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主題導覽
淡水禮拜堂堪稱臺灣北部所成立最早的教會,也是馬偕牧師親手設立之教會,淡水禮拜堂能有今日的榮景,從馬偕牧師於西元1872年租屋算起,可分爲五個階段,分別為:租屋、購地、三次改建而成。而所見之建築物本身,竣工於西元1933年,設計者為馬偕牧師的兒子偕叡廉牧師(George William Mackay)。
這是一棟哥德復興式的建築,為流行於西元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一種教堂建築式樣。完工後即成為當時是臺灣北部最大的禮拜堂。在信仰上象徵溝通天人之際,在文化藝術上融合中西,在宗教、文化、建築藝術和地方開發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發展源流
從淡水禮拜堂今址的改建情況來看,可分為三代。馬偕牧師於西元1872年3月9日抵達淡水後,就積極地展開傳教的工作,也學習閩南語和地方文化,而原租賃的房子,不但是作為醫院,也是傳教之地。淡水禮拜堂則是後來由偕醫館醫師宿舍所改建,隨著西元1901年馬偕去世,淡水教會進入了新的時代。
由於實際及擴展需要,方於西元1915年二度改建,由當時教會著名的建設者吳威廉(Rev. William Gauld)負責,此教堂因外敷白灰而被稱為「白色禮拜堂」。
西元1928年又因的空間已經無法容納眾多的會友來做禮拜,又為慶祝淡水設教60週年,因此決定三度改建禮拜堂。當時募集重建基金,除向淡水會友和學生、以及臺北會友募款之外,部份由偕叡廉向加拿大教會申請補助。西元1929年又買下在其西鄰的牧師樓。在資金及土地皆合宜之後,新禮拜堂於西元1932年11月18日開工興建,由偕叡廉親自設計、監工,並由鍾天枝牧師協助,至西元1933年9月3日完工,也就是今天所看到的禮拜堂。
新的禮拜堂是一棟哥德復興式的建築,採用扶壁、柱頭飾以小帽尖(Pinnale),但內部採用當時盛行的「加強磚造」,有鋼筋的R.C.柱及樓板,上以大跨距(11.6公尺)的鐵骨托住屋頂,再覆以天花板。主要的紅磚結構,外牆秀面採用來至松山三美路機器製磚廠所出品、質堅色美的紅磚,至今未見風化。外牆由著名匠師黃阿樹以紅磚砌出變化有序的壁面,鐘塔上尖拱、圓拱、平拱、線腳和菱形飾帶等,砌工精湛,禮拜堂正面與鐘塔尖拱內側近似歐洲教堂之玫瑰窗,相當雅致,是臺灣紅磚建築與教堂設計的精品之作。
主要特色
重新整修的淡水禮拜堂,將先前鋪設的臺灣屋瓦改爲瑞典進口之鋁合金瓦片,並將先前的素面色玻璃窗更換成由西班牙進口的彩色玻璃。整修後的最特別之處是在,正面「三位一體」和鐘樓的「五餅二魚」以及「客西馬尼禱告」五扇窗戶之圖案,讓這美麗莊嚴的教堂氣氛更爲活潑典雅。尖拱窗也是淡水禮拜堂另一特色,拜堂兩側尖拱窗設計則採哥德式雙尖拱窗,尖拱內雙子彈形窗飾,更有引導視線上達穹蒼之效。
「白色禮拜堂」原鐘塔的鐘為後來的禮拜堂所沿用,禮拜堂鐘塔尖頂屋頂四個角各有一個具有裝飾性和承重功能的小帽尖,尖頂底部為方形。八角錐形的屋頂貼有瓷磚的線條以作裝飾,頂部放置避雷針,有異於一般立十字架的教會。
象徵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標記「焚而不燬」,源自舊約聖經出埃及記第3章,象徵著上帝的子民雖處於苦難中,但上帝卻要保護他們,與其同在。而馬偕為臺灣最早使用「焚而不燬」標誌者,由於西元1884年清法戰爭時,陸續有7間教堂受到排外情緒的波及,而受到本地憤怒民眾破燒燬。在教堂重建裡,馬偕即用上此標誌,代表著臺灣教會是從迫害、艱難的處境中洗鍊出來的。
淡水禮拜堂依山面海,矗立在錯落有致,蜿蜒多變的街巷中,本身又是淡水洋風文化的表徵。古樸典雅的紅磚和直指天際宛若禱告的手之鐘塔,配合著翠綠的觀音山,成為淡水美麗的代表之一。
文獻資料
- 1.周宗賢(2005)。臺北縣縣定古蹟淡水禮拜堂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臺北:臺北北縣政府文化局。
- 2.蘇文魁主編(1991)。滬尾街,第三期。臺北:滬尾文史工作室出版。
- 3.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編(1987)。會員大會報告手冊(1987年1-12月)。臺北:淡水教會。
- 4.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北中會淡水教會(2018)。檢自:https://www.mackay.org.tw/ch/churchworship.html
- 5.黃春生(2018)。點燃年輕世代熱情。檢自:http://www.pct.org.tw/article_apoc.aspx?strBlockID=B00007&strContentID=C2016102500015&strDesc=&strSiteID=&strCTID=CT0013&strASP=article_apoc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