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主題導覽
艋舺青山宮主祀靈安尊王,是祖籍泉州惠安民眾的祖籍神信仰,「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為臺北市所登錄之民俗文化資產,為期3天的祭典在萬華區街道巷弄熱鬧展開,為北臺灣一大宗教盛事。
艋舺青山宮相傳是清朝咸豐4年(西元1854年)由祖籍泉州府惠安縣人迎請靈安尊王神像來臺,清朝咸豐6年(西元1856年)在現址建廟,清朝咸豐9年(西元1859年)竣工稱為「青山王館」,昭和9年(西元1934年)重建,昭和13年(西元1938年)竣工後改稱為青山宮。
青山宮的平面佈局屬於三落兩院之建築格局,民國68年(西元1979年)後殿拆除改建,如今的古蹟本體為兩落兩廊,三川門與正殿之間以檐廊相接圍住中庭,三川門與正殿、檐廊仍大致保持昭和年間改建之風格。
發展源流
艋舺青山宮主祀靈安尊王,關於靈安尊王的事蹟有多個說法,有說是三國時期東吳的武將、有說是五代時期的武將、有說是惠安知縣、有說是惠安縣城隍、有說是南北朝武將、有說是青山山神。艋舺青山宮在民國67年(西元1998年)豎立的〈青山宮靈安尊王略傳〉石碑,艋舺青山宮所闡述的靈安尊王事蹟為三國時期東吳武將張悃,張悃奉派駐守泉州惠安地區,逝世後受到惠安地區民眾奉之為神,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縣令崔知節上任,將張悃墳墓遷往青山山下,人們尊稱張悃為青山王,供奉青山王的廟宇稱為青山宮。
依據民國64年(西元1975年)的〈青山宮沿革記略〉石碑等相關文獻,大體內容是艋舺青山宮為清朝咸豐4年(西元1854年)由祖籍泉州府惠安縣人,奉其故鄉青山宮靈安尊王神像來臺,在艋舺的大溪口登岸,艋舺的惠安人準備神轎前往迎接,一行人扛的神像行經舊街時,神轎頓時無法抬動,經請示神諭,決定將神像供奉在舊街,至清朝咸豐6年(西元1856年)農曆10月3日決議建廟在現址,建廟工程歷經三年,清朝咸豐9年(西元1859年)竣工。但地方口述史與上述內容稍有異同,關於靈安尊王信仰在艋舺的傳播,主要圍繞在顯靈降伏瘟疫之說。
依據《臺灣社寺宗教要覽》的記載,清朝咸豐6年(西元1856年)的建廟,是由店鋪裝修而成,稱為「青山王館」,昭和9年(西元1934年)重建,昭和13年(西元1938年)竣工,改青山王館為青山宮。
青山宮在昭和13年(西元1938年)竣工後,又歷經數次整修,主要的工程有有民國44年(西元1955年)至民國45年(西元1955年)建築本體整修,民國45年(西元1956年)、民國66年(西元1977年)局部整修。民國67年(西元1978年)大規模整修正殿,民國68年(西元1979年)拆除後殿進行改建,改建工程至民國79年(西元1990年)竣工,改建成一座三層樓的鋼骨建築。最近的整修是在民國91年(西元2002年)進行古蹟修復工程,民國95年(西元2006年)竣工,民國102年(西元2013年)中庭發生火災致使檐廊、三川門有多處受焚,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完成修復。
主要特色
艋舺青山宮建築平面佈局屬於三落兩院之建築格局,三落即三川門、正殿、後殿,民國68年(西元1979年)後殿拆除改建,三川門與正殿之間以檐廊相接,三川門與正殿、檐廊仍大致保持昭和年間改建之風格。
三川門結構牆體均採磚石造,建築構造為抬樑式構造,三川門面寬三開間,三川門的前牌樓面使用石堵壘成,檐口柱為單龍盤柱式龍柱,屋頂採重簷歇山式,屋頂鋪設素燒筒板瓦,屋脊為翹脊,屋脊佈滿剪黏。三川門前後共三柱間,前面二柱構成部口,前部口檐下作網目斗拱,這作法是一高度裝飾化的作法,是以斗拱採縱橫分列的枋材互相穿插,搭接成網目,明間的棟架架內設置八卦結網,是以六層斗拱組逐層出挑,為三川門重要的視覺焦點,左右次間作捲棚頂,後步口明間作捲棚頂,次間棟架後點金柱與後附壁柱之間有斜樑搭牽。
正殿的結構牆體均採磚石造,建築構造為抬樑式構造及硬山擱檁承重牆系統混合,面寬三開間,作不裝設門扇之敞廳式,前後用六柱,前面二柱構成部口,簷口構架為一通疊斗柱棟架,疊斗柱頂起捲棚頂的雙脊檁,檐口柱為單龍盤柱式龍柱,中央點金柱棟架架內採三通五瓜疊斗式,但二通之上的趖瓜作成前為象座後為獅座,後面二柱為神龕,全部進深共十七架,屋頂採雙坡水應山單檐翹脊式屋頂,屋頂鋪設素燒筒板瓦,屋脊為翹脊。
艋舺青山宮正殿神龕供奉靈安尊王與印童、劍童神像。左側山牆前依序供奉鳳音社文判官神將、義英社謝將軍神將、監察司神像、長壽司神像、獎善司神像、陰陽司神像、馬使與馬爺神像、義安社謝大爺神將、枷將軍神像。右側山牆前依序供奉鳳音社武判官神將、義英社范將軍神將、速報司神像、增祿司神像、罰惡司神像、福德司神像、虎爺神像、義安社范二爺神將、鎖將軍神像。後殿一樓以顯慶妃為主祀、二樓以瑤池金母為主祀、三樓以玉皇上帝為主祀。
今日廟內古物分別有懸掛在正殿的清朝同治8年(西元1869年)淡水同知富樂賀所獻「以答神佑」匾與清朝光緒8年(西元1882年)福建補用同知何恩綺所獻「神靈昭著」匾。
天公爐標示「心」字寓意人們對天的一心誠敬,是艋舺泉州人的古俗。
正殿供奉靈安尊王,兩旁分列鳳英社、義英社、義安社神將。
鎖將軍神像,旁邊虎堵落款「女給一同敬奉」,女給為日語女性服務員之意。
文獻資料
- 1.徐裕健計畫主持(2003)。臺北市第三級古蹟艋舺青山宮調查研究與整體修復計畫。臺北市:財團法人艋舺青山宮管理委員會。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