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頂泰山巖

頂泰山巖
*
頂泰山巖是陳應彬晚年作品的代表
資產類別: 古蹟-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新北市泰山區應化街32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08月19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朝乾隆年間
經 緯 度: 121.42348,25.04378
指定/登錄機關: 新北市
公告文號: (74)臺內民字第338095號
資產保存者: 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

主題導覽

頂泰山巖主祀顯應祖師,顯應祖師為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的移民所奉祀,頂泰山巖的創建為清朝乾隆年間李符記家族自安溪泰山巖迎請神像來臺,歷經幾次的修建,最主要的是日治昭和7年(西元1932年)由臺灣寺廟建築名匠陳應彬(西元1864-1944年)執篙,頂泰山巖迄今保持這次重修的建築風格。

頂泰山巖坐落於山麓,廟後山林一片,蒼藍翠綠將廟宇建築襯托得壯麗宏偉,主體建築是一座通寬九開間兩落兩廊兩護龍的廟宇建築,保存日治昭和年間廟宇營建的風格,是研究陳應彬、黃龜理作品的一大寶庫。

發展源流

新北市泰山區有兩座供奉顯應祖師的廟宇,兩座廟宇相距不遠,泰山區地形為西南高、東北低,位在西南邊的廟宇稱頂泰山巖,位在東北的廟宇稱下泰山巖。顯應祖師為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的移民所奉祀,相傳為宋朝宣和年間的僧侶,因為顯應祖師在翠屏山以巖築屋修行,翠屏山又名大尖山,於是人們將尖字上半部去除改為太山,因發音的緣故而將太山稱作泰山,宋朝紹興4年(西元1134年)圓寂,人們在顯應祖師曾修行的泰山巖奉其為神,因而從頂泰山巖自安溪泰山巖分靈來臺,延續祖廟廟名仍稱泰山巖。

根據立在頂泰山巖內的《泰山巖重修碑記》,頂泰山巖的創建應該在清朝乾隆40年(西元1775年)以前,而廟方的〈泰山巖沿革〉則指創建在清朝乾隆19年(西元1754年),由李符記家族由安溪泰山巖迎請顯應祖師來臺,這尊神像被信徒尊稱為「老祖」。

清朝咸豐3年(西元1853年)發生頂下郊拚分類械鬥,頂泰山巖受到兵燹,李符記家族在集資倡建新廟,廟名稱「福山巖」,清朝同治9年(西元1870年)訂定《福山岩公記》作為寺廟經營管理的規則。

日治明治39年(西元1906年)經臺灣總督府核准進行重修,至日治明治40年(西元1907年)竣工,日治昭和7年(西元1932年)再次整修,這次重修不同於之前皆由李符記家族發起,而是由來自基隆的連金房等人會同李符記家族發起重修,連金房捐獻金額最多,重修工程至日治昭和10年(西元1935年)竣工,這次重修委請陳應彬主持,並添置了日式石燈籠。

民國60年(西元1971年)進行整修至民國62年(西元1973年)竣工,民國64年(西元1975年)增建左右廂房,民國81年(西元1992年)拆除廟前階梯、駁坎,並將左右廂房改建為鐘鼓樓,民國94年(西元2005年)進行古蹟修復,民國97年(西元2008年)竣工。

主要特色

頂泰山巖主體建築的平面佈局屬於兩落兩廊及兩護龍之建築格局,兩落即三川門與正殿,兩廊即連接三川門與正殿的廊道,廊道設隔牆,兩護龍即是左右護室,兩側護龍與中軸的正殿、三川門共設置四個過水廊相連,建築左右對稱。主體建築前方設置前埕。

頂泰山巖的結構牆體均採磚石造,建築構造為抬樑式構造及硬山擱檁承重牆系統混合,三川面寬三開間,三川門的牆面以石材組成,前檐柱為一柱單龍盤柱,後檐柱為花鳥柱,屋頂採斷檐升箭口的型式,明間屋頂高於次間屋頂,屋架進深共十一架,屋頂鋪設素燒筒板瓦,屋脊為翹脊,脊線彎曲、高聳,屋脊佈滿剪黏。

正殿面寬三開間,作不裝設門扇之敞廳式,屋頂採雙坡式,前後用五柱,前面二柱構成部口,檐口構架為一通疊斗柱棟架,疊斗柱頂起捲棚頂的雙脊檁,中央點金柱棟架架內採三通五瓜疊斗式,全部進深共十五架,屋頂鋪設素燒筒板瓦,屋脊為翹脊。

頂泰山巖正殿明間神龕供奉金面顯應祖師、銳鋒禪師、瑞登禪師,正殿左次間供奉觀音佛祖,正殿右次間供奉天上聖母,左過水廊供奉五文昌帝君,右過水廊供奉地藏王菩薩與功德主,左護龍供奉註生娘娘,右護龍供奉財神、太上老君、城隍爺、福德正神、太歲星君,正殿後方的駁坎前方蓋有一間祠廟供奉福德正神。

頂泰山巖最為人所樂道的是廟宇的木雕和石雕都非常講究,石雕為日治昭和8年(西元1933年)至日治昭和10年(西元1935年)所雕鑿,這時期的臺灣廟宇建築開始在柱子上裝飾西洋柱式的柱頭,然而頂泰山巖並未見到。木雕為黃龜理所作,黃龜理在日治昭和7年(西元1932年)的工程裡,除了木雕之外也為頂泰山巖雕塑十餘尊神像。

頂泰山巖近代之彩繪,聘請臺北知名彩繪藝師許連成主繪,右護龍於整修時保存許連成落款之韋馱與伽藍壁畫,壁畫是許連成在民國62年(西元1973年)所繪,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陸續請彩繪藝師劉家正繪製三川門的門神等多處樑枋彩繪,而在三川門室內牆面則特別繪製以顯應祖師為主題之壁畫。
頂泰山巖的楹聯,皆為當時文人雅士的珍貴墨寶。
頂泰山巖的楹聯,皆為當時文人雅士的珍貴墨寶。
頂泰山巖廟宇中的剪黏,為西元2007-2008年廖再順的作品。
頂泰山巖廟宇中的剪黏,為西元2007-2008年廖再順的作品。
頂泰山巖廟宇中的石雕、壁畫等,皆取材自傳統民間故事。
頂泰山巖廟宇中的石雕、壁畫等,皆取材自傳統民間故事。
頂泰山巖供奉顯應祖師
頂泰山巖供奉顯應祖師
顯應祖師聖誕繞境
顯應祖師聖誕繞境
三川門的花鳥柱的年款顯示為昭和9年(西元1934年),粗枝、細葉、鳳凰、喜鵲等浮現於八角柱上。
三川門的花鳥柱的年款顯示為昭和9年(西元1934年),粗枝、細葉、鳳凰、喜鵲等浮現於八角柱上。
三川門內彩繪藝師劉家正所繪之顯應祖師壁畫
三川門內彩繪藝師劉家正所繪之顯應祖師壁畫
頂泰山巖正殿的神龕出自黃龜理之手
頂泰山巖正殿的神龕出自黃龜理之手
頂泰山巖三川門的看架斗栱以層層上升的疊斗呈現
頂泰山巖三川門的看架斗栱以層層上升的疊斗呈現

文獻資料

  • 1.楊仁江(2000)。臺北縣縣定古蹟頂泰山巖之調查研究。臺北縣:臺北縣政府。
  • 2.楊仁江(2009)。臺北縣第三級古蹟頂泰山巖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臺北縣:臺北縣政府。
  • 3.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策劃編輯、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執行編輯(1996)。木雕:黃龜理藝師圖稿集。臺北市:教育部。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