攬,在大正3年(西元1914年)竣工。
陳德星堂主體建築的平面布局屬於二落二廊及二護龍之建築格局,面寬為七間,中軸主體建築面寬三間,為典型「七包三」的型式,三川門的龍柱為全臺較早出現雙龍式龍柱,三川門的屋頂採假四垂型式,屋頂高低錯落,使建築立面顯現得更加氣派華麗,三川門的建築木結構展現木結構之力學美感,陳德星堂可說綜合了名匠陳應彬的匠藝精髓。
發展源流
陳德星堂又稱陳氏大宗祠或舜帝殿,地方俗稱為陳祖厝。陳姓之淵源,最早出自媯姓,周武王滅商後封舜的後裔媯滿為陳侯,媯滿逝世後諡號胡,後曰陳胡公,被後世封為陳氏始祖,至魏晉南北朝時期被陳宣帝追封為穎川侯,尊稱為穎川始祖。陳德星堂創建於清朝咸豐10年(西元1860年),「德星」為堂號,源自清朝時期舉人陳維英在大龍峒老師府供奉三座祖先的神位,神位分別是漢太丘長穎川郡侯文範公暨德配荀夫人、唐開漳將軍忠毅文惠廣濟王元光公暨德配種夫人、唐賜進士出身太子太傅忠順王邕公暨德配趙夫人,每年由各地陳姓宗親輪流祭拜,至清朝光緒18年(西元1892年)陳姓宗親在臺北城內的文武街文武廟東鄰建立宗祠,供奉祖先神位。
日治後,原位於臺北城內文武街的陳德星堂改作為武德殿使用,祖先神位遷出,後來日本政府欲在陳德星堂土地範圍建立臺灣總督府,於是以大稻埕下奎府町的陸軍用地交換,陳氏宗親籌資在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興工重建宗祠,並委由名匠陳應彬承攬,於大正3年(西元1914年)竣工,重建後陳德星堂迎請三座祖先神位入祀,並加祀陳姓始祖舜帝。
陳德星堂竣工後,又歷經數次整修,第1次為昭和10年(西元1935年),第2次為民國45年(西元1956年),第3次為民國87年(西元1998年),最近一次整修則是在民國96年(西元2007年),歷經6年的修復工程,在民國101年(西元2012年)竣工。
陳德星堂的二護龍目前作為德星幼稚園的教室、老師辦公室以及董事長辦公室使用,德星幼稚園的前身是創辦在大正6年(西元1917年)的愛育幼稚園,昭和16年(西元1941年)再辨培育幼稚園,民國35年(西元1946年)辦理德育補習班,民國44年(西元1955年)設立規模較完備的德星幼稚園至今。
主要特色
陳德星堂的建築方位為坐東北朝西南,主體建築的平面布局屬於二落二廊及二護龍之建築格局,二落即三川門與正殿,二廊即連接三川門與正殿的廊道,二護龍是左右護室,建築左右對稱,是典型傳統漢式中型寺廟建築的平面配置。主體建築前方設置前埕,三川門正前方立有一座照壁,照壁之內闢有庭院,主體建築的左側建造門樓。
陳德星堂的結構牆體均採磚石造,建築構造為抬樑式構造及硬山擱檁承重牆系統混合,三川面寬三開間,三川門的牆面以石材組成,檐口柱為全臺首次施作的一柱雙龍式龍柱,屋頂採假四垂型式,所謂的假四垂是將「歇山式屋頂」跨在「硬山式屋頂」上的構造,屋架進深共九架,屋頂鋪設素燒筒板瓦,屋脊為翹脊,屋脊佈滿剪黏。
正殿面寬三開間,作不裝設門扇之敞廳式,前後用六柱,前面二柱構成部口,簷口構架為一通疊斗柱棟架,疊斗柱頂起捲棚頂的雙脊檁,檐口柱為八角石柱,中央點金柱棟架架內採三通五瓜疊斗式,但三通之上採用斗座草,後面二柱為神龕,全部進深共十七架,屋頂採雙坡水應山單檐翹脊式屋頂,屋頂鋪設素燒筒板瓦,屋脊為翹脊。
陳德星堂的正殿分為正中、左昭、右穆三個神龕提供陳氏宗親進主安奉祖先牌位,使各地的陳氏後人來此上香憑弔,展現陳德星堂的公眾性質。正中神龕前的供奉太始祖重華公神像,左昭神龕前的供奉忠順王神像,右穆神龕前供奉開漳聖王神像,重華公即是帝舜。右護龍一室供奉掌土尊神與天上聖母。
陳德星堂保存不少歷史文物,重要的有清朝光緒17年(西元1891年)的古鐘,以及大正3年(西元1914年)各地方人士為慶祝陳德星堂竣工所敬獻的器物,包括署名眾裔孫的「德星堂」匾、日本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漢唐柱石」匾,署名陳悅記的供桌,擺放在正殿的人物帶騎錫燈,造型罕見、作工精巧,是臺灣重要的錫製宗教文物,這些儀禮器物塑造正殿的神聖氛圍,也兼具了陳姓家族歷史文化傳承的功用。
每年春祭為農曆2月15日、冬祭為農曆11月15日,依照古禮舉行三獻禮,場面隆重、肅穆。
三川門與正殿的內埕於平日是幼童嬉戲的空間,春秋二祭則由陳姓子孫在此祭祖。
陳德星堂神龕所供奉之神主牌位姓名與位置對照表,表格懸掛於正殿以方便陳姓子孫找尋祖先牌位。
文獻資料
- 1.李乾朗(2003)。臺北三級古蹟陳德星堂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臺北市 :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