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花蓮縣豐濱鄉Makotaay(港口)部落阿美族Ilisin豐年祭

花蓮縣豐濱鄉Makotaay(港口)部落阿美族Ilisin豐年祭
*
港口部落的豐年祭為海岸阿美族系統各部落代表性祭儀之一,有別於其他阿美族地區之部落祭儀,保有地方傳統文化,深具地方性歷史價值及意涵。
資產類別: 民俗-重要民俗-儀式、祭典、節慶
所在地址: 花蓮縣豐濱鄉
公告日期: 公元2011年08月25日
創建/起源年代: 無公告資訊
攝影者: 盧裕源
經 緯 度: 121.49424,23.58527
指定/登錄機關: 文化部
公告文號: 會授資籌三字10030064432號
資產保存者: 重要民俗-儀式、祭典、節慶

指定/登錄理由

1.祭典儀式顯現族群團結、和睦、追遠、思本之高尚情操,並以年齡分屬階級,表現社會分工與男女分制等現象,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款第1目:「風俗習慣之歷史傳承與內容顯現人民生活文化典型特色者」之指定基準。  

2.舉凡社會組織、信仰儀式、歌舞娛樂等,均孕育自豐年祭之祭儀,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款第2目:「人民歲時重要風俗、信仰、節慶等儀式,顯示藝能特色者」之指定基準。  

3.港口阿美族靠近太平洋,具有海洋文化特色,從服飾、舞蹈等皆象徵其地域和自然具關係的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款第3目:「民俗藝能之發生與變遷,其構成上具有地方特色,且影響人民生活者」之指定基準。

發展源流

港口部落位於花蓮秀姑巒溪河口北岸,在行政區劃上隸屬於花蓮縣豐濱鄉的港口村。除了港口部落Makotaay之外,港口村尚有大港口Laenno、石梯坪Tiraan、石梯灣Molito、石門Cikowayan等另4個部落,港口村總人口數在806人上下(2015年統計數字),集中聚居在港口及大港口這2個部落。在人口組成中,以阿美族人口居多,其他為外省籍、閩南及山地原住民。本文所述的豐年祭主要位於港口部落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雖名為港口部落,但實際上並無港口存在,此名稱源於漢人所命名,漢人以河海交會處為港,故以此命名之。

港口部落的運作主要圍繞著氏族組織和年齡組織。港口部落的組成是由5個氏族組織先後來到部落內定居而形成,最早來到港口部落的Tsilangasan氏族被推派為部落的領導氏族。在港口部落的傳說中,當各個氏族們紛紛在移住部落居住後,當時有名叫Malanbabow的人提議一同建立氏族們共用的集會所,建立集會所後,他又提將部落中的男人依照年齡不同而劃分各自的職務分配,因此便形成了年齡組織。港口部落的年齡組織主要可以分為青年組、壯年組及老年組,各組又各分幾級。青年組與壯年組主要負責社區各項公共事務,老年組則負責工藝製作、教導後輩與文化傳承。

阿美族的祭祀活動亦是建立在氏族組織與年齡組織的運作上。在港口部落的口頭傳說中,部落中最重要的豐年祭(在阿美語中稱為Ilisin)的由來主要有2種說法:其一,港口部落因其依山傍溪的優良地理位置,自古以來經常受到鄰近聚落或異族覬覦而遭受侵襲,因此當遭逢天災、人禍、榖物欠收等惡事時,祭司家族氏族會依據傳說出草,將出草所獵之罹難者人魂轉化為部落守護靈,以人魂祭祀、祈求風調雨順、民生安定。因此在港口部落豐年祭阿美族語稱「Ilisin」,為「祭祀」之意。其二,阿美族豐年祭與農作物收成有關。在傳統觀念中,小米的種植耕作有相當多的禁忌,因為小米精靈對於環境相當敏感,耕作者必須小心謹慎,否則會影響收成。由於小米的耕種不易,根據耆老相傳,以往每當小米收成後,都會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來感謝神靈所賜予的恩惠,此為豐年祭「Ilisin」的起源。

隨著歷史的變遷,部落傳統生活方式有了許多改變,豐年祭也有了許多變化。在日治時期,政府積極地推動同化政策與皇民化運動,港口部落的豐年祭也受到影響而產生變化。據傳當時1位在大港口神社服務的阿美族人,建議於豐年祭祭典活動時,將男子青年階級的羽冠頂端繫上日本神社經常使用的白色布條,展現日本宗教與部落豐年祭祭典相互影響與融合的表徵。因此至今港口部落豐年祭祭典中,依然可以看見青年階級們在羽冠上端繫著白布條,見證日治政策影響下豐年祭儀式轉變的歷史脈絡。

到了戰後時期,豐年祭一方面受到國民政府法令上的控管,另一方面也受到天主教會傳入港口部落影響,過去長達數周的豐年祭縮短為5、6天,而且許多儀式習俗或程序皆略有簡化或改變,其中重要的影響是原本祭祀神靈與祖靈Mitekas(迎靈)的莊嚴儀式,逐漸由天主教儀式取代。

除了豐年祭的變化之外,港口部落的年齡組織也隨著歷史變遷而有改變。現今港口部落的年輕人平日大部分都在外工作,年齡組織的日常功能已經逐漸式微,目前只在豐年祭、海祭及一些重要部落會議時能發揮功能,這是港口部落在現代社會和部落傳統之間,協調出來的1種新型態組織。從民國79年(1990年)以來,在族群運動浪潮的鼓勵下,港口部落的傳統文化意識逐漸抬頭,部落族人逐漸找回過去豐年祭的傳統做法,並且結合觀光資源來推廣港口部落阿美族的文化內涵,在當地居民的奔走策劃下,港口部落阿美族Ilisin豐年祭逐漸成為當地的年度盛事。

