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三峽宰樞廟

三峽宰樞廟
*
三峽宰樞廟建築結構類似三合院
資產類別: 古蹟-直轄市定古蹟-寺廟,祠堂
所在地址: 新北市三峽區秀川街28號
公告日期: 公元2014年09月24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乾隆42年(西元1777年)
經 緯 度: 121.37176,24.93425
指定/登錄機關: 新北市
公告文號: 北府文資字第1031771724號
資產保存者: 直轄市定古蹟-寺廟,祠堂

指定/登錄理由

1.創建於清乾隆42年(西元1777年),為福建安溪李氏家族先人渡臺至三角湧地區墾拓所建,護佑鄉民,見證三峽區開發史。
2.宰樞廟合祀玄天上帝與李氏祖先,較為罕見。廟與李氏族人住居融為一體,具地方守護神、莊廟之意義。
3.建物面朝三峽溪,昔時為碼頭,建築規模為單院落,包括正身與左右護龍,建物主體牆壁仍多為土墼,保留清代傳統作法。
4.建物桁樑下方雀替有仙女飛天題材之雕飾,還有當地畫家李梅樹(西元1902-1983年)之落款,匠藝精巧,皆屬難得佳作。

主題導覽

原出自福建泉州的仙景李氏族人於清乾隆17年(西元1752年)渡海來臺,落腳於三角湧公館尾街開墾。因渡海來臺開墾頗為艱辛,多生冤魂,由李氏七大房於乾隆42年(西元1777年),集資建造宰樞廟,除供奉庇護族人的玄天上帝外,也為感念先人,另設立「李進興」公號派下歷代祖先賢祿位,此主神與李氏祖先的合祀極為罕見,體現了「莊廟」之意義。

宰樞廟不僅有朝拜之用,更因廟口面朝三峽溪,早年為舟楫通行的船運碼頭,曾經商船雲集,熱鬧一時,所以也有來臺開墾之外來居民將此地做為聚會場所。其基礎結構為三合院,神祇供奉於中央祠堂,歷經數次重修與增改建,揉合不同時期的建築元素在其中。

發展源流

宰樞廟就坐落於三峽的清水街與秀川街處。三峽位處大漢溪、三峽溪與橫溪匯流處,舊名三角湧,仙景李國開(西元1708-1777年)清乾隆17年(西元1752年)渡海來臺,選擇與中國大陸原鄉地形氣候相似的三角湧公館尾地區開墾。。三角湧市街最早因附近各莊農產品與日用品的交易而興起。清嘉慶至道光後,近山菁染植物的盛產,促成街內染布業的發展並以之為特色。

清咸豐8年(西元1858年)天津條約開港通商後,清同治4年(西元1865年)英國商人約翰·陶德(John Dodd,西元1838-1907年)來臺收購樟腦,發現北部丘陵地適合種植茶葉,所以就購買茶苗、借資金給茶農,鼓勵種植。後期更在臺灣建造精製茶場,聘請師父指導教學,從生產到完工都在本地進行,使得三角湧從事茶葉與樟腦採購買賣的人數增加,使的本地水運變得相對重要。早期三峽河運尚未衰微前共有三處碼頭,一處即位於宰樞廟前方,於清代成型。因空地廣闊且為河流轉彎、流速減緩處,因此成為渡船與卸貨的首選。日治時期以原有臺車軌道再發展,增設東西向軌道,自此形成今日地方道路的雛形。

宰樞廟不僅位處陸運與水運的樞紐,同時廟宇周邊也是李氏族人居住與開墾的地方,商店鱗次櫛比,熱鬧繁榮。但日治多次颱風洪流,導致河道改道、陸地縮減,既吞噬河岸街道的繁榮,也拆散簇擁宰樞廟的李氏宗族,宰樞廟的香火也因此較以往稀疏。

