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登錄理由
1.創建於西元1927年,原為基督教聖公會,戰後改為長老教會,具有宗教史上的意義。
2.仿英國哥德式教堂設計,十字型平面、尖拱、屋架轉角石與扶壁等,保存完整,具有建築價值。
主題導覽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日本時代原為「日本基督教聖公會」,稱為「大正町教會」,創立於西元1927年,供當時住在大正街一帶日本人教徒禮拜之用。
二戰後,聖公會教事隨之瓦解,西元1947年經「基督教台北中會」許可,成立「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中山教會」,聘郭馬西(西元1892-1966年)為首任牧師。教堂建築本體為西元1937年3月落成,其風格仿英國哥德混鄉村哥德教堂設計,平面型態呈對稱十字型,東側街角設計立面鐘樓,外牆木質門窗採尖拱式,邊框施以洗石子收邊裝飾,並設有具結構作用的扶壁柱、轉角柱,外加石砌分割裝飾,整體風格優美,於臺灣極為特殊。
發展源流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前身為「台北聖公會大正町教會」,於西元1927年創立,大橋麟太郎為宣揚基督真理,於「台北市御成町一丁目十八番地」住宅中心區設立,隸屬於「台北聖公會」。
聖公會源自英國聖公宗(Anglican Church),臺灣則源起於西元1895年,日本基督教不分教派的「基督信徒一致會」開始展開對臺灣各地的宣教,教會的設計秉持全世界聖公會教堂特色,教堂聖臺建築中,左為司會,右為證道的配置方式。日本時代聖公會在臺灣之工作,以牧養日籍教友為主,臺籍人士受洗與堅信者不多,且日籍教友多以軍、公、教人員及其眷屬為多數,不難看出當初禮拜堂坐落於「台灣總督府」各州廳高級人員宿舍集結地區之原因。
本體建築落成於西元1937年3月,原本以民房暫時充當教堂的教會,決定在原址興建新建堂,並由當地臺籍基督徒與日籍基督徒合力籌募,成為臺灣首座臺、日基督徒共同作禮拜的處所。
二戰後,此地聖公會教事隨之瓦解,西元1947年經基督教長老教會台北中會許可,成立「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中山教會」,聘郭馬西為首任牧師,日後歷經20餘年奔走努力向國民政府申請捐贈,西元1982年於立法院三讀通過,正式歸入「財團法人台灣省台北市中山基督長老教會(現更名為財團法人台北市中山基督長老教會)」名下。與此同時,原本中山教會所屬的聖公會組織體系,在西元1953年時由美國聖公會派夏威夷教區主教甘納德( Bishop Harry Kennedy, 西元1954-1960年)兼掌臺灣區主教,聖公會才又重返臺灣。
主要特色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之建造,起自日治時期原本專供日籍基督徒使用的「幸町」教會已不敷使用,教團遂於時屬「大正町」的林森南北路交會處起建新教堂,在規劃上講求符合傳統聖公會教堂之特色,並充分反映在建築本身上頭。中山基督長老教會坐西朝東,具有尖塔、鐘樓、彩繪玻璃窗,尖拱式門窗及具有結構作用之扶壁柱、轉角柱,其風格為仿英國哥德式混鄉村哥德式,高處往下看,可見教堂主體建築呈對稱十字型,東側入口街角為三層樓的鐘塔建築,有著銀白發亮的外牆,大門拱柱並刻有「1937年3月奠基」的石牌。
教堂結構主要以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與木屋架混合構成,屋內的懸挑式英國椽尾屋架支撐(Hammer-beam)承載屋面,形成寬闊的禮拜堂,教堂外觀牆體為磚造,外表粉刷水泥漆,門窗採洗石子收邊裝飾線角,作工十分精緻,修復時保留舊式的清水洗子石,藉由昔日泥水匠師技藝,完整刻劃出當代藝術精華。
目前牆體及屋架均為初建原物,只有屋頂及地板於西元1980年代曾整修過,將原水泥地地板改為大理石,又添加吊燈等現代化裝置,現僅有部分踏階為現代材料,層面改變為瓦的材料,其餘大體保持原樣。此外,醒目的三層樓的鐘樓及屋內的懸挑式英國椽尾屋架,此兩種特色,為臺灣罕見,也是中山基督長老教會建築的兩大亮點,另保有舊風琴、洗禮池等重要遺物,是為臺北市歷史性建築。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是一座標準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教堂,有彩繪玻璃窗、尖塔、鐘樓及扶壁等特色。
文獻資料
- 1.李重耀(2003)。台北市市定古蹟中山基督長老教會調查研究報告書。台北:重耀建築師事務所。
- 2.王文珊(2009)。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中山基督長老教會】,取自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7866
- 3.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2018)。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摘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981014000003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