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主題導覽
五股西雲寺主祀佛教觀世音菩薩,又稱西雲巖、龜山巖、外巖,位處山麓,可眺望淡水河,環境優美。相傳清朝乾隆17年(西元1752年)有福建福州鼓山湧泉寺僧人省源在現址修行,清朝乾隆25年(西元1760年)永定縣貢生胡焯猷及林作哲捐地興建佛寺,西雲寺的興建見證客家人在五股的開墾歷程。
五股西雲寺主體建築的平面布局屬於一殿兩廂的三合院建築格局,是典型傳統漢式中型寺廟建築的平面配置,今日西雲寺仍保留數尊「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巡禮石佛,見證日治時期臺灣本土佛教與日本佛教之間的信仰文化交流。
發展源流
五股西雲寺又稱西雲巖、龜山巖,地方民眾認為西雲寺位於近山,為對應位於觀音山上的凌雲寺,稱西雲寺為外巖、凌雲寺為內巖。 西雲寺主祀佛教觀世音菩薩,相傳清朝乾隆17年(西元1752年)有福建福州鼓山湧泉寺僧人省源在西雲寺現址蓋茅草屋奉佛修行,清朝乾隆25年(西元1760年)成書的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大士觀:在新直山西雲巖。乾隆十七年置。」是年永定縣貢生胡焯猷及林作哲捐地興建佛寺。清朝乾隆45年(西元1780年)加里珍庄的劉姓粵籍墾戶亦捐獻田園給寺方。這些史料顯示西雲巖與五股一代粵籍人士的開墾有關。
清朝嘉慶16年(西元1811年)林武宗、陳朝為擔任首事,由林阿成等勸捐重修,劉建昌施捨埔園以及山下渡船,渡船費用用於佛寺的經營,這次重修史料見於〈重修西雲岩〉石碑,以及清朝同治10年(西元1871年)成書的陳培桂《淡水廳志》:「西雲巖寺:即府志云大士觀,嘉慶十六年林阿成等捐修,劉建昌施捨埔園及山下渡船為香燈費;寺絕塵埃,亦一異也」。
清朝咸豐2年 (西元1852年)游世泵、劉掌成等五十四人捐置八里坌堡大窠庄田(今日泰山區大科里一帶),租穀所得作為西雲寺經營之用,清朝光緒9年 (西元1883年)西雲寺再度重修。
日治時期明治37年(西元1904年)由地方士紳、街庄長陳養源、陳玉源、陳石溪等主事發起重修,應該是在清朝光緒9年(西元1883年)的結構上再作修護,昭和14年(西元1939年)再次重修。戰後有幾次涉及到建築本體的整修紀錄,主要的有民國34年(西元1945年)改建過水廊,以及屋架等的整修,民國62年(西元1973年)在原有右護龍外再增建護龍,民國63年(西元1974年)將位於寺後原由石頭堆疊而成的伯公壇改建為廟宇,並陸續增建藏經閣、圖書館、香客大樓等建築,形成今日所見西雲寺的建築群。
主要特色
五股西雲寺主體建築的平面布局屬於一殿兩廂的三合院建築格局,兩側護龍與中軸的正殿之間共設置四個過水廊相連,是典型傳統漢式中型寺廟建築的平面配置,主體建築前方設置前埕。
五股西雲寺的結構牆體均採磚石造,建築構造為抬樑式構造及硬山擱檁承重牆系統混合,正殿面寬三開間,排樓面由一斗三升組成,立面採用板門與隔扇的組合,前後用四柱,全部進深共15架,前以硬挑出檐之步口連接前埕,出檐承蓮花吊筒以龍首作收,前面二柱構架為一通疊斗柱棟架,疊斗柱頂起捲棚頂,中央點金柱棟架架內採三通五瓜疊斗式,中樑下再置一樑於三通上穿過瓜筒成雙樑,此種構造方是常見於潮州籍匠師建造之建築,主要功能在增強屋價穩定性。屋頂採雙坡水硬山單檐翹脊式屋頂,屋頂鋪設素燒筒板瓦,屋脊翹脊平緩,裝飾較少。
正殿明間於後點金柱之間設置木隔屏,作為神龕安奉觀世音菩薩、善財、龍女、十八羅漢,左次間原供奉韋馱尊天護法、右次間原供奉伽藍聖眾護法,後將兩尊護法像移到明間。西雲寺為一座以佛教觀世音菩薩為主祀神的佛寺,寺裡除供奉佛教諸佛菩薩之外,正殿後方蓋有土地公廟,廟內供奉土地公與四海龍王,左過水廊供奉藥師佛,右過水廊供奉註生娘娘,註生娘娘為民國62年(西元1973年)所增祀。
今日寺內古物有艋舺學海書院院長陳維英於清朝同治4年(西元1865年)撰寫對聯:「觀音山觀音坑抱觀音寺頑石頭頭盡為觀音點首;和尚洲和尚港對和尚門淨波面面好為和尚洗心」上聯書寫西雲寺位在觀音山麓,寺內主祀觀世音菩薩,下聯書寫西雲寺山下環境,和尚洲為今日蘆洲的舊稱。西雲寺日治時期文物最有名的是「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之巡禮石佛,目前西雲寺附近仍分布有第三番、第六番、第七番、第八番、第九番石佛,「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巡禮石佛見證日治時期臺灣本土佛教與日本佛教之間的信仰文化交流。
五股西雲寺主體建築的平面布局屬於一殿兩廂的三合院建築格局
文獻資料
- 1.徐明福、徐福全、黃斌、張嘉祥(1994)。臺北縣三級古蹟五股西雲寺調查研究及修護計劃。臺北縣:臺北縣政府。
- 2.梁明昌主持(2000)。臺北縣第三級古蹟五股西雲寺修護工程工作報書暨施工紀錄。臺北縣:臺北縣政府。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