主要特色

港口部落的豐年祭主要由年齡組織統籌主持,於每年國曆7月中下旬農作物收成後舉行。根據部落耆老的說法,戰後早期豐年祭的舉行,一開始要在Cliangasan氏族家中由祭司舉行Mitekas(祀靈祭,或稱祭前祭)儀式,此為祭司家族在自宅中舉行迎接神靈並祭祀的儀式。此時,部落的年長者會在外圍等待Mitekas的結束,接著由部落耆老整夜吟唱,稱為Malitapod(迎靈祭)。次日,青年階級Kapah們要在Taloan旁搭蓋Ruko(小祭壇)。當夜頭目及青年階級當中的上面3個年長階級代表隨側在ruko,迎接祖靈並宴請祖靈Masusoday,此祭儀為Patering。然而,當天主教會進入部落之後,原本由祭司與頭目擔任的領導工作,改以天主教會的儀式進行。故在豐年祭舉行的前1日,教會會先舉辦彌撒,感謝上帝讓部落豐收,也祈禱豐年祭能夠順利進行。

儘管今日的港口豐年祭過程省略了早期由祭司迎祖靈的過程,但大體的順序仍然沿用舊的儀式程序。整體的豐年祭程序為:一開始的Misavelac(準備工作),接著是Mitekas(祀靈祭)、Malitapod(迎靈祭)、Pacakat(年齡組織的晉階儀式)、Pakalongay(報訊息),接下來便進行Pakomodan(宴靈祭),再到Mipihayan(送靈祭),最後則以Paklang(漁撈祭)收尾。

港口豐年祭與港口村落的文化傳承及社會運作密切相關。首先,每年豐年祭祭典儀式舉辦之前,皆由聚落青年之父,邀請頭目、顧問及青年階級共同商討祭典儀式之籌備事宜。港口部落青年階級在豐年祭祭典儀式執行前的籌備工作包含了:部落男士逐戶收取經費、製作酒杯、準備祭典用的酒、印製邀請函、發邀請卡、佈置祭祀場地、製作祭典看板、殺豬或殺牛、男性年齡階級會議準備等工作,由此可以看出,青年階級在傳統豐年祭祭典中,肩負著維繫文化與傳承的重要責任。其次,港口部落豐年祭祭典中,男性參與日共4天,女性只有1天,除了牽情之夜共舞訴情外,其他時間男性、女性分別在不同的天數中,進行著各自的祭典,這在現在阿美族群中是少有的性別區辨現象。最後,港口村由南往北雖有大港口、港口、石梯坪、石梯灣、石門等5個聚落,但是每年豐年祭統一在港口部落共同舉行祭典儀式,充分展現港口村阿美族部落之間的強大凝聚力,與對傳統文化共存、共榮、共同維繫之信念。
男子青年階級的羽冠特寫,至今依然可看見羽冠上端繫著白布條,見證日治政策影響下豐年祭儀式轉變的歷史脈絡。
男子青年階級的羽冠特寫,至今依然可看見羽冠上端繫著白布條,見證日治政策影響下豐年祭儀式轉變的歷史脈絡。
港口部落青年階級在豐年祭祭典儀式執行前的籌備工作,由此可以看出,青年階級在傳統豐年祭祭典中,肩負著維繫文化與傳承的重要責任。
港口部落青年階級在豐年祭祭典儀式執行前的籌備工作,由此可以看出,青年階級在傳統豐年祭祭典中,肩負著維繫文化與傳承的重要責任。
港口部落豐年祭祭典中具備少有的性別區辨現象,男女分別在不同的天數中,進行著各自的祭典。圖為青年階級於祭場中歌舞一景,場中僅有男性。
港口部落豐年祭祭典中具備少有的性別區辨現象,男女分別在不同的天數中,進行著各自的祭典。圖為青年階級於祭場中歌舞一景,場中僅有男性。

文獻資料

  • 1.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不著年代)。文化資產個案導覽〈花蓮縣豐濱鄉Makotaay(港口)部落阿美族ilisin豐年祭〉。2015年8月27日上網。
  • 2.呂憶君(2007)。《記憶、海祭、身體實踐:花蓮港口阿美的海岸空間》。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 3.阮昌銳(1969)。《大港口的阿美族(上)、(下)》。臺北:中央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
  • 4.林秀美主編(1996)。《阿美族在Cepo’ :花蓮港口部落地方生活文化手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5.黃宣衛(1994)。《豐年祭之旅》。臺東市: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6.黃宣衛(2008)。《阿美族》。臺北:三民書局。
  • 7.黃宣衛、黃貴潮、廖守臣等(1991)。《東部海岸阿美族社會文化之調查研究》。臺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 8.謝世忠、劉瑞超(2007)。《移民、返鄉與傳統祭典-北臺灣都市阿美族原住民的豐年祭儀參與及文化認同》。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9.豐濱鄉港口社區發展協會(2004)。《山.海.溪.人的Cepo’導覽手冊》。花蓮:豐濱鄉港口社區發展協會
  • 10.盧薆竹(2008)。《花蓮縣阿美族Ilisin(豐年祭)音樂現況研究-以港口部落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