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處涵蓋海山神社殘蹟、積穗配水池、防空洞及考古遺址,深具地方歷史保存價值。
海山神社建立於西元1938年,坐南朝北面向今新北市中和區中山路,日治時期中山路就是板橋街到中和庄的交通要道,又是海山郡內最大街庄,海山神社就坐落於兩者之間的樞要高地,俯瞰海山郡板橋與中和兩大聚落。當年日本政府推動「皇民化」運動,希望透過「一街庄一社」政策,以信仰強化統御。
海山神社供奉明治天皇(西元1867-1912年)、大己貴命(日本傳說開拓三神之一)及征討臺灣殉職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西元1847-1895年)。當時每年秋收過後舉行祭典時,會由警風團(原壯丁團)負責抬神轎遊街,海山郡役所也規劃表演節目如摔跤、比劍、跳舞等活動。戰後這些日本神社建築遭到國民政府強制拆除,海山神社也是其中之一,無法完善保存。
西元1895年日本統治臺灣,為鞏固新政權,掌握殖民地民間勢力,日治50年殖民期間建築許多神社。海山神社建立於昭和13年(西元1938年),時值七七事變後,日本國家神道步入法西斯國教期,對臺灣宗教統治亦達到高峰,在臺積極推展皇民化運動,為協力戰爭、因應時局而動員全臺。
海山神社本屬「無格社」(被認定為神社但未擁有社格),日本為了推廣皇民化運動,因此強制臺灣人民祭拜神社,並以「一街庄一神社」為方針,在各地興建神社,以便在各方面加強對臺控制,海山神社的建造,研判應與當時日本政府在臺推動這些政策有關。但因二戰經費不足,神社建造困難,於是將海山神社社格升格為「鄉社」,並供海山郡街庄民眾祭拜。
以神社而論,方位配置是相當重要的。海山神社面向板橋、中和一帶,方位坐南朝北,與一般神社建置制度相反,最主要原因在於表現出神社可庇護百姓,彰顯神社之地位。海山神社除例行性祭典,官方也常會動員學校學生及所屬團體參與,使祭典更加熱鬧,但其餘非例行性、非強制性之儀式,如婚禮、成年禮等,則甚少舉行。
日本戰敗後,多數神社陸續遭破壞。據新北市中和區耆老何雲坊先生口述,海山神社在西元1951年左右已遭破壞。直到西元1997年時中和庄文史研究協會再次發現海山神社遺蹟時,僅存一片斷壁及殘破的參道階梯,欄杆石柱亦已遺失。現今海山神社本體之建築已被拆除,原址改建為民安活動中心,現場僅留存部分階梯跟鳥居石柱等殘蹟。
海山神社布局依相關歷史照片推估,由第1鳥居進入神社後為參道,兩側均設置石燈籠,待經過神橋踏過3級階後,左右兩側則放置狛犬,進而通過第2鳥居,在此左側則有設置手水舍,右方則有社務所與器庫,兩側石燈籠各10盞,行至參道盡頭前則需再登42級石階,通過第三鳥居後到達神社之拜殿,爾後為神社主殿。石牆建材則為士林硬石,石階為洗石子。
海山神社主要供奉明治天皇、大己貴命,後者為日本傳說開拓三神之一,同時神社亦供奉北川宮能久親王,例祭日11月3日,即「新穀感謝祭」。據耆老回憶:每年秋收過後舉行祭典時,會由警風團負責抬神轎遊街,海山郡役所也設計各式表演如摔跤、比劍、跳舞等活動。除一年一度的「新穀感謝祭」,海山神社也於元旦及節慶時舉行祭典,只是規模不若「新穀感謝祭」般龐大。祭典期間郡內學校及所屬團體如青年團、壯丁團,多會前往參拜。這些團體大多屬非自願性,奉街庄長命令參與祭典,好處是可取得更多補給。
神社下方防空壕為昭和15年(西元1940年)大東亞戰爭爆發時,為防禦美軍空襲動員青年挖掘的防禦工程。戰後臺新紡織廠在防空壕前段用水泥建造成員工福利社。但自從1970年代末期臺新紡織廠關閉後即無人使用,故維持原始樣貌。
據耆老回憶:防空壕內條條相通,冬暖夏涼;現在防空壕前段已改建為水泥建物,後段則仍維持最初樣貌。 位於員山公園的積穗配水池規劃於日治時代,因應人口增加,板橋自來水道系統漸供需失衡,原擬於西元1944年擴建,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終止。戰後大量人口擁入板新地區導致供水不敷使用,於是西元1956年政府申請美援補助辦理擴建,全部工程於西元1958年10月竣工。今日可見積穗配水池上方新建有涼亭,池外則仍可見日治時期六吋輸水管與透氣孔。
戰後海山神社漸受破壞,現今主體建築已全遭拆除,神社殘蹟僅餘參道階梯、平臺、左右兩側石垣、欄杆基石、鳥居柱礎及部分石柱。海山神社可說見證了日本殖民統治中政治、信仰、社會、經濟等的時代發展。
海山神社殘蹟第三重鳥居基座左柱礎。鳥居是設於神社入口處之門形物,神道教傳說中可連接神域與俗世。
海山神社殘蹟之一的第三重鳥居柱礎(即門柱之基座),圖中為右柱礎。
位於殘蹟旁的員山公園積穗配水池,在美援經費下於民國47(西元1958年)擴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