從清朝以來,公業亦同時兼顧族親敦睦、公關開支,以及資金借貸孳息之營運等事宜。至民國42年(西元1953年),因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宰樞廟持有的大部分土地被徵收,以水泥、紙業、工礦與農林四大公司的股票補償之,使香火更為式微。宰樞廟除見證清朝漢人移民臺灣的開墾史,也見證三峽的開發史及社區文化,廟宇從未經過大型加工或修繕,結構上保持著清朝時代的廳堂與日治新建的護龍等原汁原味建築為特色。

主要特色

三峽宰樞廟其建築結構類似三合院,屋脊兩側翹起隨燕尾的拉高,神祇即供奉於中間的祠堂,較特別的是參拜順序中有李姓先賢祿位,供奉於宰樞廟的內廂房,宗祠與廟宇合一,並非常見。建築工法以泥磚堆牆,再以泥土混米糠,保留清代傳統作法,牆面泥土隨時光剝落,細看可見混合其中的米糠。正身為主要祭祀空間,清代、日治到現在都是神明廳。左右次間原為儲物空間,除日治時期右次間曾作為私塾空間、左次間於戰後為廟祝住所外,至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才改為先賢廳及財神廳。

左右護龍是在日治時期新建之,亦採用米糠混泥土之古法,為用來暫存佃農繳交的租穀,再統一售出。磚材表面可見大正元年(西元1912)設立之「臺灣煉瓦株式會社」出產「TR」字樣,(TR磚:為日治時期「台灣煉瓦(Taiwan Renga)株式會社」出產的頂級紅磚,取英文縮寫烙印之)。戰後因「耕者有其田」政策而閒置,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重新整理改作民眾休息、廟祝辦公室、倉庫與開會空間。

目前神明廳木隔斷上方的花罩與門罩上都有落款「丁卯年重修」,為日治昭和2年(西元1927年)整修所,還有著名畫家李梅樹曾參與整修之落款。至此宰樞廟未再有過大型修繕作業,因此至今仍維持始建的原貌與特色,桁樑下方雀替有仙女飛天題材之雕飾,皆是佳作。

值得一提的是,二戰期間日在臺推動「皇民化運動」,要求臺人放棄民間信仰、改信神道教並參拜神社。民國104年(西元2015年)新春前夕,廟方意外在正殿神龕上方發現木盒,內有一尊泥塑玄天上帝像並附一封竹紙信:「為避役場查稽,仙景李氏七房,族人密約將祖佛玄天上帝暫放宰樞廟神龕之上,以待日後重現光明。」日期則是「昭和14年(西元1939年)3月初3」。有著兩百多年歷史來自大陸安溪芸尾的玄天上帝,安然度過75年歲月,蔚為一段佳話。

緊鄰宰樞廟的三峽河
緊鄰宰樞廟的三峽河
玄天上帝聖誕的熱鬧與豐富鮮果畫面
玄天上帝聖誕的熱鬧與豐富鮮果畫面
引用自「詩經」的「俾爾熾昌」匾額
引用自「詩經」的「俾爾熾昌」匾額
木隔斷上的「梅樹敬獻」字樣
木隔斷上的「梅樹敬獻」字樣
護龍增建門扇之磚材有「TR」字樣
護龍增建門扇之磚材有「TR」字樣
「宰樞廟」匾額
「宰樞廟」匾額
泥塑玄天上帝像
泥塑玄天上帝像
「李進興」公號派下歷代祖先賢祿位
「李進興」公號派下歷代祖先賢祿位
至少有150年歷史的錫製燭臺
至少有150年歷史的錫製燭臺

文獻資料

  • 1.王惠君(2017)。新北市市定古蹟「三峽宰樞廟」修復或再利用計畫。新北市:新北市文化局。
  • 2.三峽宰樞廟(2014)。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摘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140924000001
  • 3.陳俊雄(2015)。藏了75年 清朝神像重見天日。中國時報電子報。摘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7000299-260107
  • 4.謝金魚(2018)。十九世紀至今,臺灣如何維持歷久不衰的「茶葉王國」地位?。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摘自:https://gushi.tw/formosa-tea/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